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十七      顧祖禹 Gu Zuyu

  ◎北直八
  ◇永平府東至山海關一百八十裏,南至海岸百六十裏,西至順天府薊州三百裏,北至桃林口六十裏,東北至廢營州六百九十裏。自府治至京師五百五十裏,至南京三千一百五十裏。
  古冀州地。有虞時分為營州地。夏仍為冀州地。商時為孤竹國。周屬幽州。春秋時為山戎、肥子二國地。戰國屬燕。秦為右北平、遼西二郡地。漢因之《漢志》:右北平郡治平岡道,在今薊州北境。遼西郡治且慮縣,在今府東境。後漢亦為遼西等郡地。晉為遼西郡。其後,石勒、慕容、苻堅相繼有其地。後魏亦曰遼西郡,兼置平州。又分置北平郡。高齊亦曰北平郡以遼西郡並入。後周因之。隋初郡廢,仍曰平州。煬帝又改為北平郡。唐武德二年,復曰平州。天寶初,亦曰北平郡。乾元初,復故。後唐同光初,陷於契丹,仍曰平州,亦曰遼興軍。宋宣和四年,得其地,亦曰平州賜郡名曰漁陽,又為撫寧軍節度。舊《志》作泰寧軍,誤。尋沒於金。金初,升為南京。天會四年,復曰平州,亦曰興平軍貞三年,嘗僑置臨潢府。明年,降於蒙古。元曰興平府。中統初,曰平灤路。大德七年,改曰永平路。明洪武初,曰平灤府,屬山東行省。明年,改隸北平。四年,又改府曰永平府。永樂十八年,直隸京師,領州一、縣五。今仍曰永平府。
  府西接薊門,東達渝關,負山阻海,四塞險固。春秋時,山戎嘗為燕患,齊伐山戎以救燕莊三十年,齊伐山戎。蓋其地控據高深,直走燕都,六驛而近,方軌並轡,無山溪、關隘之阻也。燕並山戎,至於遼東,故能與山東諸侯爭雄競長,而長無東面之患。秦取燕地,拓境極於朝鮮。兩漢因之,碣石、渝關,皆為內險。曹操出盧竜,平烏桓。其後司馬懿復取遼東,建平州晉平州治昌黎,在今大寧廢衛境內,幽、冀益為完固。及鮮卑競起,盧竜四境皆為戰地,中國聲教不復達平、營者數百年。隋雖置州縣,而荒略未改。及再出渝關伐高麗,李密等謀據臨渝之險以拒之。豈非以中外咽喉,渝關實操之哉!唐以平、營二州,製臨奚、契丹。而武後時,契丹構釁,平州首被其毒。及唐之末,契丹益強。劉守光據有幽、燕,契丹窺伺,恆在平州《五代史》:梁乾化元年八月,守光稱帝。是日,契丹陷平州,燕人震動。晉王存勖雖並有燕地,而平州之守未固,盧竜巡屬盧竜謂幽州也。唐幽州節度亦曰盧竜節度,悉皆殘敝。幽州城外,虜騎充斥。於是增列屯戍,蘆臺、瓦橋蘆臺,見青縣。瓦橋,見雄縣,皆為重鎮。論者謂中國之不振,無俟石晉割燕、雲。契丹入大梁之日,而其兆已成於同光、天成之世矣《五代史》:梁貞明三年,契丹得平州,以晉降將盧文進為盧竜節度使守其地,每帥奚騎歲入北邊,殺掠吏民。既而晉王復取平州。同光初,再為契丹所陷。天成初,盧文進帥所部來降。明年,契丹復遣兵據守。三年,契丹將張希崇亦帥所部來降,而平州卒不能復有。於是,增置戍兵於幽、易諸州以備之。宋宣和中,金人滅契丹,宋欲得燕、雲及平、灤地。金人曰:平、灤吾欲作邊鎮,不可得也。既而斡離不遂自平州入寇,燕山不守。蓋靖康之禍,亦自平州啓之矣。鬍氏曰:石晉割盧竜一道及雁門以北諸州與契丹,議者皆以為此自撤藩籬之始,不如棄雁門以北諸州,猶有關隘可守。漢建安喪亂,棄陘北之地,不害為魏、晉之疆。若割燕、薊、順諸州,則地險全失矣。然盧竜之險,惟在營、平二州間。自劉守光僭竊,周德威攻取,契丹乘間,遂失營、平。同光以後,契丹南犯,直抵涿、易,皆自平州而西也。黃氏道周曰:失營州,渝關之險猶可恃,失平州,則幽州以東,無復藩籬之限矣。國傢都燕,永平尤為門庭重地。乃大寧撤防於前,遼東多虞於後,所恃以隔礙邊腹者,惟在山海一關。咽喉之寄,可或忽哉郭造卿曰:郡負山抱海,腹背,而阻險設防,實為中夏之門閾!
  盧竜縣附郭。古肥子國。漢置肥如縣,屬遼西郡。晉因之。後魏亦曰肥如縣,遼西郡及平州皆治此。高齊屬北平郡。隋省入新昌縣。開皇十八年,改置盧竜縣,屬平州。大業初,為北平郡治。唐初,又改為肥如縣。武德二年,平州自臨渝移治肥如,又改縣曰盧竜。自是皆為州郡治。今編戶十五裏。
  ○肥如城府西北三十裏。應劭曰:春秋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之於此。漢為肥如縣。高帝六年,封蔡寅為侯邑。後漢亦曰肥如縣。永元九年,鮮卑寇肥如。中平五年,漁陽張純等叛,屯肥如,即此。晉太康六年,鮮卑慕容寇遼西,幽州兵敗於肥如。其後石趙得其地。趙滅,沒於慕容燕。慕容令曰:守肥如之險。是也。東晉隆安二年,慕容盛置幽州於此。義熙四年,北燕高雲置幽、冀二州,鎮肥如。宋元嘉九年,拓跋魏取其地,為遼西郡治。高齊廢郡入北平郡,以縣屬焉。隋開皇六年,省入新昌縣,後改曰盧竜縣。唐初,復曰肥如,尋復為盧竜縣。《城邑考》:郡城,洪武四年因舊城修築,易土以磚石。景泰以後,相繼增修,有門四,周九裏有奇。
  新昌城即今府治。漢置新昌縣,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晉屬遼東國,在今遼東海州衛境。後魏僑置於此,屬北平郡。後齊為郡治。隋改曰盧竜縣。又朝鮮城,在府北四十裏,漢樂浪郡屬縣也,在今朝鮮境內。後魏主燾延和初,徙朝鮮民於肥如,置朝鮮縣,並置北平郡治此。高齊移郡治新昌,並朝鮮縣入焉
  海陽城府南三十裏。漢置海陽縣,屬遼西郡。高祖封功臣搖扶餘為海陽侯,即此。後漢亦曰海陽縣。《魏土地記》:令支城南六十裏有海陽城。晉及後魏仍屬遼西郡。高齊廢郡,又並海陽縣入肥如。《新唐書》馬城縣即古海陽城,誤也。五代梁乾德初,契丹阿保機掠定州望都民居於此,因置望都縣。金大定七年,改曰海山縣。元省。或曰漢海陽城在今府東南百裏,《遼志》誤以為即望都縣治也。
  令支城在府東北。春秋時山戎屬國也。《齊語》:桓公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斬孤竹。《史記》:齊桓公曰,我北伐山戎、離支、孤竹。離支,即令支之訛也。漢置令支縣,屬遼西郡。後漢因之。晉省縣,而城不廢。永嘉中,遼西鮮卑段遼都於令支。鹹康四年,石虎使其將桃豹帥舟師十萬出漂榆津,攻段遼於令支,尋置營州治焉。其後,慕容雋取令支,置遼西郡。太元十年,後燕將餘岩叛據令支,慕容農擊拔之。隆安五年,後魏將宿突幹攻拔燕令支。既而慕容熙復遣兵攻取之,置幽州於此。義熙四年,令支降於後魏。魏收《志》肥如縣有令支城。又云:太平真君七年,令支並入陽樂。《水經註》:濡水東南經令支故城。舊《志》雲:城蓋在遷安縣東也。漂榆津,見滄州????山縣。
  樂安城在府東南。石趙築城置鎮於此。鬍氏曰:海陽縣西有樂安城。《水經註》:濡水東南至遼西令支縣,又徑牧城南,分為二水。北流謂之小濡水,東徑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徑樂安亭東,與新河故瀆合。魏太祖北徵蹋頓故道也。晉鹹康六年,石虎欲伐慕容,合兵五十萬,具船萬艘,自河通海運𠔌數十萬斛於樂安城。既而不果。永和初,石虎復使其將鄧恆屯樂安,治攻具,為伐燕計。燕主使慕容霸戍徒河以備之。是也。樂安,《晉書》作安樂。濡河,即灤水也。徒河廢縣,見故大寧衛。
  孤竹城府西十五裏。《世紀》:湯十有八祀,封墨胎氏孤竹國。後九葉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齊,以讓國逃去。《管子》:齊桓公北徵孤竹,至卑耳之溪。《史記》: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於孤竹。是也。《漢志》註令支縣有孤竹城。《括地志》:孤竹古城在盧竜城南十二裏,今故跡已不可考。城或後人所築,而冠以古名雲。○長城,在府北七十裏。劉昭曰:肥如縣有長城。或以為燕、秦所築之長城,即此地也。郭造卿曰:古長城在右北平、遼西、遼東諸塞外,不應若此之近。此長城似國初故址,《一統志》誤以為秦長城也。
  遼西城在府治東。杜佑曰:盧竜縣東有遼西故城,漢郡治此,後廢。按漢置遼西郡,治且慮。後漢移治陽樂。晉因之。此蓋後漢及晉所置郡也。《志》雲:府東十八裏有遼興城。唐開元初,安東都督府嘗治此。五代時,契丹置遼興府治焉,旋廢。又柳城,在府西二十裏,一云在府東北二十餘裏。唐天寶以後,柳城郡曾僑治於此,因名。《一統志》雲:即隋所置柳城郡,唐為營州治。誤。今詳見大寧廢衛故營州城。安喜廢縣,在府東北六十裏。《遼志》雲本令支地。五代梁末,契丹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縣於此。金大定七年,改置遷安縣。《金志》雲:安喜廢縣,即漢令支故城。近《志》:城在遷安縣東北二十裏。是也。
  ○陽山府東南十五裏。峰巒高聳,下多溪𠔌。一作易山。《說文》以為首陽山也。漢李廣守北平,俗傳曾射虎於此。山之西麓,有射虎石。又南臺山,在府南三裏,一名印山,以山形方正也。○洞山,在府西十五裏。山産鐵,有鐵冶在焉。《地志集略》:肥水之西,洞山之北,地稱險固。是也。或以為即古孤竹山。《水經註》: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側。今山陰,即古孤竹城。《志》雲:孤竹山在城西北二十裏,其相近有雙子山,孤竹長君墓在焉,一名長君山。又西有馬鞭山,孤竹少君墓在焉,一名少君山。府西北二十五裏又有團子山,孤竹次君墓在焉,一名次君山。皆洞山之支麓矣。《遷安縣志》:縣東十八裏有團山,圓秀如覆釜,一名釜山。即團子山也。又周王山,在府西南二十裏灤河中,灤水夾流其下。
  桃林山府北六十裏。群山參差,盤折險峻,有桃林口關。其西望山,焦律。有洞深廣。又西曰甑山,巔有洞穴。《志》雲:桃林關城東百餘步,有山高三裏許,懸岩聳峙。日照之,色黃如金,或以為黃山也。自此而東,斥堠相次,皆依山為險。又有石門山,在關北八裏,兩山如壁,中有竜潭。其南為羈徨嶺,言羈旅者至此傍徨也。又西北為鹿尾諸山,漸近塞外矣。
  竜山府西四十裏。山勢蜿蜒,其形似竜。相近者曰赤峰嶺,亦名赤峰山。又西有烽火山,一名西安山。又西北曰石崖兒,連峰數十裏。北出為瓦竜諸山,皆設險處也。○部落嶺,在府東十八裏。《志》雲:唐初,居黑水部於此,因名。明建文二年,遼東兵剋昌黎,燕將𠔌祥敗遼東兵於定流河,又追敗之於部落嶺。定流河,在樂亭縣,即灤河之別名。
  三陘在府東北。晉永安六年,燕慕容雋伐趙,使慕容霸出徒河。軍至三陘,趙將鄧恆棄樂安遁去。鬍氏曰:魏收《志》海陽縣有橫山,蓋即三陘之地。恐誤。
  黃獐𠔌在府東南,與碣石山西麓相近。劉句曰:平州有西硤石、東硤石二戍。與西硤石近者,又有黃獐𠔌硤石,蓋碣石之訛也。唐武後萬歲登封初,契丹帥李盡忠等作亂,寇檀州。將軍曹仁師擊之,為契丹所誘,先進至黃獐𠔌。契丹復遣老弱偽降,仁師等不設備,輕軍爭入,戰於硤石𠔌,敗沒。𠔌蓋近昌黎縣界。
  ○海府南百六十裏。東入遼東,西趨直沽,南抵登萊。風帆易達,中多島嶼,可以依阻,有事時出奇製勝之道也。《志》雲:海在幽平間者,皆謂之溟渤。東西浩瀚,千有餘裏。
  灤河府西十裏。《志》以為即《管子》所稱卑耳溪也。自塞外流入薊州、遵化州境,徑遷安縣東,東南流經此。又南合於漆河,歷灤州境,下流入於海。元大德五年,灤河、肥如河與漆河溢,衝圮州城東西二處,入舊護城堤及東西南三面城墻,橫流入城,漂郭外三關,在城官民田屋殆盡。乃築東西二堤備之。蓋灤河源遠流盛,郡當其下流,每虞橫溢也。《河渠考》:灤河自元至元六年,漂溢不時,郡境田廬多被其患。而最甚者,莫如大德五年。自是以後,史不絶書。至正四年,為害亦甚。延及明時,橫决不免。一遇水潦,害輒隨之。嘉靖三十八年,平地水深數尺,城市可以行舟。其漂田廬、壞城郭者,害不勝書也。疏泄之方,籌之未審矣。餘詳大川灤河。
  漆河在府城西門外。源出塞外,土人呼為烏填河。南流入桃林口,名青竜河。經遷安縣東,東南流至城西,為漆河。與灤河合流,而入灤州境。自元以來,灤河為害,與漆河俱溢者,什之四矣。
  肥如河府東二十裏。亦名濡河。源出口北,流徑部落嶺,又西流入於漆河。《志》雲:肥如水,在府北十二裏,初繇上水關入城,繞出下水關註漆。數經水患,乃塞上關,堰水繇北城外西行,南流而入漆水。或曰即灤河之支流,《水經註》所云小濡水是也。又沮水,在府北,源出塞外,自遷安縣冷口關流入境。有大小二沮水,下流相合,入於灤河。一名盧水。舊《志》:陽樂水西南入於沮水,謂之陽口雲。
  ○盧竜塞《通典》:在平州城西北二百裏。《水經註》:濡水東南徑盧竜塞,塞道自無終縣東出度濡水,嚮林蘭陘,東至青陘。盧竜之險,峻阪縈折,故有九崢之名。又有盧竜城,魏武徵蹋頓時所築也。《後漢紀》建安十一年,曹操徵烏桓,出盧竜塞,塹山堙𠔌五百餘裏。後人亦謂之長塹。東晉永和五年,後趙石遵篡立,燕慕容霸勸其主雋乘亂進取。雋曰:鄴中雖亂,鄧恆據樂安,兵強糧足,今若伐趙,東道不可由也。當由盧竜,盧竜山徑險狹,彼乘高斷要,首尾為患,將若之何?霸曰:今東出徒河,潛趨令支,出其不意,樂安勢必震駭,無暇禦我,我可安步而前矣。雋因使霸自東道出徒河,慕輿於自西道出翳翁塞,雋自中道出盧竜以伐趙。十年,慕容雋遣將步渾治盧竜道,焚刊木石,令通方軌,刻石嶺上,以紀事功。太元二十一年,拓跋攻圍後燕主慕容寶於中山,慕容會自竜城遣將庫亻辱官偉等赴援,頓盧竜近百日不進。後魏孝昌初,杜洛周反於上𠔌。幽州刺史常景等討之,自盧竜塞至軍都關,皆置兵守險。高齊天保四年,自將伐契丹,至平州,從西道趨長塹,即盧竜也。隋開皇三年,幽州總管陰壽出盧竜塞,擊高保寧於營州。保寧走死。宋宣和五年,遼蕭初自燕京亡走奚王府,稱奚帝。旋出盧竜嶺,攻破景州。景州,即薊州遵化縣也。《一統志》:今府西一百九裏,有盧竜鎮,土色黑,山似竜形,即古盧竜塞雲。
  桃林口關府北六十裏,桃林山口也。控臨邊塞,屹為要地。洪武十三年,故元平章完者不花入桃林口,寇永平,官軍敗卻之。其南十裏曰桃林營,營東二十裏有燕河。營西南去府五十裏皆有小城,軍士頓捨於此。《邊略》:桃林口北十四裏有梳頭崖,亦汛守要地。自口以東曰梧桐𠔌、重𠔌等口,皆築城置戍處也。又劉傢營,在府北五十裏,西至遷安縣亦五十裏,有城,為戍守要地。
  青山口在府北,桃林口東第四關口也。東北至撫寧界界嶺口二十裏,西南至潘傢莊十五裏,東南至撫寧縣界臺頭營二十五裏,為戍守要地。《志》雲:青山口而南,有青山營。其東有乾澗兒、東勝等寨,又東即界嶺營矣。《邊略》:青山口北二十裏,曰三嶺溝。又北八裏,曰杓子𠔌。皆戍守處也。○羅漢洞關,西接青山口,東連界嶺關,有小城,為戍守要地。隆慶初,蒙古土蠻入沙嶺羅漢洞,大掠郡境,即此。沙嶺,在遷安縣冷口關外。
  安山堡府北三十裏。其相近者,曰鬆崖堡。又府西二十裏,有安河堡驛,道所經也。又西十裏,曰赤峰堡。府東三十裏,曰新羅寨。又東五裏,曰雙望堡。嘉靖三十八年,蒙古入犯,至雙望堡,即此。以上皆民堡也。
  灤河驛府南二裏。又盧峰口驛,舊在府東六十裏,接撫寧縣之盧峰山。今見撫寧縣。又東關遞運所,舊在府東二裏,今並於灤河驛。○十八裏鋪,在府東。建文四年,遼東兵攻永平,燕將𠔌祥過小河,拒卻之於十八裏鋪。小河,即漆水也。
  遷安縣府西北四十裏。西至遵化州百七十裏,西南至遵化州豐潤縣百四十裏。漢令支縣地。遼太祖僑置安喜縣於故令支縣。金大定七年,更名遷安縣。元至元二年,省入盧竜縣。尋復置,屬永平路。今城周五裏,有門四。編戶二十九裏。
  ○萬軍城縣東三十裏。山岩突起,頂有土城,周圍二百餘步。中有將臺遺址,相傳唐太宗徵高麗,嘗駐軍於此。今名帳房山。又縣北二十裏,有竜紀城,周二百餘步。縣北四十裏,又有楊買驢城,周五百步。《城塚記》雲:俱遼聖宗時蕭太後所造。楊買驢,遼臣姓名,司營築之事者。
  ○黃臺山縣西南三裏。山多黃土,其狀如臺,灤水徑其下。又西南十二裏,曰竜泉山。山腰有泉,亦曰聖泉。○佛兒峪山,在縣西南十七裏。其西曰棲峰,北曰芝麻嶺。又西南二十五裏,為鬆汀山,高六十餘丈,岩壁立,峙沙河中,山腰有三洞,每峒可容二百人。土人結筏縛梯而上,以避兵。
  要孤山縣東北三裏。四無連屬,屹然獨峙。下有三裏河,南流入灤水。又縣東二十裏有曬甲山,相傳李廣守右北平,曾駐師於此。○蟒山,在縣東北三十裏,以山形蜿蜒而名。産鐵,舊有冶。
  貫頭山縣西三十五裏。三峰連屬如珠,岩蒼翠。其西曰平頂山,上有地一頃餘,可容萬人。其南為四角、牛心諸山,連屬不絶。○黃山,在縣西五十裏,橫亙十餘裏,峻險可避兵。魏收《志》肥如縣有黃山。魏主太安三年,將東巡,詔起行宮於遼西黃山。明年,如廣寧溫泉宮,遂巡平州,至黃山宮。疑即此山也。下有灰窯峪,一名幹糕峪,有舊關寨遺址。又西為崖兒山,入遵化境。
  尖山縣西北五十裏。群峰攢列,頂有石寨,環以二泉。其南有赤嶺,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又南為血石嶺,石河出焉,經縣西三十裏入於沙河。○太平山,在縣西北六十裏,有太平營。南北兩山,去營二裏許,灤河回繞,憑高可眺。又西北十裏為銀礦山,其相接者曰鷂鷹崖𠔌口,僅容兩馬。又西北十餘裏有小黑、大黑諸山,參差鱗立。至縣西北百十裏,曰十八盤,其間山𠔌崎嶇,回環旋轉,皆隘口所憑也。
  九山縣西北百裏。下有九泉,會流入於灤水。或曰以山有九疊,因名。旁有洞如團,蓋容數百人。又西數十裏為望竜岡,連嶂凡十餘裏。又有黃崖,有礦洞,産銀砂,下臨灤水。
  景山縣西北百二十裏,高八裏。舊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陰山。《郡志》:山北為鹿兒嶺,灤陽驛置於此。嶺東為三屯鎮城。嘉靖初,帥臣馬永建諸葛武侯及泰山寺於山上,易名景忠山。遠近祈禱踵至,因設官收稅,以充撫賞之費。
  都山縣北百五十裏。高三十裏,周倍之。一名馬都山。唐開元二十一年,郭英傑與契丹戰於此,敗死。《志》雲:山高寒聳秀,其水中分,東歸渝,西歸灤而入海,為盧竜之鎮。山上多材木,采之可備器用。都山之西,峰巒相屬者,曰蕎麥山。○勒馬山,在縣西北百七十裏氵散河之陰。萬歷中,帥臣戚繼光改名壽星山。東有五老臺、蓮花峰,西有平臺,昔人避兵寨也。其南十五裏為六寶山,産銀礦,徒走集於此。又三十二窟山,在縣西北百八十裏,袤五十裏,高七八裏,盤折而上。郭造卿曰:遼澤州有神山、九宮、石子嶺,此山可以當之,因改名澤高山。
  分水嶺縣東南二十裏。灤水徑其西,漆水徑其東,因名。其南與盧竜分界。又牽馬嶺,在縣西北八十裏,陡峻難越,行者恆牽馬而過,因名。《志》雲:縣西北五十裏有長嶺峰二峰,南北夾峙,通道所經,下有公館。
  ○灤河在縣城西。自遵化州流經團亭關,諸川皆流合焉。入縣境至城下,轉而東南入盧竜縣界。每遇泛溢,縣輒被其害。○氵散河,在縣西北百裏,源出口外,有三源並導。雨溢則深廣,晴則淺涸,合流入遵化界竜井關。一名強河,以波流洶涌也。至趙傢莊南二裏,合於灤河。趙傢莊,《志》雲:在縣西北七十裏。又恆河,在縣西北百十裏,源出塞外。流經三屯城北,又東南流,合於灤河。縣西北九十裏,又有長河,合口外諸川,亦南入於灤河。《志》雲:長河,即《水經註》之黃雒水也。又青竜河,在縣東北十七裏,自塞外流入桃林口,又南徑縣界,即漆河之上源。
  沙河縣西北四十裏。源出尖山南,流合於石河。又南匯山溪諸水,經沙河驛,入灤州界。又還鄉河,在縣西北七十裏,匯諸山溪之水,流徑縣西。一云源出黃山西南,流入豐潤縣界,為氵更水之上源。成化十七年,議者欲於豐潤還鄉河,通漕永平。是也。又館水,出縣西南三十裏之館山,入灤州界。
  ○劉傢口關縣東北五十裏。東接盧竜縣之桃林口關,凡四口,路出大寧,最為襟要。明建文初,燕王駐永平,謀並大寧。諸將曰:攻大寧,必道鬆亭關,關門險塞,恐難猝下。燕王曰:今從劉傢口,徑趣大寧,不數日可達,大寧拔,鬆亭自潰矣。遂引兵自劉傢口而北,大寧果下。嘉靖三十六年,蒙古犯冷口,轉攻劉傢口。官兵敗績,遂陷桃林營,大掠縣境及盧竜之雙望堡。《志》雲:關西南十裏有劉傢營,東南十裏有孤窯兒峪,俱築城戍守。鬆亭關,見前遵化州。
  冷口關縣北七十裏。明初,三衛貢道由冷口入。有關城。關內三十裏,曰建昌營。嘉靖十年,三衛部長阿堆哈利出,數殺掠建昌及喜峰口太平寨一帶。關為控禦要地,自建昌營而東,至燕河營五十裏,西至太平寨六十裏。口外十五裏,曰撾角山,又北二十裏曰黃嶽山,又北二十裏曰逃軍山。又有擦都嶺,在關西北二十八裏,其北十四裏曰竜王廟。相近者曰奚河川、沙嶺、小????場諸處,皆賊巢也。《志》雲:東方多事,冷口常為出入之衝,備禦最切。○河流口關,冷口東第一關口也。嘉靖三十六年,虜酋把都兒入犯,陷河流口,尋引去。即此。又東曰徐流口關,與劉傢口關相接,其南有徐流營,俱築小城戍守。
  擦牙子關縣東北七十裏,有關城。景泰中,朵顔嘗挾賞於此。《邊略》:擦牙關西北二十裏,曰單傢嶺。又西北十五裏,曰白石山。又北三十五裏,曰峨石𠔌,與靴兒嶺相接,其間有瓦窯川。俱戍守要地。○新開嶺關,擦牙子東第二關口也。又東曰五重安關,關南有五重安營,又東南曰白楊𠔌關,亦曰白羊口,俱有小城戍守。《邊略》雲:白楊口,有縣北三十裏,又北三十裏曰五指崖。又北曰白土嶺、栲栳山、緑豆𠔌,相去各十裏。其栲栳山相接處,地名省祭,賊巢也。由白楊𠔌而東,曰白道子關、石門子關,而接於冷口關。《郡志》:石門子關東去建昌營二十餘裏,東鰲山北,其門天成,高七十餘丈。
  榆木嶺關縣西北七十五裏,有關城。其西接青山口。《邊略》雲:青山口東第一關也。東南十裏有青山營,又東為爛柴溝、大嶺寨等口,俱有城戍守。自關而北五十二裏,曰靴兒嶺。又北四十裏,曰乾河川。近都山西麓,又有古城嶺,亦在口北二十裏。皆沿邊守禦處。○城子嶺關,在縣西北九十三裏,《邊略》雲:青山口東第四關口也。關內三十裏有太平寨,亦曰太平營。嘉靖十年,三衛虜酋導北虜入犯太平寨,官軍拒卻之。自城子嶺而東,即擦牙子關矣。《郡志》:城子嶺西南去榆木嶺二十裏,其間山嶺崎嶇,所謂十八盤也。
  青山口關縣西北九十裏,此縣境之青山口也。西接遵化州境之大喜峰口。凡七關口,相距六十裏。嘉靖二十一年,三衛虜酋導北虜入青山口。又萬歷初,朵顔叛酋犯喜峰口,戚繼光勒兵出青山,敗卻之。《郡志》:大青山關,在太平寨西六十裏,迤西有橫山,其北即遵化接境之董傢口也。又西轉北出三裏許,為遊鄉山。又西五裏為勝嶺寨,又西為女山,山峻拔。其西為鐵門關,關外有大潭,即喜峰水之源也。○鐵門關,在縣西北百裏。距關二裏,即遵化州界之李傢𠔌口。《郡志》:關南十五裏為窟窿山,山多洞穴,高與鐵門關齊。自洞口而西十裏,為西山嶺,即喜峰古鬆亭山也。南行二十裏,曰小喜峰。又西南三裏,曰老子𠔌,下為團亭寨,灤水由此流入境。隔灤水而西,為樓子山。又南十裏,為平山。此皆與遵化相出入處也。
  三屯營縣西北百二十裏。景山之北城,周四裏。《邊略》雲:營西北至喜峰口六十裏,西至遵化亦六十裏。舊為遵化縣忠義中衛戍守。景泰中,敕徵東大將軍駐此,以備三衛。其地與遵化州接境。又車前營,在縣西北百五十裏,東北去遵化州界潘傢口二十五裏,舊名漢兒莊。《郡志》雲:遼人以南人為漢兒,置館於此,設官司之。金人謂之孩兒莊。承安三年,升為灤陽縣,屬惠州。尋罷。元人仍謂之漢兒城。明初,置營於此。隆慶初,為三屯車營兵駐頓處,因改今名。又車後營,在縣西北百六十裏,南至三屯營四十裏,西南至漢兒莊三十裏,東北去喜峰口二十裏。舊名灤陽營,《郡志》謂即遼所置灤河縣也。縣屬澤州,金廢。明初置灤陽營於此。隆慶初,亦為三屯車營兵駐頓處,改今名。二營皆有土城戍守。《邊錄》:遵化北七十裏至灤陽驛,又五十裏至富民驛。灤陽,即車後營矣。富民驛,詳見大寧衛會州城。○建昌營,在縣北四十裏,營城周四裏。其東十五裏,即徐流營也。
  七傢嶺驛縣南五十裏。其地有七傢嶺,因名。相近者曰棗村河,為往來之要道。《輿程記》:自府城西灤河驛六十裏,至七傢嶺驛。又七十裏,即豐潤縣之義豐驛。○沙河驛,在縣南十五裏,有民堡。又縣西六十裏,有新店堡。西北六十裏,有羅傢堡。皆民堡也。又新店遞運所,舊在縣西六十裏。《志》雲:縣東北四十裏,曰孤莊。又東北五十裏,曰河南大寨。皆有公館,為往來孔道。
  撫寧縣府東八十裏。南至昌黎縣四十裏,東至遼東廣寧前屯衛百七十裏。漢臨渝縣地。後漢省。遼置新安鎮於此。金大定末,改置撫寧縣。元至元初,省入昌黎縣。尋復置,屬永平路。今編戶十七裏。
  ○撫寧城《志》雲:縣舊治此。明洪武十三年,徙治縣東北兔耳山東。永樂三年,於故縣治置撫寧衛。成化三年,議者請復縣於舊治,乃於衛東立縣,合為一城,即今治也。城周六裏有奇,有門四。
  臨渝城在縣東北。漢縣,屬遼西郡。後漢因之。晉省縣,而城如故。義熙十年,北燕褚匡言於其主跋曰:章武臨海,舟楫可通,出於遼西臨渝。謂此也。隋開皇初,營州刺史高保寧與突厥沙鉢略,合軍攻陷臨渝鎮。大業中,置臨渝宮於此。十年,復議伐高麗,自涿郡幸臨渝。是也。《隋志》:北平郡盧竜縣有臨渝宮。蓋於故城置宮雲。○驪成廢縣,在縣南,漢置縣於此。後漢省縣入臨渝。
  五花城縣東百裏。山海衛治西南,其城連環五座,若五花然,相傳唐太宗徵遼時築。《志》雲:縣東有大人城。唐貞觀十八年,議伐遼,北輸粟於營州,東輸粟於古大人城。是也。或以為城蓋秦始皇所築。又洋河城,《郡志》雲:在縣東南十五裏,方圓六裏。又有山西城,在縣西南五十裏。皆唐太宗徵遼時所築。未詳所據。
  ○臨渝山縣東南三十裏。峰巒崛起,高千餘仞,下臨渝河。漢以此名縣,隋臨渝宮亦以山名。其相接者,曰連峰山,渝水徑其西入於海。山之東有雙峰並峙,因名。○雲峰山,在縣東北五裏,有數峰相屬,綿亙如雲。又橫山,在縣東五裏,山勢橫亙,如屏障然。又紫荊山,在縣南二裏,下臨洋河。麓有立石,狀如婦人。魏收《志》海陽縣有橫山、新婦山,即此二山也。
  兔耳山縣西七裏。有雙峰聳峙,如兔耳然。絶頂有潭,雲氣常蒙其上。微徑屈麯,盤折而登,上平廣,容數萬人。宋宣和五年,張以平州來歸,敗金將毋於兔耳山。明建文二年,燕將𠔌祥敗遼兵於部落嶺,遂剋兔耳山寨,即此。又盧峰山,在縣西十五裏,舊置驛於此,曰盧峰驛。今移驛入城,有盧峰鋪。又熊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山之陽,曰白塔莊,舊産金。又西接盧竜縣界。○雕崖山,在縣西北三十裏,怪石聳立,旁峰平漫。其東北面卓立如削,因險為寨,周裏許,昔時避兵處也。《志》雲:山在臺頭營北。營南有刀崖,頂平可容千餘人,惟北面有微徑可陟,號為絶險。又西北五裏,有滴水崖,高千丈。旁為麻塔𠔌,山腰有石洞,中有泉。崖西五裏為半壁山,險絶,有避兵寨。《志》雲:縣西北五十裏,有栲栳山,旁為東勝寨。又西北二十裏,為將臺山,連界嶺關,亦高峻可避兵。
  天馬山縣北二十裏。本名馬頭崖。岩突兀,如控馬首于云霄。三伏常有積雪。隆慶初,蒙古土蠻入犯,邑人多避兵於此。萬歷中,改今名。又茶芽山,在縣東北二十裏,一名八角山。又九花崖,頂有洞,泉出其中,謂之聖水。又東北十裏,曰羊角山,高峻,有小城,僅容三四百人,土人謂之南寨。又東北五裏,為塔子山,上有磚浮圖,名女兒塔。隆慶初,邊寇犯境,邑人多避兵於此。今有壘,周裏餘。又偏頂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高插雲霄。山半平漫半頃,可耕植,號平臺。隆慶初,居民避兵於此,亦得免,皆東方保障也。
  裂頭山縣東北九十裏。群山環繞,一峰高聳,頂有數尖,因名。亦曰前裂頭山。迤東有七峰相連,極東而尖出者,為後裂頭山。又石門山,在縣東北百裏,東西環亙,蹊徑厄塞,亦曰石門峽。相傳漢公孫瓚敗烏桓處。其西曰蕉果山,山前為傍山崖,內平外險。隆慶初,北虜黃臺吉犯邊,自此逸去。帥臣戚繼光伏兵邀之,斬獲無算。又西北有房山,亦高峻可避兵。其相接者,曰溥塘山,中空峒,下臨氵亭淵。又南為團雲山,一名雲蒙山,以山高接雲也。《郡志》:雲蒙山,亦在縣東北九十裏。
  角山在山海關北六裏。有前後二山,相距二十裏。其脈自居庸古北、喜峰諸山而東,綿亙千裏。至此,聳峙如角,長城枕其上,為薊、遼二鎮邊界。山口有角山關,築城置戍處也。又兩山之間有三巒山,溪澗深阻。又西為攔馬山,高聳壁立,馬不能前,有小徑,戍者多由此竄逸。《志》雲:縣東北九十裏,又有玉旺山。嘉靖三十六年,嘗産銀礦,命官采取,尋罷。亦名玉旺峪。或以為即黃獐𠔌也。唐顯慶五年,曹仁師等討契丹,軍至黃獐𠔌,敵詐退,老弱迎降。仁師等輕進軍,遂大敗。○孤山,在山海關南六裏,屹然獨立,俯臨大海,四面皆水,稱為奇勝。《志》雲:關南十裏為兒海口關。東六裏為歡喜嶺,一名氵亭惶嶺,言戍遼者去而悲,還而喜也。關東八裏海中有望夫石,俗名薑女墳。又有秦皇島,在關西南二十五裏,四面皆水,島居其中,相傳秦始皇曾駐蹕於此。《志》雲:秦皇島在縣東三十裏。
  黃崖山縣東北五十裏。高十裏,陡峻崎嶇。山半有捨身崖,深三、四十丈,石徑僅可容足。又茶盆山,在縣東北百裏石門之北,峰高萬仞,陵巒杳深。舊《志》曰:即箭嶺也。五代唐同光二年,契丹阿保機襲叛奚軍於箭山。宋宣和五年,遼臣奚回離保據箭山,稱奚帝,金人擊平之。《遼史》遷州有箭山,是也。其南去葦子峪十餘裏,俗呼背牛頂,以山後有石如牛雲。○馮傢山,縣東南二十五裏。兩峰並峙,結寨其上,極險峻。一名對嘴崖。又牛頭崖,在縣東三十裏,形似牛頭,海軍偵探戍守,往往駐泊於此,即牛頭崖營也。迤東為望海岡,登此可以望海。又金山嘴島,在縣東南四十五裏,山如鳥嘴,半入於海。今設軍戍守。○銀峒峪,在縣西南四十裏,舊出銀礦,因名。
  ○海縣東南六十裏。縣介山海之間,地勢完固,因置關以扼其要道。《志》雲:海自直沽新橋赤洋而東,勢漸北轉,抵遼境,為登、萊、金、復一帶海面。昔時運道抵關城南十裏,今雖廢,而餘跡猶存。又戴傢河海口,在縣東南四十裏。崇楨中,由海運饋山海關,此為儲積之地,並置戍守於此。東去金山嘴二十裏。
  渝河縣東二十裏。源出塞外廢瑞州境,東南流至連峰山西。一名獅子河。出菱、芡、蒲、魚,為民利。亦名泥蒲河。又南入於海。《漢志》:渝水首受白狼水。《水經註》:白狼水經黃竜城西,又東北出,東流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西南循山徑一故城西,世以為河連城,當即臨渝故城矣。渝關之稱以關,據河為險也。
  陽河縣西一裏。源出口外別陀山。一云縣北三十五裏有星星峪,即陽河之源也。口北群川多匯流於此,南流徑縣西,又東南歷紫荊山下,復南流,而入於海。○溫河,在縣東五十裏,源出口外孤石峪,旁有溫泉堡。裂頭諸山之水,匯流於此,分為二支,西曰湯河,東曰張果老河。下流復合,而入於海。
  石河在山海關西三裏。源出口外,自義院口流入,旁多叢石,水流石罅中,褰裳可涉。秋潦漲急,險不可履。南流註於海。
  ○山海關縣東百裏。本名渝關,自古為戍守重地。《一統志》:今縣東二十裏,有渝關。明初,魏國公徐達始徙而東去舊關六十裏,謂之山海關。或曰:遼金時,以渝關為腹裏地,故址漸湮。今縣東二十裏之渝關,乃其驛遞之所,因渝關舊名耳。明初,修復故關,增置屯營。其於金元時之渝關,仍置郵驛。今關蓋漢唐舊址,非明創建也。郭造卿曰:山海關,即故元遷民鎮。元天歷初,屢發兵戍守遷民鎮,尋又發平、灤民塹遷民鎮,既而上都兵自遼東入遷民鎮,其地險在此也。據《北番地理書》,遷州治遷民縣,在臨渝關東五十裏,南至海二十裏。今關城以磚石,高四丈有奇,周八裏有奇,月城二,水關三,門四。有池環之,東面又有夾池、羅城,恃為險固。餘詳重險渝關。
  明垤關舊《志》雲:在縣北。《唐會要》:平州有明垤關,與臨渝關並為險要。今關道榛塞,渝關獨當東面之衝。○南海口關,在山海關南十裏,濱海。天啓二年,增設竜武營於此。《志》雲:南海口東五裏,曰老竜頭,極衝也。自南海口而西三十裏,曰秦皇島。又西十裏,曰白塔嶺。皆濱海要地,設兵戍守。又有南水關,在山海關南二裏。
  義院口關縣北四十五裏。其西南十二裏,曰石喬𠔌。又南十三裏,曰石門寨。東八裏為長𠔌營,皆有小城戍守。《邊略》:義院口北九十裏,地名常海,賊巢也。又北二十八裏,曰三坌口。又北三十五裏,曰紅草溝。景泰中,朵顔來犯縣北之車渠莊,官軍擊敗之於紅草溝。是也。○水門寺關,義院口東第四關口也。《志》雲:水門寺迤北為平頂𠔌城、子𠔌等關,而東接董傢口關。又老嶺在舊邊外,山陡險,難修邊墻。萬歷初,設敵臺於此。《志》雲:老嶺在長𠔌口外二十餘裏。
  界嶺口關縣北七十裏。其東南十裏,曰雙嶺兒。又南十裏,曰郭傢莊。又十裏即臺頭營也。嘉靖三十七年,土蠻犯界嶺口,官軍拒卻之。今有關城,為戍守要地。《邊略》:界嶺口東十五裏,曰十八盤嶺。又東三十五裏,曰牛心山,去義院口三十裏。又口北十八裏,為梨花山。又北六十裏,為茨兒山。又北三十裏,曰紅石嶺。皆土蠻出沒處也。○箭捍嶺關,在縣北,界嶺口東第一關口也。又東接雙岔𠔌、星星𠔌等關。又葦子𠔌關,界嶺口東第四關口也。又東歷細𠔌口、花場𠔌、拿子𠔌等關,而接義院口。皆有小城,為戍守要地。
  董傢口關縣東北七十裏。關之東,曰大毛山口關。皆築城戍守。《邊略》:董傢口北二十六裏,曰竜潭。又北十五裏,曰橫嶺。又北五十五裏,為十字河。又五十五裏,曰長嶺。又北五十五裏,曰大鹵場。三衛侵軼,往往出沒於此。○小毛山口關,董傢口東第三口也。又東曰小河口,又東曰大青山口,又東南曰黃土嶺關。其西有黃土嶺營,又歷廟山等口,而至一片石關。《志》雲:黃土嶺關,在縣東北百二十裏。
  一片石關縣東七十裏,董傢口東第十二關口也。一名九門水口。有關城。其北三十餘裏,曰大小尖山。又北三十餘裏,曰大小橫嶺。自大橫嶺而北五十餘裏,曰平漫川。又十五裏,有孤山。自孤山至遼東界三山營四十裏,南去一片石凡百六十裏。嘉靖三十九年,朵顔酋影剋勾虜把都兒犯一片石,戍將郭琥敗卻之。近代一片石、紅草溝一帶,屢被衝突,防守最切。《邊防考》:一片石西有鐵鹿崖,稱為險處。又自一片石南至山海關,凡歷五關,曰寺兒𠔌、三道關、角山關、旱門關、北水關、三道關。南去山海關,北至一片石,各二十裏。其相近者,又有亂石關。諸關皆有小城戍守,東面多事,步步皆險矣。
  臺頭營縣西北三十裏。西至盧竜縣燕河營三十裏,東至李傢莊二十七裏。又平山營,在縣東北四十裏,西至李傢莊三十裏,東至石門寨三十裏。又七星寨,在山海西十裏,俱築城置兵於此。○附馬寨營,在縣北五十裏,亦有小城戍守。又甘泉堡,在縣東北,西接星星𠔌關。又東有溫泉堡。
  牛頭營在縣東牛頭崖口。《志》雲:營在望海岡西,營西北有滿井,隨汲隨滿,大旱亦然。營之西南,即連峰山也。又蒲河營,在縣南六十裏蒲河海口,東至戴傢河四十裏,為海口要衝,近設官軍戍守。
  馬頭嶷寨縣北二十裏。又北十裏,曰羊角山寨。縣西四十裏,又有鵓鴿堂寨。西北三十裏,曰雕崖堡。東三十裏,曰塔子山堡。南三十裏,曰兔嘴岩寨。皆民堡也。○盧峰口驛,在縣城西。又渝關馬驛,在縣東四十裏。遷安馬驛,在山海關城西。永樂初,自遷安縣移於此,屬永平府。又縣治東南,有西關遞運所。山海衛治東北,有東關遞運所。
  昌黎縣府東南八十裏。東北至撫寧縣四十裏,西南至樂亭縣九十裏。漢置交黎縣,屬遼西郡。後漢改曰昌黎,其地在今廢營州境。唐時在今縣界僑置柳城縣。五代梁末,契丹以定州俘戶置廣寧縣於故柳城縣,兼置營州鄰海軍。金皇統二年,廢營州,以縣屬平州。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昌黎縣。元至元七年,省。十二年,復置,屬灤州。尋屬永平路。今城周四裏,編戶二十六裏。
  ○縣城在縣北。漢縣,屬遼西郡。後漢省入臨渝縣。文穎曰:縣有碣石山。又舊《志》雲:縣西南六十裏有靜安社,即故柳城郡城,隋唐時亦為柳城治。誤也。《新唐志》平州有柳城軍,永泰元年置,或即此地。元曰靜安社。嘉靖三十一年,置靜安堡。
  ○碣石山縣西北二十裏。山勢穹窿,頂有巨石特出,因名。即《禹貢》導河入海處也。山之西,為道者山。西南為鳳凰山,置堡其上,險可避兵。《志》雲:縣北十五裏仙臺山,即碣石之頂也。其後曰觀音山。臺前峰巒層列,曰鋸齒山。南去縣十裏,迤東有嶺,曰歡喜嶺。以群峰蔽虧,登此可以四望也。臺之東,曰竜潭山,去縣亦十五裏。舊有石磴百餘級,隆慶三年,竜毀其半。其東為西五峰,又東曰東五峰,泉壑秀美。蓋縣境諸山,大抵皆碣石之支阜。四面環列,得名者以數十計,其實皆一山也。餘詳見名山碣石。
  安山縣西三十裏。《志》雲:山有避兵堡,飲馬河經其下。又駐蹕山,在縣西五十裏。舊《志》雲:唐太宗徵高麗,還登此。郭造卿曰:疑後魏文成帝嘗遊此,俗誤以為太宗也。○臨河岩,在縣南八十裏。一名黎洞。壁立千仞,頂分八字,山腰有洞,逼近深潭,有小徑可入,容二百餘人。旁又有小穴十餘,皆幽勝。又南為磨山,邑人多采石於此,名白石店,下臨渝河。
  ○溟海縣東南七十裏。海至縣界,突然北出七裏而贏,亦曰七裏灘。廣袤三十餘裏,有菱、芡、魚、蟹之利,居民賴焉。《志》雲:縣南有黑洋河,即海道也。明嘉靖中,議由海道運天津倉米,從黑洋河一帶抵昌黎,登岸達山海關,以給遼餉。蓋自天津循海岸而東,皆曰黑洋河也。
  急流河在縣城西,一名西沙河。源出竜潭山下,流合飲馬河入海。○飲馬河,在縣南五裏,源出盧竜縣界溪𠔌中,流經縣西安山下,又東流為沙河,至縣西十八裏,合深江河。又東南流,至縣南八裏,金人置虹橋跨其上。又南合潮河,而註於海。《志》雲:深江河,源出縣西北三十裏氵瓜山下,匯諸水而南,出縣西南十二裏。又有繞灣河,源出縣西北五十裏茶牙山,繞而南經安山東麓,亦名安山河,東流入飲馬河。
  柳河縣西二十裏。諸山溪之水所匯流也,有柳河橋跨其上。《志》雲:鳳凰道者,諸山之水,合為梭頭灣,流入柳河,徑縣西南八裏,分流為兩河,又東至虹橋,皆會於飲馬河。○潮河,在縣南二十五裏,即縣境群川之下流也。匯上源諸水,以達於七裏灘。一名馬傢河。《志》雲:縣南三十裏,又有甜水河,亦流入於七裏灘。
  蒲泊縣南二十五裏。源出縣東二十裏海眼山,旁近諸山溪之水皆流合焉。歷惠民場東南,而入於海。《志》雲:蒲泊有????場,即惠民場也,在縣南二十八裏。
  ○赤洋營縣東南三十裏。有小城,海濱防戍處也。《郡志》:縣東南四十裏,有沙崖莊海口,東至撫寧縣蒲河口七十裏,西至野豬口二十五裏,又西至鬍林河十五裏,皆濱海戍防處也。自鬍林河西三十裏,即樂亭縣之劉傢墩矣。
  裴傢莊堡縣東二十裏。縣西三十裏,曰蛤泊堡。六十裏,曰莫𠔌莊堡。南五十裏,曰套裏堡。六十裏,曰石𠔌莊堡。與靜安堡,皆民堡也。○張角莊,在縣東北二十裏。又縣西三十裏,有張傢店。皆往來孔道,置公館於此。
  附見:
  永平衛在府治南,洪武四年建。又東勝左衛,在府治東北,舊屬山西行都司。永樂九年,移建於此。又盧竜衛,在永平衛南,永樂四年建。
  興州右屯衛在遷安縣城內。本置於口外大寧境內,永樂三年移建於此。
  撫寧衛在撫寧縣北十裏,永樂三年建。又山海衛,在山海關城內,洪武十四年所建也。
  灤州府西南四十裏。東至山海關百七十裏,南至海百十裏,西北至順天府薊州三百二十裏。
  古孤竹國地。戰國時屬燕。秦屬右北平郡。兩漢、晉、魏皆因之。隋屬平州。唐亦為平州地。五代唐時,契丹分置灤州於此亦曰永安軍。金、元因之。明亦曰灤州,以州治義豐縣省入編戶六十七裏,領縣一。今仍曰灤州。
  州控臨疆索,翼蔽畿甸,負山濱海,稱為形勝。契丹置州於此,所以厚渝關之防,聯絡營、平,窺覦幽、冀也。其後拱手而取燕雲。女真襲其跡,而中夏為之糜爛。然則灤州之置,亦外內升降之機也歟?
  ○義豐廢縣今州治。漢夕陽縣地,屬右北平郡。晉及後魏因之。高齊省。隋為盧竜縣地。唐為石城縣地,屬平州。五代時,契丹於黃洛古城置義豐縣,灤州治焉。金元因之。明初廢。《郡縣志》:黃洛故城,殷時諸侯國。古《史》:武丁析孤竹之地,封功臣黃洛為侯國。又《遼志》雲:黃洛水北出盧竜山,南流入濡水,城因以名。今州城,即遼故址也。明景泰二年,以磚石,後相繼增修。周四裏,有門四。
  石城廢縣州南八十裏。漢石城縣,屬右北平郡,在今大寧廢衛境。唐貞觀十五年,始置臨渝縣。萬歲通天二年,改曰石城縣,屬平州。五代時,契丹改屬灤州。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劉句曰:貞觀中,於故臨渝城置臨渝縣。杜佑曰:平州西北至石城縣百四十裏。似非臨渝舊城矣。《遼志》雲:唐石城縣在灤州南三十裏,遼徙置以就????官,又在故縣南五十裏。蓋遷徙不一,非復舊治也。按開平中屯衛置於此,即遼舊縣治。
  馬城廢縣州西南四十裏。漢曰夕陽縣,有鐵官,屬右北平郡。後漢省。隋盧竜縣地。唐開元二十八年,置縣以通水運,仍屬平州。《通典》:平州西南至馬城百八十裏。則舊城又在其西南也。遼亦曰馬城縣,改屬灤州。金因之。元至元四年,省。今有馬城堡,在州東南三十裏,蓋因舊名,非即故城也。《新唐志》以馬城為古海陽,蓋夕陽之訛。○陽樂城,在州東。漢置陽樂縣,屬遼西郡。後漢為郡治。魏氏《土地記》海陽縣西北有陽樂城,是也。或曰陽樂在大寧廢衛境,後魏遷治於此,亦屬遼西郡。東魏省入海陽縣。
  ○橫山州北四裏。聳列如屏。州人鑿其崖以達府,為往來捷徑。東麓臨灤河,石立水激,有潭極深,號偏涼汀。正德十三年,車駕東巡,觀漁於此。《志》雲:偏涼汀,舊漕運泊舟處也。懸崖有徑,亦正德中所鑿。後擁榆山,宛如重屏。前二裏為紫金山,亦聳秀,以産赤石脂而名。《郡志》雲:紫金山,在州北三裏,背橫面岩,襟灤帶沂,州之勝也。○岩山,在州南五裏,狀如虎踞,其東絶壁百仞。有洞十有八,其三洞最大而深,在絶壁間,攀緣莫上。下有石橋,一郡水口也。西六裏有蠶箔等峪,又西有馬鞍諸山,聯絡數十裏。
  雙山縣西十五裏。小沂水經其下,入大沂水。稍北有拐頭山。正德十三年,駕觀魚於沂河,嘗幸其巔。又有土山,在州西三十裏。又西五裏,曰洞山。洞深黝,大雨迅驟,能容數裏湍,亦名吞流山。又西三十餘裏,有九裏長山,林果茂密,其上為天井峪,深險可避兵。
  清涼山州西北五十裏。一名分水嶺,與盧竜遷安分界。層岩疊嶂,奇勝不一。又西北二十裏,曰偏山,澗𠔌逶迤,草木叢茂,土厚居繁,有榛、慄、棗、梨之利。山南五裏曰下五嶺,北五裏曰上五嶺,益引而北,峰巒環繞,非亭午不見日也。
  ○海州南百三十裏。亦謂之潮河。海水蕩,延漫百餘裏,即黑洋海口也。州境群川,悉由此入海。南望天津,東望山海,為州境之巨防。《志》雲:潮河東二十裏,有蠶叢口,一名林裏河,亦曰交流河,舊時海運多避風於此。
  灤河州東二裏。自盧竜縣流入境,又東過樂亭縣,入於海。《元史》:泰定二年,永平路屯田總管言:馬城東北五裏張傢莊竜灣頭,舊築堤以防灤水,西南達清水河,至州南九十裏公安橋,皆耕屯地分。因霖雨不時,灤水衝溢,宜復修治。從之。蓋灤水合衆流而入州境,决溢常不免矣。
  清水河州南二十裏。其上流為竜溪河,出州南八裏之暖泉,流數裏而伏,二源並導。一出州東南二十裏南閘頭,經樂亭縣緑洋口入海。一出州西南二十七裏竜塘橋,至蠶沙口入海。《郡志》:清河出州西十五裏墓子山,一名五子洞。伏而復出,相傳即秦漢時漕運故渠。元時海運,自遼東三岔河分三道:一由天津徑白河至通州;一由娘娘宮經糧運河,至薊州;一由蘆臺經黑洋河、蠶沙口、清河,至灤州。明洪武八年,潁川侯傅友德言:永平運道由鴉洪橋而東,道裏遠,宜通清河、灤河故道。於是詔瀎舊渠,置閘瀦水,以通漕運,北合灤河,達於府城,自府城而北,以達於灤陽營。尋廢。萬歷初,議行海運。言者欲自州東十八裏灤河西岸王傢閘,引灤水入清河,導入王塚坨,再導使由艾傢清溝下接靳傢河,通交流河,七十裏入黑洋海口。由海中三十裏,至建河海口,四十裏至堂兒上海口,又四十裏則大沽海口也。出口入通州運糧白河,又百裏則天津衛矣。不果行。蠶沙口,即蠶叢口矣。鴉洪橋,見豐潤縣。
  沂河州西十二裏。《志》雲:大沂河源出盧竜縣界馬傢莊,西南流,徑州西北二十二裏之佛住山,又南合於小沂河。小沂河出州西北二十三裏之烽火山,東南流經雙山下,又南六裏,合大沂河,至州西南三十裏,合董傢灣。東南流,經州西南十二裏之芹萊山,又南合蓮臺港,下流入於清河。
  陷河州南五十裏。源出州西南五十裏於傢泊。匯大小群川,至蠶叢口入海。又州西南八十裏為靳傢河,一名小青竜河,亦匯衆流達潮河以入海。○陡河,在州西百二十裏,其上源曰館河,自遷安縣流入界,經偏山南流合衆水,又西入豐潤縣界,合於庾水。又沙河,在州西南九十裏,亦自遷安縣流入界,至此播為大水泊,又西為小水泊,又西入豐潤縣界。成化十七年,管糧郎中鄭廉,請自豐潤還鄉河通漕永平。說者謂由榆水還鄉河,東導陡河抵沙河,通陷河,而及清灤,即運道所經也。庾水非灤所通,沙河淤爛,溢涸不時,所以隨行隨止。
  橫河州北七裏。自盧竜縣流入界,繞橫山之麓,因名。又有別故河,在州西北二裏,發源州西北廟兒山,東南流,過岩山下。又五裏河,在州南五裏,發源州西劉官營,東流經岩山下,與別故河合,下流俱註於灤河。又古憧河,《志》雲:在州南四十裏,又南合大田泊諸水,匯於清河,達緑洋入海。
  長春澱在廢石城縣西。《志》雲:在州西南百二十裏,舊名大定澱。金大定二十年,改曰長春。有長春行宮,亦金時所建也。《遼志》:州西北十五裏,有扶蘇泉,昔秦太子扶蘇北築長城,嘗駐此。蓋傳訛也。泉甚甘美,亦曰甘泉。
  ○長春宮在長春澱,本名石城行宮。金大定二十年,如石城縣,改行宮為長春宮。以後嘗為巡遊之所。又有丹陽宮,舊《志》雲:在州東南三十裏。州東八裏又有濯清亭,在灤河西岸。皆金置。
  榛子鎮州西九十裏,近豐潤縣境。金大定初,世宗烏祿自遼陽趨燕京,次海濱縣,尋至榛子鎮,即此。今為民堡。萬歷中,移置巡司於此。又李傢莊,在州南四十裏。又南十裏,曰柏傢莊,一名淳風屯。又南四十裏,曰獨莫城,城南有大田泊。皆有土城舊址。又亻奔城,在州西南六十裏。州西百二十裏,又有桃李城,亦曰長春社。州西南百二十裏,為唐山城,亦曰姚顯社。《志》雲:元立屯田總管府於馬城縣,諸城皆屯兵所居。今因為村社。海濱,在遼東前屯衛。○佛莊堡,在州西四十裏。又州西南八十裏,有司傢莊。皆民堡也。《志》雲:州南百十裏濱海,有馬頭營,舊為戍守處。海運時,嘗置倉於此。
  溫泉柵在廢石城縣東北,舊為戍守處。唐廣德初,史朝義既敗,欲北走奚、契丹,至溫泉柵,追兵及之,窮蹙自縊處也。○千金冶,在廢馬城縣東北,舊為冶鑄處。《漢志》夕陽有鐵官。《新唐書》馬城縣有千金冶。《名勝志》:冶在灤州南二十裏,即舊夕陽鐵官也。《新唐志》馬城縣東又有茂鄉鎮城。《州志》雲:古城在州西七裏。又擂鼓臺,在州西百裏鬆梁社。或以為漢武臺,唐太宗嘗登此。恐誤。又有將臺,在州西八十五裏康莊屯,下有黃崖河,或以為料馬臺也。
  濟民????場在州西南。《志》雲:府境有????場四,俱屬於戶部分司。一曰濟民場,距分司七十裏,南濱海,東極潮河,接石碑????場,西跨運河,連豐潤縣越支場,亙百三十五裏。一曰石碑????場,在濟民東七十裏,距分司百四十裏,在今樂亭縣西,南濱海,亙百七十裏。一曰惠民????場,在石碑東百五十裏,距分司二百九十裏,在撫寧縣西南,南濱海,亙二百二十裏。一曰歸化????場,在惠民東南百四十裏,距分司四百五十裏,南濱海,東抵山海關,亙二百裏。皆産????,屬於分司,而統於長蘆????運司。分司署,在府城內也。
  樂亭縣州東南九十裏。北至府城一百二十裏,東北至昌黎縣九十裏。唐馬城縣地。金大定末,置樂亭縣,屬灤州。元初置漠州治此。州尋廢,縣仍屬灤州。今縣城周三裏,編戶二十七裏。
  ○祥雲島縣西南四十裏,迫近海濱。島中時有瑞雲涌出,因名。又有李傢島,亦在縣西南海濱。其相近者曰桑坨島。《志》雲:縣雖無山,而地勢原衍,胎甲隱窿,河流環繞,俯臨大海,稱為沃野。
  月坨在縣西南,形如半月。《志》雲:自緑洋溝入海四十裏,即月坨也。在巨浸中,廣數十頃,其間草木繁植,雉兔充斥。冰合時,居民嘗射獵於此。泮則棹艇樵采,為利甚厚。又十九坨,在月坨東,大數十頃,饒給與月坨相似,一名石臼坨。相傳漕運時,店市民居也。舊《志》:灤人以平坡而蓄水者,曰坨。
  ○海縣南三十裏。亦曰溟海。《志》雲:海水青黑,而灤河水色清碧,入海五十裏不溷,亦曰緑洋溝。溝去岸二十裏,遙亙如帶,中多鱗介之利。郡境群川,悉匯於此。
  定流河縣西北三十裏,即灤河下流也。《志》雲:灤河經縣北嶽婆港分為二支。一曰葫盧河,在縣東北三十裏,流徑縣東二十裏,南流入海,謂之東灤河。景泰中淤塞,俗謂之乾灤河。定流河遂獨承灤河之水,至縣南四十裏劉傢墩入海。天啓以後,海運繇天津三百餘裏,至劉傢墩海口入灤河,凡二十五裏至銀夯柳倉交卸,改用河船,凡百八十裏達於永平,時以為便。《志》雲:環縣有賈傢、董傢、杜傢、宋傢、戴傢等河,俱灤之支流也。又有蕭傢灣,在縣西南三裏,翟傢灣,在縣東北三裏,灤河及支川之水,瀦流於此,水漲則流,達於灤河。
  中澱河縣東十五裏。流經縣東南十五裏,達四溝港。四圍皆水,中有高岡。又南通湯傢河,至鬍林口河入海。○清河,在縣西三十五裏,一名西清河。源發州南八裏之暖泉,闊二丈許,分流為新寨狼河、介馬諸河,抵新橋海口貓兒港入海。《志》雲:縣西南三十五裏有清河套,以夾於清、灤之間而名。
  ○新橋營縣西南三十裏,有城周二裏。《郡志》:新橋海口舊有巡司。萬歷二十年,倭犯朝鮮,因設新橋營,與昌黎赤洋營、撫寧牛頭崖營,為海口三營,聯絡巡哨,以為防衛。四十三年,移巡司於榛子鎮。《郡志》:灤河口有劉傢墩海防營,近時濱海要口也。西至韭菜溝三十五裏,又西至清河口二十裏,又西至高糜河八裏,又西至灤州之蠶沙口四十裏,皆有官兵戍守。
  曹泊店縣西南五十五裏海中。海水鹹苦,店有泉獨甘洌,漁海者資焉。又有曹馬店,在濟民場西南入海八十裏,有昔時民居故址。
  鬍傢坨堡縣東二十裏。又東十裏,曰黃瓜口堡。縣西北六裏,曰連北店堡。西三十裏,曰新寨堡。南三十裏,曰閻各莊堡。西南三十五裏,曰馬城堡。皆民堡也。
  附見:
  開平中屯衛在灤州西。石城廢縣舊在口北大寧沙嶺,後移真定。永樂初,復移建於此。城周四裏,撥遵化衛軍守禦。
  ◇延慶州東至四海治一百二十裏,南至居庸關五十裏,西至保安州沙城界百裏,北至雲州上𠔌百三十裏。自州治至京師一百八十裏,至南京二千九百三十裏。
  《禹貢》冀州地。春秋、戰國皆為燕地。秦屬上𠔌郡。二漢因之。晉及後魏亦為上𠔌郡地。高齊置北燕州領長寧、永豐二郡。後周曰燕州。隋初因之《隋志》:開皇初,二郡俱廢,而州如故。大業初州廢,改屬涿郡。唐初,為高開道所據。武德七年平,亦置北燕州開道將張金樹殺開道來降,因置州,以金樹為都督。貞觀八年,改置媯州。天寶初,曰媯川郡治懷戎縣,今宣府鎮懷來衛也。唐末,又析置儒州於此。五代晉初,契丹得其地,亦曰儒州又為縉陽軍,治縉山縣。金皇統初,州廢。崇慶初,復置鎮州,旋廢。元屬奉聖州。延三年,改置竜慶州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生於此也。明初,州廢。永樂十一年,復置隆慶州,直隸京師。隆慶初,改曰延慶州編戶十四裏,領縣一。今仍曰延慶州改隸山西布政司。
  州介於山前後間,由此南瞰居庸,左撓虎北虎北口在州東二百餘裏,則燕山失其固矣。若乘轅北嚮,列灤河之戍謂開平故衛,空漠南之庭,州實咽喉所也。表裏關山,拱衛陵寢,豈非郊圻重地哉!
  ○縉山廢縣今州治。漢上𠔌郡居庸縣地。唐為媯川縣地。唐末,析置縉山為儒州治。契丹因之。金州廢,縣屬德興府。元至元三年,省入懷來縣。五年復置,屬奉聖州。延三年,改屬大都路,尋升縣為竜慶州,仍屬大都路。明初,州廢。永樂中,復置今州。《城邑考》:州城,景泰二年因故址修築,周四裏有奇,萬歷七年,復展修之。今周五裏有奇。
  上𠔌城在州北。《元和志》:戰國燕所置上𠔌郡城也。《史記·匈奴傳》: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𠔌、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距鬍。秦始皇十九年,滅趙。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與燕合軍,軍上𠔌。秦、漢亦為上𠔌郡地。漢武帝元朔二年,破匈奴,取河南地,亦棄上𠔌郡之鬥僻縣造陽地以與鬍。韋昭曰:造陽在上𠔌。杜佑曰:造陽在媯川郡北。《括地志》:上𠔌郡故城在懷戎縣東北百十裏。即此城也。近《志》雲:城在州西北,去懷來廢縣北十裏。又媯川城,在州西。唐天寶中,分懷戎縣置媯川縣,屬媯川郡。契丹省入縉山縣。
  隆鎮衛城在州城南。元大德中,指揮使哲言不花所建。政和元年,燕帖木兒奉懷王於大都,與上都相持。隆鎮衛將斡都蠻以兵襲上都諸王兵於陀羅臺,大敗之。陀羅臺,或曰即今州治東北之古臺也。蚩尤城,在州西南。《志》雲:西北去懷來縣六十裏。杜佑曰:懷戎縣北有蚩尤城。又州東北二十裏有古城,相傳遼蕭後所築。
  ○紅門山州東南二十裏。山高三裏,有大小紅門口,為戍守處。○阪泉山,在州西,相傳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即此山也。亦曰阪山。又歷山,在州西北二十裏,形如覆釜,亦曰歷陽山。後魏主神瑞二年,如廣寧,登歷山,祀舜廟。又後魏主嗣泰常七年,至廣寧,登歷山,使使祀舜。時蓋以歷山即舜所耕處也。廣寧,見保安州。
  官帽山州北十八裏。狀如幞頭,與懷來衛大海陀山東西相望。一名東崖山。相近者曰石門山,中有洞,南北通明如門。又擎笏山,在州北二十裏,峭拔孤立,狀如擎笏。州東北二十五裏,又有金剛山,兩山對峙,勢若相抗。其相近者,曰古城山。
  東蠃山州西北三十三裏。高七裏許,盤回而上。又州西北六十七裏,有西蠃山。○大翮山,在州北二十五裏。相傳秦始皇時,王仲為大鳥仙去處,仲即變大篆為隸書者。其相接者,曰小翮山。又佛峪山,在州西北三十裏,下有溫泉。
  八達嶺州南三十裏,東南去居庸上關十七裏。為往來之衝要。五代周鬍嶠《陷虜記》:自居庸西北入石門關,關路狹隘,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或以為此即石門關也。元人以此為居庸北口。上有城,設官兵戍守。《山水記》: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若建瓴,若窺井,昔人謂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也。○橫嶺,在州南四十七裏,當居庸之西北,亦要路也。嘉靖中,俺答由此入犯。今設兵戍守。
  ○媯川州東十五裏。自永寧縣流入界,一名東川。宋淳化二年,契丹主隆緒至儒州,獵於東川,即此。西流至懷來城東南,又西流至保安州境,入於桑乾河,俗名清水河。《志》雲:媯川即古之阪泉,今名韓傢川。與天壽山咫尺,其地可屯十萬衆,設險處也。沽河在州城南。自州東北雙營發源,西南流至此,合於溪河。溪河自永寧縣團山發源,流經州界,至州城南,合於沽河。西入懷來衛境,合媯川而註於桑乾河。
  澗河州南三十裏。源出八達嶺。嶺東四裏有青竜橋,澗河經其下,東南流入居庸關,達昌平州界,入於榆河。○玉液泉,在州城西南。元時取以造酒,因名。其水西流入清水河。又白馬泉,在州北三裏,其深莫測,旁為白馬村。宋端拱二年,契丹主隆緒至儒州,祭風伯於白馬村。是也。
  ○柳溝營州東南十五裏。嘉靖中,築南山一帶土城,東起永寧縣東火焰山,西抵保安州東南河合口,置城於此,設兵駐守。其東北沿邊一帶,曰謊包兒、韓傢口、海子口、柳溝口,皆防禦處也。又東南為大小紅門口。《邊防考》:柳溝城創自隆慶初,周三百十八丈有奇。萬歷二十四年,復增北關,周百八十五丈有奇。而閻傢莊,為緩急守禦之要地。
  岔道口州南二十裏。《志》雲:自八達嶺而北,地稍平,五裏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懷來衛保安州,歷榆河、土木、雞鳴三驛至宣府,為西路。一至延廢州永寧衛四海治,為北路。八達嶺為居庸之噤吭,岔道又八達之藩籬也。宣德五年,巡邊,駐蹕岔道。明日,獵於岔道。嘉靖三十年,築城於此,周二裏有奇,與南山聯為一邊,其地逼臨山險,為居庸之外衛。
  弘陽鎮州西南三十裏。唐武德六年,高開道所部弘陽、統漠二鎮來降。或曰二鎮蓋開道所置。○統漠鎮,在州西南八十裏,即高開道所置鎮也。《一統志》雲:遼主遊幸,嘗張大幕於此,因名為統幕。誕矣。俗訛為土幕,又為土木。其地與保安州及懷來衛接界,今詳見懷來衛。
  蟒山寨州東南二十裏蟒山上。山形如蟒頭,置寨其巔。又有招帖寨,在州北二十裏將軍山上,皆昔人據險避兵處。《志》雲:州有屯糧堡二,一在城西半裏,一在城東二十裏,皆元時饋餉儲糧之所。
  永寧縣州東三十裏,本縉山縣地。明永樂十一年,始置今縣。十五年,築城置戍。宣德、嘉靖中,屢經修治,城周六裏有奇,編戶五裏。
  ○團山縣西北十五裏。巍然獨立,本名獨山,縣之主山也。《志》雲:縣西北十裏有多景山,亦高秀。又縉陽山,在縣北十三裏,山下有縉陽泉。一名竜安山。○雙髻山,在縣東北二十裏,絶頂有雙峰並峙,狀若髻然。又神仙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徑路崎嶇,其上平衍,有神仙寨,相傳遼金時所置。
  火焰山縣東北百餘裏,與薊州邊接界。《志》雲:山當宣、薊、昌平之要道,登其巔可以望遠。又黑頭山,在縣東。《志》雲:在四海治堡東三十裏。嘉靖中,督臣翁萬達言:黑頭山至密雲城不五六十裏,若為直垣相屬,則密雲西南至居庸數百裏之邊,皆腹裏地矣。又高山,在堡北三裏,以高聳獨峙而名。又堡東南八裏,有竜爬山,其東為驢鞍嶺。又鎮南峰,在堡南三十裏。翁萬達言:四海治有鎮南墩,與薊州邊所屬火焰墩接界,僅三裏餘,築墻於此,可防寇衝。火焰墩,蓋在火焰山上。
  大石嶺縣東北五十裏。又長城嶺,在縣東九十裏。《志》雲:縣東北十二裏有澀石嶺,一名塞石嶺。又東灰嶺,在縣東南十五裏。縣南十二裏,又有西灰嶺。○紅土坡,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又有白草坡,在縣西北十五裏,一名嚼草坡。
  ○媯川縣西十五裏。《志》雲:源出縉陽山,流經此。上有孤山橋,自縣入州之通道也。又縣東五裏有竜灣河,源亦出縉陽山下,西流會於媯川。《志》雲:竜灣河,在縣西北十裏。
  溪河縣西北十三裏。源出團山,西南流至州城,南合於沽河。《志》雲:縣西北二十裏,有神仙溪,下流入於溪河。
  ○靖鬍堡縣西北二十裏,故夷巢也。嘉靖三十五年,新築此堡,周二裏有奇,北面阻山,東、西、南三面臨河,稱為險要。其東河溝無邊墻可據。為極衝,而馬路南樓東水峪墩次焉。邊外有黑牛山、亂泉寺、許傢衝,屬夷駐牧處也。《邊防考》:宣府東路參將駐永寧縣,分邊自四海治至靖鬍堡,長百八十裏,兼轄懷來衛、保安州一帶,城堡凡十有七。而黑牛山、大安山、天圪力等處,層崖疊嶂,林壑深阻,屬夷往往巢穴其中。
  黑漢嶺堡在縣東南。嘉靖三十年創築,周二裏有奇。其北有倉、房二口,要衝也。南距天壽山,後有鶯窩梁,山險林密,突犯不易。邊外曰白塔兒、牛心山,皆屬夷駐牧。而堡東寧川墩,為拒守處。
  周四溝堡在縣北。嘉靖十九年創築,周二裏有奇。其西北有黃土嶺、西石河鎮口、外山口諸衝。邊外則亂泉寺、孤山鹹場、虎喇嶺諸處,皆敵境也。而三坌馬道廟兒梁,亦為沿邊拒守處。○劉斌堡,在周四溝堡西南,山灰嶺等口之喉吭也。萬歷三十二年,設堡於此,周一裏有奇。有擦獨口、鮑峪口等衝,而防鬍墩、大鴉口,其鎖鑰處也。
  四海治堡縣東百裏。元時往來上都,恆取道於此。明天順八年,創築城堡,周三裏有奇。與靖鬍等堡,為宣府東路之衝。有大勝嶺、新興嶺、將軍嶺、長生口諸要口,邊外有芍藥灣、寶山寺,為屬夷駐牧處。弘治七年,徙永寧左千戶所屯守。嘉靖中,邊臣許論言:四海治上通開平大路,下連橫嶺,為三衛窺伺之地,宣府東路要防也。○黑峪口,在縣北,寇衝也。口西為白草窊等處,屬夷駐牧於此。
  附見:
  延慶衛州東南四十裏居庸關口,本名隆慶衛。建文四年,燕王置衛於此。隆慶初,改今名。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又有延慶左衛,亦在居庸關,本名隆慶左衛,永樂二年置。宣德五年,移入永寧縣。隆慶初,更名。
  永寧衛在永寧縣治西,永樂十五年建。
  ◇保安州東至延慶州坌道口百二十裏,西南至山西蔚州二百裏,西至蔚州界深井堡百四十裏,北至宣府界泥河七十裏。自州治至京師三百裏,至南京二千七百七十裏。
  《禹貢》冀州地,春秋、戰國時屬燕。秦為上𠔌郡地。兩漢因之。晉屬廣寧郡,亦為上𠔌郡地。後魏因之。隋為幽州地。唐為媯州地。光啓中,置新州於此幽州帥李匡威表置。後唐為威塞軍治五代梁乾化初,晉王存勖置團練於新州,總山後八軍。三年,置威塞軍防御使,尋又升為節鎮,兼領媯、儒、武三州。石晉納於契丹,改為奉聖州亦曰武定軍。金大安初,升德興府。元初因之。至元初,復改奉聖州,屬宣德府。尋改曰保安州至元三年,以地震改名。明初廢。永樂十三年,復置保安州編戶七裏,直隸京師。
  州通道燕、雲,襟帶媯、蔚。東顧則擾居庸之戍,西出則震飛狐之師。若乘間捷出,南越紫荊,則畿輔之藩垣壞矣。蓋迫近門庭,地勢阻厄,山南之險,以新、武諸州為捍蔽也。唐末,盧竜由此侵雲、朔,河東亦道此以並幽、薊乾寧初,李剋用拔武州,取新州,進攻媯州。長驅入居庸,幽州望風降下。至於女真覆燕京,蒙古略冀北,曷嘗不以州為馳逐之地歟?
  ○永興廢縣州西南四十裏。本漢之涿鹿縣地,屬上𠔌郡。後漢因之。晉屬廣寧郡,後廢。唐末,置永興縣,為新州治。五代晉沒於契丹,新州仍治焉。金改曰德興縣。元復曰永興,為保安州治。明初,州縣俱廢。永樂十二年,置保安衛。十三年,復置保安州,以縣並入。《城邑考》:舊州城,永樂十三年修築。景泰二年,改築新城於傢站,移州及衛治焉,城周七裏有奇。天順九年、嘉靖四十三年,皆加修治。其舊城在南山下,嘉靖四十五年復修築,周四裏有奇。設官駐守,謂之舊州城,與新城互為唇齒。
  沮陽城在州東。漢縣,上𠔌郡治此。沮,顔師古曰:音阻。《史記》漢十一年,周勃擊破盧綰軍於沮陽,追至長城。長城蓋在媯川北。後漢仍曰沮陽縣。晉亦為上𠔌郡治。太元十年,慕容垂伐魏,至平城,疾篤而還,卒於上𠔌之沮陽。後廢。
  礬山城州南九十裏。本漢軍都縣地。唐置礬山縣於此。《新唐書》:新州治永興,兼領礬山、懷安、竜門三縣。是也。後沒於契丹,仍曰礬山縣。金因之。元省入永興。今為礬山堡,周三裏。萬歷七年,設兵戍守。《邊防考》:堡介保安衛、馬水口間,地勢平坦,防衛最切。
  廣寧城州西北二百裏。漢置廣寧縣,屬上𠔌郡。後漢曰廣寧縣。晉置廣寧郡,治下落城,縣並入焉。其城亦曰大寧城。鹹和二年,後趙石虎擊代王紇那於陘北,紇那兵敗,徙都大寧以避之。又鹹康元年,拓跋翳槐國亂,奔趙。三年,趙將李穆納翳槐於大寧。太元中,魏將奚斤等破越勤部於跋那山,西徙二萬余家於大寧。義熙十三年,魏主嗣如大寧長川。宋永初三年,魏主嗣自[A212]南宮如廣寧。景平二年,魏主燾東巡大寧。元嘉五年,魏主燾如廣寧,觀溫泉。明年,復如廣寧,臨溫泉,又置宮於此。大明初,魏主如廣寧溫泉宮。《北史》魏太和十六年,祀舜於廣寧。時又置大寧郡治焉。《水經註》:魏燕州廣寧郡治廣寧縣。即此。孝昌以後,郡縣俱廢。高齊改置長寧郡,在今懷來衛。陘北,見山西重險勾註。跋那山,見陝西榆林鎮。○下落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𠔌郡。晉為廣寧郡治。後魏仍屬上𠔌郡。後廢。又罡城,亦在州西。《水經註》:大寧東有罡城。《史記》:燕人蔡澤謝病歸相,秦號罡城君。疑即澤所邑。世名武罡城。罡城,《國策》本作剛成,是時秦未並燕地,恐誤。
  涿鹿城在州西南。漢縣,屬上𠔌郡。應劭曰: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即此。《帝王世紀》雲:黃帝所都也。漢置縣。後漢因之。晉屬廣寧郡。義熙十一年,魏主嗣如濡源,遂至上𠔌、涿鹿、廣寧。是也。後魏亦屬廣寧郡,後廢。《魏土地記》:下洛縣東南六十裏,有涿鹿城,西北百三十裏有大寧城。又軒轅城,在州東南四十裏,相傳黃帝所築。今名古城。
  寧縣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𠔌郡,為西部都尉治。後漢曰寧縣。建武二十五年,復置護烏桓校尉於上𠔌寧城,領內附烏桓並鮮卑顧內屬者。《西京舊事》:武帝於益州部置蠻奚騎都尉,幽州部置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置護羌校尉,皆持節領護降夷,時已廢而更置也。晉時縣廢,時謂之寧川。義熙四年,魏主如豺山宮,遂至寧川。又謂之小寧城。《水經註》:大寧城西二十裏,即小寧城。杜佑曰:小寧城,俗名西吐勃城,在懷戎縣西北。豺山宮,在大同府。○茹縣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𠔌郡。後漢省。《魏土地記》:雞鳴山西十裏有故茹縣城,俗謂之如口城。
  安塞城在州西北。《唐志》:安塞軍在蔚州之東,媯州之西。是也。宋祁曰:幽州丁零川西南有安塞軍。乾寧四年,李剋用以劉仁恭叛,擊之,攻安塞軍。幽州將軍可及赴救,別將楊師侃伏兵於木瓜澗,剋用大敗而還。木瓜澗,宋祁曰在蔚州界。○藥師城,在州東合河鎮。《志》雲:宋宣和中,郭藥師守燕山時築。
  ○磨笄山州西北二十裏。《史記》:趙襄子姊為代王夫人,襄子滅代,夫人磨笄自殺於此,因名曰磨笄之山。代人憐之,為立祠。每夜有野雞群鳴祠屋上,亦名雞鳴山。此即雞鳴驛北之雞鳴山。《魏土地記》:下洛縣東北三十裏,有於延河東流,水北有雞鳴山,文成帝保母常氏葬此,別立寢廟。太和十五年,始定製,惟遣有司行事。唐貞觀十九年,北巡幸雞鳴山。元至元三年,如雞鳴山,將獵於渾河,不果。明正統十四年,北虜乜先犯大同,奄王振主親徵,駕次雞鳴山。敵漸退,伏塞外以誘我,即此山也。○保寧山,在州西北六十裏,舊名白貼山。其中洞穴穹窿,有石如仰盂,泉出其中,僅鬥許,群飲不竭。《志》雲:元至元初,以地常震,始改名保寧。
  涿鹿山州西南九十裏。一名獨鹿山,涿水出焉。相傳黃帝破蚩尤於此。《括地志》:懷戎縣東南五十裏,有涿鹿山,涿鹿城在其側,黃帝邑於涿鹿之阿。蓋謂此。今山去懷戎縣頗遠,《括地志》似誤。
  礬山州西南百二十裏。有南北兩山,出白、緑礬,因名。唐置礬山縣於此。金末為礬山寨。《金史》:興定四年,以蒙古南略,命中都西路靖安民為易水公、涿、易、安肅、奉聖州,君氏川、季鹿、三堡河、北江、礬山寨、青白口、朝天寨、水𠔌、歡𠔌、東安寨隸焉。君氏川以下,其地皆在州境。《志》雲:礬山,一名礬石山,淶水出焉。《水經註》:亦謂之淶山。
  喬山州東南百二十裏,亦曰橋山。上有黃帝祠。後魏主嗣泰常八年,如涿鹿,登橋山,遂如幽州。是也。《魏土地記》:下落城東南四十裏,有喬山,山下有溫泉。《北史》神二年,置溫泉宮於此。《水經註》:喬山下有溫泉,能治百疾。
  鷂兒嶺州西北四十裏。明正統末,車駕自大同還,至雞鳴山。乜先來追,朱勇禦之於此。乜先設伏夾攻,殺掠殆盡。又州西有疊翠岩,本名惡崖,金泰和中更名。又州境有漫天窩,金泰和中,更曰掃雲坪。
  ○桑乾河州西南四十裏,在舊城南一裏。自蔚州東北流入界,州境土田資以灌溉。東南入順天府境,出西山,至宛平縣,西南而為盧溝河。詳見大川桑乾。
  寧川在州西。《漢志註》:於延水出代郡且如縣塞外,東至寧,入沽水。《水經註》:於延水經罡城南,又東北與寧川水合,水出小寧城西北,東南流註於延水。又東經小寧故城南,而入沽水。沽,劉氏曰當作治。治水,即桑乾河矣。○媯川,在州東。一名清水河。自懷來衛西南流入境,合桑乾河,所謂合河也。金時有合河鎮,今亦名河合口,為南山戍守處。《志》雲:清水河在州西南三十裏,即媯川下流也。自延慶州流入合洋河,註桑乾。似誤。
  洋河州西南十五裏。自宣府界流入,經州城西南,又東南入於桑乾河。陽樂水,或曰在州西北。《水經註》:陽樂水出上𠔌且居縣,東北流經女祁縣,世謂之橫水,又謂之陽麯水。且居,見下懷來衛。女祁,或以為在州境。
  礬山水在州東南。《水經註》:礬山水出廣昌縣閻鄉之礬石山,東流歷覆釜山下,又東至古長城門,註於易水。蓋即淶水之上源也。長城門,見保定府安肅縣。○二郎溝,在州西南八十裏,亦出礬山下,居民資以灌溉,東北流入於洋河。又有竜池,在礬山北二裏,水自平地涌出,澄清可鑒,瀦而為池,溉田甚廣。
  火神澱在州西。宋白曰:新州西有火神澱。澱,讀曰殿。淺水為澱也。五代周廣順初,契丹主兀欲謀入寇,諸部不欲,殺契丹主於此。既而諸部共推德光之子述律為主,自火神澱入幽州。是也。
  九十九泉在州境。《魏土地記》:沮陽城東八十裏,有牧牛山,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滄河上源。五代周廣順初,契丹謀會北漢兵入寇,與諸部長議於九十九泉,諸部皆不欲,強之南行。至新州火神澱作亂,殺契丹主。何氏曰:在新州西北,又魏收《書》天賜二年,登武要北原觀九十九泉。在大同西界,非此泉也。○阪泉,亦在州境。晉《太康地志》:涿鹿城東一裏,有阪泉。《括地志》:阪泉在懷戎縣東五十六裏,出五裏至涿鹿,東北合於涿水,亦名黃帝泉。《一統志》:阪泉,今隆慶州阪山也。蓋荒遠不可考矣。
  ○協陽關在州西南。《魏土地記》:下落城西南九十裏,有協陽關,西通代郡,有協陽水。代郡,今蔚州境也。關廢。○擔車寨,在州西南。《水經註》:擔車水出擔石硎,東南流註紫石水,又東註於淶水。宋嘉定十三年,金易水公靖安民出兵至礬山,取擔車寨。蒙古襲取其所居山寨,安民之兵遂潰。淶水,即礬山水也。
  寶峰川鎮在州東南。其相近者,有蔡樹安、豺狼峪、莊窠澗等口。南達大竜門口,不過一二十裏,與涿州接界。弘治中,撫臣周綱言:寶峰山通宣府要路,三十八盤、分水嶺、蕎麥川三者最急。是也。又有謝傢堡、裏村諸處,亦在州東南,出北將軍石、南將軍石等口,達於大竜門,皆南山要隘也。○固城鎮,在州南。舊《志》唐媯州有固城鎮,與易州分界。或曰鎮在懷來衛南。
  東八裏堡州東八裏。又有西八裏堡。俱洪武二十五年創築,設兵戍守,與新城相犄角。○良田屯堡,在州東五十裏,即州民居屯之所。洪武二十五年築,隆慶四年增修,設兵戍守。
  麻峪口堡在州南。當竜門南口,傍有紅站口諸險。洪武二十五年創築,萬歷七年增修,周一裏有奇,雖近內地,而守禦最切。《邊防考》:州東南百五十裏有石港口,東接懷來衛,沿河口相去僅二裏。又天津關口,在州南百裏,與良鄉縣接界。自口而西,為梨園嶺口、滑車安口,皆去州百裏。又東竜門口,在州東南百裏。又州南百裏,有天門關口,與房山縣接界。○馬水口,在州西南百六十裏,接淶水縣界。其相近者,曰石竜安口、康傢溝口、狼兒溝口、定樂安口,皆西南接紫荊關界。
  段莊在州東南。唐乾寧初,李剋用攻幽州帥李匡籌,拔武州,圍新州。匡籌遣兵馳救,剋用逆戰於段莊,敗之。即此。○上花園,在州西四十裏,又州西三十裏,為下花園。相傳遼蕭後種花處。今為戍守之所。
  附見:
  保安衛在州治西北。永樂十二年置。本治舊城內,景泰二年,自舊城移置於此。
  美峪守禦千戶所在州南百裏,接蔚州界。本在衛治西,景泰二年移置於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