|
杂文 》 反说西方取经 》
德国来的一封信
柏杨 Bai Yang
年轻一代带给老一辈,以及带给社会的头痛,不仅中国如此,在满是洋大人的地方,也同样如此。在德国留学的虞和芳女士,她在从慕尼黑寄给柏杨先生的一封信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原封抄在下面,献给读者老爷(柏老一向是先斩后奏的,千里迢迢,我想不必征求她阁下同意啦)。
信曰:
“天下真小,前几天偶然翻翻《中国时报》(一九七七年七月九日),即看到〔柏杨专栏〕。您在《牛仔裤和长头发》文中曾说:‘我们也不要太过分地厌恶和恐惧新的玩意,凡是新的,固然不一定是好的,是有价值的。但是凡是好的,有价值的,却差不多都是从新的中产生。’这点我是赞成的,不过却有点感慨。
“在德国,男孩子留长头发流行了好些年。有次我从背后,看到一位‘女孩子’,长长的头发,还在耳朵上戴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耳环。‘她’的背影实在很秀丽,我难免要多看‘她’几眼(是在学生食堂里,六七年前的事了)。可是当‘她’转身时,却看到了他留着一撮胡子,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他的自由,谁都管不着,也没人会去管(德国的情形,非常尊重别人。随便谁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头发爱留多长,爱剪多短,都不干别人的事,不会有人干涉。不过要是违反了公共规定的话,人人都会多管闲事,诸如草坪不能乱踏,若有人不遵守,立刻就会有人前来干涉。我开车子,挨了几次罚款,原因是在Stop牌子前,并没停一停,只因左右没车,只稍慢下车后,又加油前进!可是却不知道被附近的哪位先生、太太看见了,记下车号,告到警局。他们不能容忍‘不守规矩’)。
“话说这种男孩女子化,倒是把一些想占女孩子便宜的男士,弄得啼笑皆非,进退维谷,吃点小小的教训。有一位朋友,他人倒是不错,只是有点怪癖。他开车,只搭拦车的女孩子,男孩子拦车他是不理的。有次他抱怨的跟我说:‘昨天真倒霉,我看得清清楚楚是个女孩子拦车,长头发。等她上得车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个臭男人。让他上了车,又不好意思再叫他下去。’(总算有点天良)。多半的男孩子也知道,自己拦车不太容易吸引开车的人停下,就怂恿他们的女朋友,在高速公路上拦车,他们躲在树后,等到某位想吃豆腐的男士停车下来要载小姐上车时,他们才猛的从树后跑出来,这时那位开车男士多半只好自认老眼昏花。
“说到这种年轻人的长头发,使我感慨的是,这种时髦只是外表的。许多年轻人,看他们留着长胡子,穿得潇洒得很(奇装异服,或故意地穿破衣破裤)。我先前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想法,也跟他们的外表一样地前进,一样地走在时代顶尖。后来我才发觉,太高估他们了。许多这种‘摩登’的先生小姐们,他们那种陈腐劲,那种不能接受新观念新想法劲,跟老一辈的顽劣分子,毫无差别。令我很伤心失望。这些年轻人太表面化了。”
这封信给我们几点提示,其一,奇装异服是世界性的,以日耳曼民族的严肃,都挡不住长头发,中国人比较随和,实在用不着心乱如麻(不知道德国老奶们的牛仔裤大势如何,虞女士忘记告诉我们啦)。我想,根据李耳先生的定律:“物极必反。”用不着瞎紧张,长头发终有一天忽然变短──不过到了那时候,那时候的老一辈,又要向短头发开火矣。其二,德国人的守法精神,可歌可泣,一个国家不幸吃了一场败仗,可能沦落为三等国家,但只要有守法精神,那民族就永远是一等民族。守法精神包括护法精神,这需要身体力行,靠喊口号是喊不出啥名堂的。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请读者老爷注意信的最后一段,年轻人的外貌走到时代的顶尖,并不等于心灵也走到时代的顶尖。满口跟老爹老娘“你”如何“我”如何地划分得一清二楚,结果是,赚了的钱是自己的,赔了的钱则由老爹老娘卖裤子还债,这涉及到孝道,值得我们多想一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北岳文艺出版社 |
|
|
抢先阅读 | 英文万岁 | 西崽 | 洋奴之治 | 洋奴之味 | 洋人宫廷 | 伟大的政府 | 沉船与印象 | 霸王硬上弓 | 嘴脸可观 | 一对活宝 | 人分四等 | 西崽型 | 纪录已经改过 | 软骨动物 | 名件和奴性 | 西崽情意结 | 畸形人 | 骄其妻妾 | 希特拉 | 是当铺 | 平均分配 | 立下军令状 | 南下杂感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