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宋詞鑒賞辭典 》
趙秉文
夏承燾 Xia Chengdao
生平簡介
趙秉文(1159-1232)字周臣,號閑閑,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進士。
明昌中,應奉翰林文字,纍官至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封天水郡侯。開興元年卒,年七十四。《金史》捲一一○有傳。詩、文、書、畫皆工。劉祁雲:“南渡後,文風一變,文多學奇古,詩多學風雅,麯趙閑閑、李屏山倡之。”(《歸潛志》捲八)著有《閑閑老人滏水文集》二十捲。
●青杏兒
趙秉文
風雨替花愁。
風雨罷,花也應休。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
乘興兩三甌。
揀溪山好處追遊。
但教有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
趙秉文詞作鑒賞
有些作者擅長描寫人物,雖衹寥寥數筆,但因點出了人物的鮮明特徵,一下子就把人物寫活了。有些作者又善長於描繪景物,也不過那麽三兩筆,就把景物活潑潑地勾勒了下來。古代詩詞中,以“遊春”、“詠春”為主題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內容大多不外乎“傷春”“悵春”。趙秉文的這首《青杏兒》好就好在不與前人雷同,風格清新,語句明白如話,以白描的手法,本色天然,流暢自然,與古代衆多的遊春詞相比,確實可謂別有一番清新的韻味。
首句:“風雨替花愁”,語句凝煉,一個“替”字,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對花的關切之情。當暴風雨襲來的時候,嬌嫩的花兒該怎麽辦呢?它們怎堪風雨的摧殘呢?多情的詞人不免“替”花兒深深地擔憂。
“風雨裏,花也應休”,想來當肆虐的狂風暴雨過後,遍地殘紅,花期也該成為過去了吧。花開又花落,不由人不惜花,而那多情善感的賞花人、惜花人,也就在這花飛花謝、春去春來中白了少年頭。所以,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時光如流水,莫負春光啊,這也是“勸君莫惜花前醉”的緣故。詞的上片寫至此處,不由使讀者與詞人一起生出幾許悵惘悲傷之感。
然而,《青杏兒》的作者卻不想用更多的悲涼、遲暮感來感染讀者。筆調輕輕一轉,“乘興兩三甌”,意境立刻由沉悶、苦惱轉嚮了明徹、歡快。“莫惜”深化為“乘興”,揭示人們要積極開創美好的生活,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要盡情享受。兩三盞漬酒,聽江山清風,觀山間明長,柳緑花紅,鶯飛草長,造物是這樣的神奇,大自然是這樣的美妙,人們啊,要“揀溪山好處追遊”得歡愉時且歡愉,莫要自尋煩惱。“但教有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衹要胸襟豁達,有美酒相伴,無俗事纏身,有花也罷,無花也罷,春天永遠常在,春光永遠無限!這是多麽豁達的胸襟,多麽美美好的人生感觸,願每人心中都似春光常駐!
這首詞上下片對比鮮明,一路讀來,不禁令人心胸豁然開朗,豪情滿懷。更為難得的是語言通俗易懂,又不流於俗白,可見作者的確有很高的藝術修養。
●水調歌頭
趙秉文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
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
我欲騎鯨歸去,衹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
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
倚長鬆,聊拂石,坐看雲。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語滄浪流水,曾識閑閑居士,好為濯冠巾。
卻返天台去,華發散麒麟。
趙秉文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充溢着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遊仙詞。
作者趙秉文,自號“閑閑居土”,金代著名文人,處世頗有太白遺風,故其友人常以神仙或前代才人喻之並有詩文相贈,於是,趙秉文寫了這首遊仙詞予以作答,表現了詞作者本人超凡脫俗,潔身自好的精神追求。古文雲:“詩本性情。若係真詩,則一讀其詩,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見。”(明·江盈科《雪濤詩評》)這首詞便是如此。
上片藉神仙境界、前代才人的文壇佳話引發開來。“四明狂客”即唐代才子賀知章,因是四明人,故自號四明狂客。“謫仙人”指唐李白,傳說賀知章初見李白文章,驚為天人所作,故稱之為“謫仙人”。所以首句既藉用了李白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的典故,又用“四明狂客”來指作者自己的朋友,用“謫仙人”來自比,語句雙帶,一舉兩得。“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意為因“俗緣未盡”,所以仙人謫落凡世,與首句相聯。“我欲騎鯨歸去”三句,典故頗多。“騎鯨人”仍指李白,傳說李白死後騎鯨歸去,而李白自己也曾自稱“海上騎鯨客”。“神仙官府”緣自唐顧況集《王源訣》:“下界功滿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意思是神仙也不自在,照樣要受管束,“嫌我醉時真”就是原因之一,所以倒不如謫去仙籍,反倒自在。“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是以“謫仙”身份,對還是仙人的人們談大徹大悟的感慨。上片圍繞“謫仙”層層展開,從古到仙,渾然一體。
下片承上片,進一步發揮詞人的豐富想象,“倚長鬆,聊拂石,生看雲”區區九字,一幅地仙遊樂圖躍然約上,這種優美閑適的生活多麽讓人羨慕!然“忽然”二字,急轉筆鋒,由靜至動,以紫毫之筆,蘸天上的裏霓作墨,醉酒當書,這時的詞人是多麽狂放咨意!“寄語”三句,化用古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閑閑居士”乃詞人自號,意思是用滄浪之水洗淨塵世間的骯髒與不平,還一個清白人間,抒了作者的高遠理想。“卻反天台去”意返回天台作地仙,“華發散麒麟”緣自韓愈《雜詩》“被發騎麒麟”進一步道出詞作者意欲遠離塵囂的欲世,追求清明境界的理想。
這首詞氣勢恢宏,想象豐富,時空交錯,古往來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作者以“謫仙”自比,充分表達了自己的嚮往和追求。且運筆自如,語句或流暢或生動,雖處處用典,卻又不拘泥於典,藉典寓意,極富表現力。在遊仙詞中也可謂獨樹一幟了。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趙秉文
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
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
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裏揮冰雪。
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傑?
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
澹澹長空今古夢,衹有歸鴻明滅。
我欲從公,乘風歸去,散此麒麟發。
三山安在,玉簫吹斷明月!
趙秉文詞作鑒賞
蘇軾的詞以豪放聞名。他的千古名作《念奴嬌》以凌厲無比的詞筆,描繪江濤,壯美無比。是他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夜遊黃州城外的赤壁(即亦鼻磯)後寫下的。本詞作者趙秉文是金朝著名詞人,蘇軾的詞對他有極深影響,他也極敬慕蘇軾。這首詞就是趙秉文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和韻之作。
《大江東去》即《念奴嬌》,緣自蘇軾赤壁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大江東去”句:“用東坡先生韻”就是采用蘇軾赤壁詞的原韻。蘇東坡作詞,多隱括前人作品,這首詞,也屬這類作品,它隱括前人(特別是蘇軾)之作,可以說句句有來歷。上片,主要由《赤壁賦》化來,下片化用杜牧《登樂遊原》詩句等,表達了詞作者對蘇軾被謫黃州際遇的深切同情與不平,同時藉古說今,也表現了作者自己憂國憂民,但又無力輓救國之危亡,從而産生的消極出世的思想。
上片以問月起句。古詩詞以“問月”起筆,以蘇軾為例,就有其《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的千古絶唱。本詞問月,雖化用蘇詞,卻亦有新意。他的問月,點明了作詞的時間:深秋的月明之夜,(當年蘇軾遊赤壁也恰是秋涼之夜)。首句中“挂影”指月亮,但卻用“蒼蒼”來形容,再加之以肅殺的“秋光”來相襯,頓時,一片蒼涼、高潔、肅殺之感躍然紙上。隨後,筆鋒一轉,由月及人,此情此景,不由人不想到當年一葉扁舟夜遊赤壁的蘇東坡。
“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裏揮冰雪”皆是對蘇軾《赤壁賦》語意的隱括,雖衹寥寥數語,但當年蘇軾夜遊赤壁的情景卻盡觀讀者眼前,真是於平淡處見功力。“京塵千丈,可形容此人傑?”雖是問句,卻表達了詞作者的深切感慨。“享塵”指當時錯得復雜的官場,“人傑”指蘇東坡,(本詞作者趙秉文曾盛贊蘇軾為“雄節邁倫,高氣蓋世”“人中麟鳳”。)四這兩句從技法上來看,不僅由寫景轉入了抒情,也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下片由此句的“人傑”不得見容“引發到”騎鯨人去“,由對蘇軾一生坎坷際遇的深切同情及憤慨,轉入自抒悲感。”騎鯨人“本指唐李白,這裏藉指蘇軾,”幾度山花發“寫蘇軾逝後光陰的流逝,讀來不禁讓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澹澹長空今古夢,衹有歸鴻明天“化用杜牧《登樂遊厚》”長空澹澹孤鳥設,萬聲銷沉嚮此中“句,表露了作者吊古傷今,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我欲從公“三句則語意更加决絶,欲與蘇軾仙去,消極出世的思想更加表露無疑。但卻難尋仙過,衹有寄情於玉簫罷了,故有”三山安在“句結尾。感懷、悲戚、無奈之意縈繞不絶。
本詞雖是和韻之作,但作者藉景抒情,藉古傷今,與蘇軾《念奴嬌》之壯美相比,卻也是別一番氛圍和意境,殊為難得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 | 王禹稱 | 寇準 | 錢惟演 | 陳堯佐 | 潘閬 | 林逋 | 楊億 | 陳亞 | 夏竦 | 范仲淹 | 柳永 | 張先 | 晏殊 | 張昪 | 石延年 | 李冠 | 宋祁 | 梅堯臣 | 葉清臣 | 歐陽修 | 王琪 | 解昉 | 韓琦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