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25節:留美女博士如何回報父母投資(1)
柯雲路 Ke Yunlu
(5)留美女博士如何回報父母投資
一
我常常會收到年輕人的來信,相當一些人在信中講述他們的睏惑,希望得到幫助。前幾天,我又收到一位在美國讀書的中國女孩來信,她在信中說:
我有很多非常幸運的經歷,但也有很多同齡人沒有的痛苦,我覺得這些事情對我很殘忍。我現在美國讀博,我既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勤奮的,但上天總仿佛很眷顧我,所以我又覺得自己很幸運。
我的父母都為人不錯,但他們關係很糟糕。我從小在奶奶傢長大,所以對母親沒有很深的感情。現在他們正在法院鬧離婚,因為經濟問題無法解决,矛盾日益激化。
從小爸爸為我做了很多,所以凡事我總是從他的立場出發,但我覺得母親也很可憐。爸爸媽媽的家庭都很復雜,在離婚的問題上,他們都有各自的“後援團”,這些人往往把事情搞得更復雜。
我覺得自己也很可憐,我不羨慕那些有名的教授,也不羨慕有錢的商人,我就是很羨慕那些簡單的家庭,節日可以和父母一起吃飯,開他們的玩笑,和他們一起旅遊。
父母年紀都大了,多年來都沒有共同語言,很少說話。我很難過,昨天和朋友說起這些,說再也不想回去,可是我的責任要求我贍養許多長輩,他們說都很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我覺得壓力好大,真希望像美國人一樣簡簡單單。
我是個二十出頭的獨生女兒,現在覺得所有的壓力都在我一個人身上,經濟上的,情感上的。不單單是父母,還有好多撫養我的親戚。
我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想回到中國。
二
通常情況下,我會很快給對方回信,盡可能提出可行的建議,但收到這封信,我改變了想法。生活並非像“1 1=2”那樣簡單,許多復雜的因素衹有站在當事人角度才能慢慢理清。中國是個傳統觀念強大的國傢,又由於現行的國民保障體係不夠完善,養兒防老依然是普遍的社會觀念。特別對於那些中低收入的家庭,贍養老人的責任基本由子女承擔。
無須諱言,當父母節衣縮食把兒女從小學,又到中學,再到大學,一直送到美國讀博,以中國的教育體製而言,其間投入的心血和精力姑且不說,金錢的花費就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通常來說,子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未來的前途就越有保障,高學歷意味着理想的工作和豐厚的收入。而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此種投入,也可看成“投資”行為。既然是投資,就肯定期待着回報。這樣說,似乎對親情是一種褻瀆,但中國一貫提倡的所謂“孝道”,不過是將這種利害掩蓋在親情之下。
一個年輕人,從拼音字母學起,到現在漂洋過海讀博,是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這個女孩雖然說自己很幸運,但其間如果沒有美麗的夢想做支撐,恐怕也堅持不到今天。她正面臨着兩難的選擇,一種,顧及着自己的前途而冷淡親情;一種,為回報父母的恩情而放棄曾經的目標和理想,這種理想當然還包括着對自身生活質量的要求和渴望。
如果她不回去而在美國繼續學習,良心的歉疚與責任的缺失也許會使女孩寢食難安。然而,如果放棄了二十年努力纔獲得的一切回到國內,她纖弱的肩膀能夠承擔起親情的重負嗎?
她怎樣做纔好?
怎樣做才能在良心道德與自身理想的兩難中得到平衡?
她應該回來嗎?
怎樣做才能既保證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時又最大程度地回報親人的期待?
我沒有回信。
而是把女孩的來信放到了博客上,把問題留給了朋友們,請他們給這個女孩出點主意。我對博友們說,如果你面臨如此睏境,會怎樣選擇?
三
之後的幾天,博客有大量帖子,許多人還來信參與討論。
不少留言的年輕人說自己與留美女孩有大致同樣的家庭和經歷,獨生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將他們養大,現正在讀書或剛剛走出校門。一方面對未來充滿幻想,一方面必須面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同時,隨着自己的長大和成熟,也開始理解父母多年為自己付出的心血。
他們渴望着回報父母,希望因自己的努力使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在發表意見的同時,他們也紛紛訴說自己的種種為難和睏惑。
有的說,應當放下一切立刻回到父母身邊;也有的說,衹有完成學業,多掙些錢才能回報父母。一封簡短的來信讓我一下笑了出來:“在國內有太多的人情網,中國人活的真纍。”我對這位年輕人的回信是“祝你在人情網中堅守自我,同時成為強者。當然不要太纍,快樂永遠是第一位的。”
也有為人父母的留言。一封信這樣說:“我也是一個母親,並不寄希望於孩子的什麽投資回報。完成學業後,如果在美國能有更好的發展,就不要回來。親情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彌補。”
不可能一一引述這些信件和留言,每一篇留言的觀點都可以看出各自的人生閱歷,他的現實處境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博客看到更詳細的內容。
關於如何找到道德與理想的平衡,我以為,對此不能坐而論道。一定要結合上每一個具體的人的生存狀況,也要結合上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與潮流發展。
中國是一個以“孝”為傳統的國傢,孝道,是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觀念。古代為官,父母去世,要辭官回傢守孝,否則就是大不孝。明朝重臣張居正權傾朝野,因父親去世,一時無法分身回傢奔喪,竟惹起軒然大波,幾乎釀成政壇危機,成為言官們彈劾他的一大罪狀。這在當今是不可想象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 | 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 | 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 | 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 | 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 | 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 | 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 | 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 | 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 | 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 | 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 | 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 | 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