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靖難夷兇 英謀獨運(3)      梅毅 Mei Yi

  想想兩年前王僧辯改立蕭淵明為帝時陳霸先的一腔“忠義”之言:“嗣王高祖之孫,元皇之子,海內矚目,天下歸心,竟有何辜,坐緻廢黜1王僧辯還把蕭方智當成“皇太子”,好好敬養着。陳老頭倒好,自己上臺後廢梁敬帝為“江陰王”,不久就派人去殺他。這個十六歲的少年被兵士追着圍床而逃,邊哭邊喊:“我不願當皇帝,陳霸先非推我入帝座,現在又要殺我1兵士們大刀閃閃,少年身首異處。寒人土豪出身的陳霸先,讀書不多,做事果决,省卻不少“又當婊子又立牌坊”的拖泥帶水,但也失於粗疏和遠略。無論如何,反正皇帝位子已經坐上,別的事就慢慢料理了。
  陳霸先稱帝前,確實是“武功獨運”、“殄殲兇逆”。老哥們當上皇帝,上演的第一出大戲竟然是大搞“迷信”活動——先去鐘山祭拜蔣帝廟,然後又自稱找到遺失的佛牙捨利,“設無遮大會,帝親出闕膜拜”。富貴榮華以及帝位到手得太容易,老頭子很想找精神寄托。又過了數日,陳霸先竟然也學梁武帝,親自到大莊岩寺“捨身”,群臣“湊錢”,纔把這位雄武老皇帝請回皇宮。搞別的把戲,皆可以使當時、後代之人容易理解,佞佛、捨身,完全是屍骨未寒的亡國之君梁武帝蕭衍的衣鉢,真不知陳霸先當時是出於何等考慮,作出如此“形而下”之事。
  陳霸先在建康城裏大搞“義演”,王琳那邊也沒閑着。陳霸先派去的侯安都、周文育兩員大將起頭還很順利,大軍至武昌,王琳留下守城的大將樊猛不及交手,就棄城而逃。侯、周兩人在武昌城下“勝利”會師。正歡呼間,又有“大好”消息傳來,陳霸先“受禪”為帝,梁朝已經變成陳朝。
  侯安都聞此訊,不喜反憂,嘆息道:“師出無名,肯定要打敗仗了1
  本來侯安都、周文育二人攻伐王琳,打的旗號就是指斥王琳不依從梁敬帝指示,拒絶皇帝的封爵。挾天子以令諸侯,從道義上講是正大光明。但陳老頭已經把梁朝小皇帝扳倒自己做,篡位替君,侯安都、周文育大軍一下子就變成了以邪侵正,因為王琳名義上是一直效忠於梁朝皇室的。
  王琳,字子珩,會稽山陰人。此人並非王、謝高門的王氏子弟,“本兵傢”,出身寒微。由於王琳姐妹數人皆在梁元帝蕭繹當藩王時入侍受寵,王琳自少年時代就在蕭繹幕府中“行走”,“少好武,常為將帥”。依附蕭繹這麽一個親王宗室,王琳得顯才華。侯景之亂,王琳隨王僧辯立有大功,又是攻剋建康的先頭部隊,但他縱放將士在建康大掠,王僧辯“懼將為亂,啓請誅之”。蕭繹當時正依重王琳,就派人逮捕王琳。“(王)琳果勁絶人,又能傾身下士,所得賞物不以入傢,麾下萬人,多是江淮群盜。”由此,王琳自己入江陵陳辯,其長史陸納率大幫江湖好漢奔赴湘州(王琳被授為湘州刺史,當時未及赴任)。
  王琳在江陵被送入大獄,蕭繹便派廷尉卿黃羅漢、太舟卿張載到王琳軍內喻示衆人解散。陸納等人大哭,極言王琳冤枉,拒不受命。最倒黴的要屬張載,此人先前在荊州地區馭下嚴刻,以法殺人,深為蕭繹所信,而王琳屬下的“群盜”們對這位昔日屢屢殺伐自己人的這位“海軍大將”恨之入骨,正好他自送上門,兵士們便把張載捆在木樁上,用小刀捅破肚腹,牽出一小段腸子,拴在馬腿上,又拉着馬圍着木樁慢慢轉,“腸盡氣絶”。一不做二不休,陸納等人又囚禁黃羅漢等人,興兵抗拒蕭繹。王僧辯率軍去鎮壓,陸納等人敗走,退保長沙。由於當時陸納等人並非真的造反,宗室武陵王蕭紀又從蜀地順流而下與蕭繹爭位,蕭繹衹得放出王琳,讓他隨王僧辯一起去長河“招安”陸納。一見主帥平安,陸納等人馬上開城投降。
  “元帝(蕭繹)性多忌,以(王)琳所部甚盛,又得衆心,故出之嶺外”。授王琳廣州刺史,外放嶺南。王琳忠心耿耿,感覺亂世中將有更大亂事發生,寫信給蕭繹親信,希望自己坐鎮荊南,“為國禦捍”。書上不報,王琳衹得率部衆萬裏南下。蕭繹也是倒黴蛋,如此虎狼能戰之軍,摒棄遐荒,待到江陵被西魏圍逼,急下詔召王琳回援,卻也遠水解不了近渴。
  王琳晝夜兼行趕到長沙,得知西魏軍已經攻剋江陵。老主人梁元帝被俘後,受盡凌辱被處决,而王琳自己全家老小也被西魏軍押送長安。於是,王琳為元帝發哀,三軍縞素,他自己坐鎮長沙,傳檄四方共擁梁室,又遣手下將侯平去進攻蕭察的後梁。不久,被外派將兵徵伐的侯平又陰圖自立,不聽王琳節制,王琳遣將徵討不剋。師老兵疲之際,王琳衹得先嚮北齊稱臣。
  陳霸先殺掉王僧辯時,推立梁敬帝,任命王琳為侍中、司空,徵其入朝。王琳覺察到陳霸先不懷好意,拒不從命,大修樓船,準備進攻建康。王琳水軍大將張平宅所乘坐艦,每次戰役之前,如果能敗敵,這艘戰艦就“有聲如野豬”,因此,王琳把新造的千餘艘大艦都稱為“野豬艦”。估計也是陳勝、吳廣學狐狸叫的伎倆,這樣以在心理上鼓舞士氣,給予必勝的暗示。
  侯安都、周文育“兩將俱行,不相統攝,部下交爭,稍不相平”。兩人進攻郢州,不能成功,聽聞王琳大軍已近,便棄郢州不攻,想擒賊先擒王,直朝王琳殺來。到達沌口,侯安都等人逆風,不得行船,便據西岸,與東岸的王琳相持。數日後,雙方合戰。這兩支大軍從前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平侯景攻建康時都打着梁朝的軍旗,而且當時王琳軍纔是攻城主力,大傢都對對方知根知底。現在,雙方開打,侯、周二軍已經成為“陳軍”,而王琳仍奉梁朝為“正朔”,剛剛變換服色的“陳軍”心裏彆扭,又懼王琳軍神勇,一交手,陳軍就大潰敗,王琳指揮自若,“乘平肩輿,執鉞而揮之”,如果手中換成麈尾,整個就是一個諸葛亮再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