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百年奇跡的人生:周有光百歲口述 》
第25節:一五 從上海到四川(1)
周有光 Zhou Youguang
李懷宇 Li Huaiyu
一五 從上海到四川
我從日本回來,想找個工作,不預備長期在中國,預備到美國去讀書。我在中國找工作的時候,光華大學希望我去教書,我就沒有另外找工作,去了光華大學教書。當時光華大學有兩個附屬中學,一個是原來光華大學附屬中學,一個是光華大學實驗中學。兩個都辦得很好,一直到解放後都是最好的學校。張允和就到實驗中學去教書,因為老的關係,他們就要我們去。我們一面教書一面準備留學的事情,因為當時在美國沒有人聯絡,不像日本,日本熟人多得很,美國費用又高。後來打仗了,打仗之後發生一個問題,我們住在上海,打仗時留在上海還是到重慶,這是很大的决定。我們一想不能留,日本人很壞,在日本留過學的人更糟糕,他見你在上海,就訪問你,明天報紙登出來,日本司令訪問某某,這樣無形當中你就變成漢姦了。我們想這不行,很快就决定去重慶,我一方面在光華大學教書,一方面在江蘇銀行工作。
我在重慶搞銀行,當時國民黨政府在重慶要確保後方有東西吃、有衣服穿,於是國民黨的經濟部成立了一個農本局,在很多銀行找人去農本局做事,實際相當於農業銀行,用於抗戰時期。我就調去了農本局,擔任重慶辦事處的副主任,管轄四川。在農本局的事情,我都幾乎忘記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中國現代經濟史,他們找我談農本局的事情,我感覺就像做夢一樣。他們找出以前在農本局的雜志和我發表的文章給我看,讓我回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我還是覺得以前農本局的工作做得不錯,打仗最怕後方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我們藉用美國的辦法,通過金融,幫助地主、農民維持農業、棉花生産。所以,抗戰八年,就我所見的後方,沒有糧荒,沒有棉花荒。可以說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應當說還是成功的。後來農本局是被通貨膨脹衝垮的,通貨膨脹太厲害了,一麻袋的鈔票買東西。打仗時很難管,原來是搞得很好的。
我們一傢在重慶時苦得不得了,天天轟炸。有一次我到郊區工作,晚上回來得比較晚,到傢時,傢裏都炸光了,傢裏人哪裏去都不知道。還有一次,我下了班,要坐滑竿渡過江到南溫泉,為什麽住南溫泉呢?比較安全啊。滑竿下坡的時候,日本飛機來了,一個炸彈炸在我旁邊,當時日本飛機小,可是一個炸彈把我衝出去,我掉在溝裏面,也不知道自己是活的還是死的。掉下來就不敢動,等日本飛機走了再起來,我以為自己受傷了,結果摸摸身上沒有地方疼,旁邊的人都死了。
跑警報是經常的事情。飛機快來時,就挂起三角球,飛機比較近了,就有另外一個信號,飛機到頭上了,就"嗚嗚嗚"。晚上就把燈關掉。有時就要逃到鄉下,躲在田裏,日本人放熒光彈,亮得不得了,把鄉下都照亮了,看到有東西再轟炸。
應當說當時抗日精神好得不得了。打仗那麽不順利,可是沒有一個人失望,每一個人都覺得將來是有希望的,這個精神了不起。國民黨在當時的確是得到群衆擁護,蔣介石是重用高級知識分子,經過打仗的苦難,在我看來,"文化大革命"把東西搞光就搞光,無所謂,小事情。所以我一生的經歷,也是中國歷史上很大的波浪,抗日戰爭打了八年,前後連起來就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又是十年,這二十年可以說是浪費了,不能做學問了。"文化大革命"以後我又抓緊時間來補做學問。
打仗的時候,有好多機構是為抗戰的文化服務的。張允和不能離開我去工作,可是有一段時間離開了,我在重慶,她在成都,成都成立了光華大學分校,她就到成都教書去了。那一段時間是她在成都,我在重慶,為什麽這樣呢?重慶太危險,成都安全一點。這一段時間分開,其他時間都在一起,在一起要找一個很近的機構工作。她的工作能力還是比較高,所以她到哪裏工作,人傢都很歡迎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序(3) | 第4節:一 常州青果巷(1) | 第5節:一 常州青果巷(2) | 第6節:二 育志小學 | 第7節:三 常州中學(1) | 第8節:三 常州中學(2) | 第9節:四 五四運動 | 第10節:五 聖約翰大學(1) | 第11節:五 聖約翰大學(2) | 第12節:六 光華大學(1) | 第13節:六 光華大學(2) | 第14節:七 拉丁化運動 | 第15節:八 妻子張允和(1) | 第16節:八 妻子張允和(2) | 第17節:九 "流水式"的戀愛(1) | 第18節:九 "流水式"的戀愛(2) | 第19節:一○ "舉杯齊眉" | 第20節:一一 四姐妹 | 第21節:一二 連襟瀋從文 | 第22節:一三 留學日本(1) | 第23節:一三 留學日本(2) | 第24節:一四 抗日戰爭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