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北京地理之王谢门庭   》 安贞西里老艺人心系盘金毯      Yi Ming

  《柳毅传书》挂毯 康玉生自己收藏的心爱作品,《柳毅传书》四件系列中的《龙女牧羊》。为120道栽绒毯,凹凸有致,层次分明。
  由于北京毯严谨、对称、带有官气的构图得到了朝廷的赞誉,一些达官贵人也开始效仿,以府邸能够铺用北京毯为荣。清朝后期,北京部分民间地毯作坊开始制作北京毯,以满足京官、商贾和文人雅士的需要。同时,民间作坊出现了一种新的地毯样式,整个毯面由几组花卉组成,构图上打破了传统的格律体模式而趋于自由,名为“彩花式地毯”。在当时,进口染料已逐渐替代了原先的植物性染料,使得北京地毯的色泽更为光亮鲜艳,民间家居铺毯之风盛行。
  据康玉生大师介绍,他早年就曾在西城区知名的民间毯坊聚顺成当学徒,当时北京的民间毯坊甚多,有聚顺成、震东、万盛永等名号,并形成了“东门”、“西门”、“吉门”等三大流派。其中,西门分布在今天的南城,擅长二分厚的薄活以及仿旧,仿旧时只需将地毯浸于槐树花熬的绿汤内即可,外行很难辨别;东门擅长三、四、五分的厚活,纹样丰富;吉门的风格与东门基本类似。
  2000年退休以后,康玉生在位于安贞西里的家中架起一张木脊梁,每天依旧艺不离手,走线若飞;因为,大师心中尚存一个毕生愿望,即复制出宫毯中的至尊瑰宝—盘金毯。
  地毯五厂复制盘金毯耗金线近万米
  盘金毯之于宫毯,有如羊脂玉之于玉石。顾名思义,盘金毯的用材主要为金线,因其外观金碧辉煌、婉若游龙而身价不菲,早在乾隆年间已跻身宫廷上等藏品。在故宫博物院的配合下,康玉生亲眼见到了两件馆藏珍品—乾隆年间的莲花牡丹纹盘金毯,以及栽绒盘金银线玉堂富贵壁毯。一场对于北京手工织毯意义非凡的复制工程随即展开。
  “一张盘金毯,或许可以让市民重新关注‘燕京八绝’之一的宫毯,也能让传统织毯行业起死回生。”厂长彭顺通的愿望与康玉生同样迫切。在新潮家居装饰之风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手工织毯已被工美行业协会列入濒危技艺之列,北京地区原来生产地毯和毛料的八个地毯厂,如今陆续改行经营房地产或宾馆业,惟有地毯五厂的毯工们仍在忙碌着。
  记者在地毯五厂二楼车间看到,织机上的盘金纹样虽然才织了一小块,但已经可以管窥其金碧辉煌、婉若游龙的质感,康玉生大师的爱徒王国英正在悉心编织龙爪上的栽绒图案。据她介绍,2004年北京工美行业协会投入了8万元资金支持复制工作,主要用于从南京金箔厂购入特制金线—这幅5英尺×8英尺的现代盘金挂毯,需耗用金线8103米,以每米5元为计,单是金线成本就已超过4万元。
  盘金挂毯名为《九龙汇聚》,从成型的小样可以看到,毯面以98号金为底,上有真丝线织九龙造型,另以87号浅金为边,配以云锣、伞盖等团花纹样。康玉生说,如果进度一切顺利的话,整幅作品今年年底即可完工,为了保证作品风格绝对一致,整个过程只有王国英一人参与编织。他还补充说,乾隆时期盘金毯的色彩最多只有几十种,以“三蓝加彩”为主,如今已扩充为五千多种,因此可以相信,《九龙汇聚》不仅是对于传统宫廷盘金毯的复制,更可以视为一种创新和提升。

    新京报 Translate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当代中国出版社
“四大名旦”光彩夺目一出生就为达官贵人服务流落民间照样富有创造力从陷入低迷到再创辉煌
市场看似兴盛的背后卖得好的还是大师作品讲究人性与个性从“玉器街”看老北京玉器行
名冠玉器行的“四大怪”玉器制作重在“琢磨”靠手艺吃饭(1)靠手艺吃饭(2)
玉器行的工匠被称为“先生”周末去动物园上写生课千年老手艺足够人琢磨一辈子的老手艺
在哈德门外很是热闹过一阵繁荣过后寻找新的活法等不到“迟来的爱”朱德曾多次看望老艺人
解放前老艺人传技艺思想保守(1)解放前老艺人传技艺思想保守(2)编织宫廷艺术的锦绣“格律诗”昔日布局稳重为皇家专用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