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考古 图说北齐高洋墓   》 第25节:拓跋力微成为首领      朱岩 Zhu Yan

  洞内有平整的石壁。一天中午,灿烂的阳光从洞口照射进来,米文平突然发现,在距洞口15米的西侧壁上,有一处经过修磨的壁面,石壁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但隐约能够看出苔藓下面刻有字迹。这一发现让大伙兴奋不已,他们按捺着激动的心情,仔细清除掉壁面的苔藓,石壁上魏书体的汉字慢慢显露出来。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的壁面上,一共雕刻出19行文字,全文共201个字!
  这是一篇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的石刻,内容记述了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这一年派遣中书侍郞李敞来到这里,进行祭祖仪式并写下了这篇祝文。把这篇石刻祝文同《魏书·礼志》中所记述的石室情况和祝文相比校,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字句稍有出入。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确认了嘎仙洞即是古代文献中早就记载过的鲜卑祖庙石室。
  相当于西汉时期,拓跋鲜卑的祖先在嘎仙洞一带的大兴安岭中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后来,随着狩猎生活方式向畜牧生活方式的转变,拓跋人开始向广阔无垠、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迁徙,那里是个天然的大牧场。拓跋鲜卑走向草原的第一处落脚点,是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呼伦池一带。今天,已经在呼伦池东面的陈巴尔虎旗发现了完工墓群,呼伦池北面的新巴尔虎右旗发现了扎赉诺尔墓群,这些遗迹证明了鲜卑族的迁徙过程和迁徙路线。当时的中原是东汉初年,鲜卑族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
  大约在公元220年时,拓跋力微成为鲜卑拓跋部的首领。说到拓跋力微,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据说力微的父亲拓跋诘汾一天到草原上狩猎,突然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而降,对惊诧不已的诘汾说:"我是天帝的女儿,奉父命前来与你相配成亲。"当晚,他们就在星星满天的草原上幸福地结合了。当晨曦初露的时分,仙女要回天庭了,别前依依不舍地与诘汾相约,明年此时再来此地相会。第二年的这一天,诘汾如约前往,仙女果然飘飘而来,还带来一个胖胖的婴儿,交给诘汾说:"这是你的儿子,带回去好好哺养,以后子子孙孙代代为王。"说罢又飘然而去。这个婴儿就是拓跋力微。
  在拓跋力微统治的时候,拓跋部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四世纪初,拓跋鲜卑继续向西南迁移,逐渐集中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东部的和林格尔、凉城一带,同时也基本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向初期国家的转变。今天发现的盛乐城遗址,属于北魏立国前期一处重要的根据地。拓跋珪于398年正式即位称帝,于第二年,即天兴二年(399年),从盛乐迁国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之久,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保持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决定从平城迁都到洛阳。迁都洛阳标志着拓跋鲜卑加速了汉化的进程。
  墓葬文化有比较顽固地保留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特点,例如北朝鲜卑族墓葬中,就保留着一定的鲜卑文化痕迹和特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随葬品中的骆驼模型,这是北魏以前汉族人墓葬中没有的东西。陶俑服装中多有窄袖、系腰带的风俗,还有一种风帽服装等,反映的都是鲜卑族的习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
第1节:通往湾漳之路第2节:七十二疑冢第3节:北朝陵墓群调查第4节:最高大的坟丘天子冢(图)
第5节:开进湾漳村(图)第6节:初见帝王威仪(图)第7节:踏过莲花地毯的仪仗队(图)第8节:墓道壁画人物
第9节:两侧的仪仗队列第10节:地下水出现了(图)第11节:朱雀门中睡国宝(图)第12节:被侵扰的武士(图)
第13节:墓葬部分被盗掘(图)第14节:墓室顶部的天象图(图)第15节:锁定陵墓主人第16节:苍狼出世(图)
第17节: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第18节:双面皇帝第19节:既征伐四克,威振戎夏第20节:乍现盛世曙光(图)
第21节:华丽时代(图)第22节:色彩纷呈的时代(图)第23节:画家的线条老到纯熟第24节:迷雾重重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