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宋詞鑒賞辭典   》 黨懷英      夏承燾 Xia Chengdao

  生平簡介
  黨懷英(1134-1211)字世傑,號竹溪,原籍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父純睦,為泰安軍錄事參軍,卒於官,妻子不能歸,遂為奉符(今山東泰安)人。少與辛棄疾同師劉瞻。大定十年(1170)進士。調莒州軍事判官,纍擢至翰林學士承旨。曾出使南宋。大安三年卒於傢。年七十八。謚文獻。《金史》捲一二五有傳。趙秉文撰《墓銘》稱其“文似歐公”,“詩似陶、謝”,“篆籀入神”,“古人名一藝,而公獨兼之”。
  有《竹溪集》,已佚。詞存五首,見《中州樂府》。
  ●鷓鴣天
  黨懷英
  雲步凌波小鳳鈎,年年星漢踏清秋。
  衹緣巧極稀相見,底用人間乞巧樓。
  天外事,兩悠悠。
  不應也作可憐愁。
  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
  黨懷英詞作鑒賞
  作者藉誦古老的牛郎織女的傳說,表達了脫俗超凡的廣阔胸懷。
  “雲步凌波”是典故。曹植在《洛神賦》中寫道“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描繪了洛神的輕盈飄逸。作者藉洛喻美,一幅美人出行的畫捲令人註目。是仕女遊春嗎?否!“年年星漢”寫出她的出行是如和織女一樣,一年一度與心上人在“七夕”相聚。“清秋”點明周圍環境之幽靜,“踏”,踐約的意思。這裏,詞人雖未正面描寫織女的美貌,但仍會令讀者意會到女子的絶世豐神,飄飄若仙的身影,對情人的脈脈深情。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傳說在我國流傳極廣,婦孺皆知。
  南朝殷蕓《小說》(《月令廣義。七月令》引)中寫道:“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逸,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隨廢織糹任。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在漢代已經有了“鳥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使其夫婦相會的說法(陳元靚《歲時廣記》捲二六引《淮南子》)。周處《風土記》載:“七月七日,其夜灑枉於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當會,……見者便拜而乞富乞壽,無子乞子。”七月七日在古代被視為吉祥如意的日子,在這一天祈禱,所有願望會得到滿足,因此,婦女在夜間嚮織女乞巧(乞求靈巧),七夕被稱為乞巧日,七月被稱為巧月。富貴人傢往往在庭院中搭結彩樓,稱為乞巧樓。詞人在第三、四句中用“衹緣”“底用”對世俗之見給予了否定。他認為:織女與牛郎一年一度纔得相見,根源是她的“巧極”。
  即因為心靈手巧織出了錦鍛纔嫁給了牛郎,結婚後‘廢織’纔造成分居的痛苦局面。因此,人間的婦女們何必嚮織女去乞“巧”呢?更沒必要勞民傷財地建樓搭棚乞求了。“天外事,兩悠悠,不應也作可憐愁”,抒寫了詞人的感概、是繼“衹緣”“底用”之後的進一步表述。“悠悠”是個多義詞,在此作“遙遠”解。“兩悠悠”承上片末句的“人間”連下片的首句中的“天外”詞人明確地指出人間天上悠悠遠隔,織女之巧,人間的必乞取;對天外的織女牛郎雙星的“稀相見”更沒必要同情和為他們憂愁。接下來作者直抒胸懷:天上雙星長相思、難相聚,雖凄涼寂寞但天外人間兩悠悠,與我們有什麽關係?我們又怎麽管得了呢?我且拉開窗簾盡情賞月,享受新秋涼爽睡美之樂吧。“開簾放入窺窗月”句化用了蘇軾《洞仙歌》中“綞簾開,一點明月窺人”。詞貴創意。詞人“開簾”“放入”均寫出其主動積極,此時情真呼之欲出,平添許多情緻。況周頤《蕙風詞話》評價本詞末兩句說:“瀟灑疏俊極矣。尤妙在上句”窺窗“二字。窺窗之月,先已有情。用此二字,便麯折而意多。意之麯折,由字裏生出,不同矯揉鈎緻,石墮尖纖之失。”非常中肯。
  在寫作上,作者繪景抒情極具匠心。古人形容女子之美常常用螓首蛾眉、齒如編貝等詞語直指容顔。本詞卻僅以“雲步”、“鳳鈎”寫織女的步履輕盈,纖足弱小,正是從側面烘托,別具衹眼。本詞的另一特點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詞人在觀察、體驗和攝取周圍景物時,是以其獨特視角,深懷情感進行的。以景寓情,融情入景,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二句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青玉案
  黨懷英
  紅莎緑?春風餅,趁梅驛,來雲嶺。
  紫桂岩空瓊竇冷。
  佳人卻恨,等閑分破,縹緲雙鸞影。
  一甌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興。
  痛飲休辭今夕永。
  與君洗盡,滿襟煩暑,別作高寒境。
  黨懷英詞作鑒賞
  詞中,詠人,詠事的較多,而詠物也多以楊柳荷等嬌美之物入詞。而此詞則為詠某詞,以茶製餅運品嚐為綫索,藉其形狀、效用,在賞月過程展開聯想,構思巧妙,頓生新意。
  上片“紅莎緑?”三句,寫茶餅的包裝轉運。“紅莎”指紅莎紙包茶,“緑”指用香蒲包裹。一紅一緑,香氣誘人,使人饞涎欲滴。“趁梅驛,來雲嶺”,寫轉運之艱難,跨越千山萬嶺,風餐露宿,使人知茶來之不易。“紫桂”後四句。“紫桂”用瓊竇岩穴,群仙居食於紫林的神話。“等閑分破”含有當時的一段茶故,北宋年間茶罕餅珍,尋常難求,偶而皇傢賞賜,也衹能中書、樞密院各賜一餅,四人分之(據歐陽修《歸田錄》)。作者由破餅分之又聯想破鏡重圓故事,使“分破”的茶餅,又象徵那期望團圓者茗佳人心中的明鏡。珍貴的茶餅,難圓的明鏡,層層重疊,融為一體。
  下片寫品茶和感想。“一甌”兩句,寫品茶之效,品後增神益志,心魂清醒,清歌伴唱更顯悠然自得之興。“痛飲休辭今夕永。”在這夜靜月明,花枝綻露的夜晚還是讓我們開懷暢飲吧,不要讓今宵空度。最後三句寫品茶後的感受。飲茶之趣,不止在避暑,更在於可令人超凡脫俗,直至“高寒”之境。蘇軾有“衹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詞句,以此來說明飲茶所帶來的樂趣。花前賞月,月下品茶,如此完美地統一起來,令人感嘆茶的妙處。
  本詞在選詞時十分註意。紅莎緑?m相映生輝,一趁一來頓顯深意,月露清歌更顯藝境。運筆自如,毫無拈來掂去之感,而詞到意達。故況周頤評曰:“以鬆秀之筆,達清勁之氣,倚聲傢精詣也。”另外詞人善於使用雙關聯想,使賞月品茶交匯融一。茶餅分賜與鏡之圓缺相聯,頓感佳人之離怨。飲茶之功效與月之高寒相係,牽出文人詩興詞情。想象力豐富,下筆有力,不愧為詠物詞中的佳作。
  ●月上海棠
  黨懷英
  傲霜枝裊團珠蕾。
  冷香霏、煙雨晚秋意、蕭散繞東籬,尚仿佛、見山清氣。
  西風外,夢到斜川慄裏。
  斷霞魚尾明秋水。
  帶三兩飛鴻點煙際。
  疏林颯秋聲,似知人、倦遊無味。
  傢何處?
  落日西山紫翠。
  黨懷英詞作鑒賞
  在金代中期,文壇領袖黨懷英以詩文書法得享盛名,詞作亦入妙境。本詞是他的一篇名作。詞的寫作時地沒有明確記載。根據詞中“慄裏”和新述,可能寫作於金世宗大定五年(公元1175)前後任汝陰(今安徽阜陽)縣令時。縣令一職官小政繁,作者清高自許,難免厭怨,本詞抒發了詞人倦遊無味欲辭官歸隱的惆悵心情。
  上闕“傲霜枝裊團珠蕾。冷香霏,煙雨晚秋意。”摹畫出一幅淡雅的秋菊煙雨圖。“傲霜枝”出自蘇軾詩“菊殘猶有傲霜枝。”“裊團”狀菊,類叢,言盛茂狀。“冷香”幽冷的芳香氣味。茂盛的菊花叢中,一顆顆帶着雨珠的花蕾晶瑩閃爍,秋風微拂,枝蔓搖曳,陣陣幽冷的芳香在如煙似霧的霏霏細雨中飄散,深深地感到了晚秋的風光與神韻。二句明寫景,暗喻人,“晚秋意”三字概括了詞人對新見景色的觀感。接下來詞人由景及人,本人也進入畫捲:“蕭散繞東籬,尚仿佛、見山清氣。”此情此景,使我們感到詞人是與陶淵明有共鳴之處,詩情畫意都能聯想到陶詩。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潛:《飲酒詩二十首之五》)。“日夕氣清,悠然其懷”(《歸鳥詩》)對比之下不難看出詞人是在賞菊中想到喜菊名人的陶潛,同為愛菊,自己非常追慕淵明。這點也可從詞中“仿佛”二字看出。即是說,陶潛當日“悠然”自得,如今自己也頗感同身受。詞中寫山氣清新佳妙,正與陶詩“日夕氣清”相應。暗喻詞人現花也正處“日夕”之時。陶淵明折腰之嘆,更使詞人在見繁政務之餘遠慕陶令,“西風外,夢到斜川慄裏”寫出詞人夢想自己也能像陶潛一樣在“歸故裏”後,逍遙自在地“與二三鄰麯,同遊斜川”。斜川和慄裏都在江西境內。據《宋書》載“潛嘗往廬山”,途經慄裏,以詞人此句中藉慄裏言“悠閑”。“西風外”的‘外’字為方位詞,如“怡柳映,杏花遮,東風外,旗斜”(《百花亭》雜劇第一折)在這裏“外”有內中、其中的意思。
  下闕:“斷霞魚尾明秋水,帶三兩飛鴻點煙際”繼寫景色。前句化用蘇軾《遊金山寺》詩“斷霞半空魚尾亦”,後句直寫秋江晚景,“飛鴻”二字動感極強。那朵朵晚霞被殘陽輝映得如同緋紅的魚尾,一江秋水也紛外澄明。天邊暮靄中三兩點飛鴻隱隱移動。意境高遠,寫象瑰麗,動靜相宜。語意蒼茫,隱含思歸。
  “疏林颯秋聲,似知人、倦遊無味”,用典,西晉張翰故實,張翰為齊王東曹椽,在洛陽見秋風起,引起鄉思,懷戀菰菜、蒓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歸。歷來詩詞多藉用秋風起寓思歸渾意,詞中寫疏林中颯颯秋風聲陣陣響起,好像知道“宦遊吾倦已”(見辛棄疾《霜天曉角》)“無味”,乏味,有‘雞肋’的意思,倦遊無味道盡此時心態,貌似平淡,實則意藴極深。歸去是意願,能否實現自己的願望呢?詞人慨嘆:“傢何處?落日西山紫翠。”思歸而不得歸,大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鬱悶惆悵。
  本詞藝術表現力極強。況周頤《蕙風詞話》捲三曰:“融情景中,旨淡而遠,迂傀(元代水墨山水畫傢倪雲林)畫書,庶幾似之。”評論公允恰當。通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起書、過片結束,無一不是以景記以景緻,由景入情,由情出景,交相輝映,發人深思。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王禹稱寇準錢惟演
陳堯佐潘閬林逋楊億
陳亞夏竦范仲淹柳永
張先晏殊張昪石延年
李冠宋祁梅堯臣葉清臣
歐陽修王琪解昉韓琦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