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祸所及,并不限于我们不幸的祖国,战争的胜败亦不取决于法国战场的局势。这是一次世界大战。我们的一切过失、延误以及所受的苦难都没关系,世界上仍有一切手段,能够最终粉碎敌人。我们今天虽然败于机械化部队,将来,却会依靠更高级的机械化部队夺取胜利。世界命运正系于此。
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在伦敦。我向目前正在英国领土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领土上的持有武器和没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 向目前正在英国领土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领土上的一切军火工厂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绝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
明天我还要和今天一样在伦敦发表广播讲话。
在这篇演说当中,戴高乐将军首先坦然地承认事实:法国确实打了败仗。但他坚定地认为法国并没有被彻底打败,法国一定会反败为胜。接着,戴高乐将军提出了法国将最终赢得胜利的理由:法国有英国作为联盟,有美国强大的工业资源为后盾,法国人民也将继续战斗。
第二,坚定信念,积极行动。
我们演说并不是为了演说而演说,而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演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听者听了我们的演说之后能够积极地采取行动。一个将军对他的士兵演说,是为了鼓舞他们勇敢地冲锋陷阵;一个政治家对他的选民演说,是为了让选民能够投他的选票;一个销售员演说,也是为了消费者能够踊跃购买他的产品;就连电视上那些选美节目,选手们也要多少说两句,是为了博得评委们的好感和观众的喝彩,给她打个高分。
激励者都善于给人描绘一个蓝图,人都是有功利心的,所谓功利心并非单单是指名利。人的所有对生活的期望,包括理想和抱负,可以统称为功利心。当一个人感到他心中的蓝图实现在即的时候,就会唤起他的信心和热忱。
1800年,拿破仑率领法军远征意大利,出征前拿破伦做了如下演说:
……
意大利方面军的士兵们,我想带你们到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去,富庶的地区、繁华的大都市将由你们来支配,在那里,你们将得到尊敬、荣誉和财富,意大利方面军的士兵们,难道你们的勇敢精神和坚韧力量不够吗?
……
如果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名士兵,是不是也会深受鼓舞?为了尊敬、荣誉和财富,是不是也要去奔赴战场了?
激励别人的基本前提是演说者自身要有积极的情绪,并使这种情绪感染到对方,一个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人是无法去激励别人的。所以,当我们去激励别人时,首先要明晰自己的精神状态,我们自己是否对达到目标满怀热忱,信心十足,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信心与热忱,想要激励别人无异于缘木求鱼。
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激励的方法。激励的方法有很多,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反向激励,一类是正向激励。
反向激励就是对人、对事物持否定的态度,利用人的逆反心理来达到激励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激将法。
20世纪初法国有一位科学家叫维克多?格林尼亚,他于1871年出生在法国的一座小城瑟堡市,他的父亲是一位造船厂的厂主,非常的富有,维克多就养成了娇生惯养的坏习惯。他的父母希望他能接受好的教育,从小就送他到学校读书,并且还给他请了家庭教师。但他却不肯好好读书,等到他渐渐长成一个青年,整天和他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成为瑟堡市一个有名的纨绔子弟。在他21岁那一年,有一次瑟堡市的上流社会举行一个舞会,维克多正没什么正事可干,于是当天晚上他也去参加这场舞会了。在舞会上,维克多忽然发现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位年轻的女郎,端庄美丽,气质非凡。维克多在瑟堡市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出众的美女,于是他就走了过去,邀请这位女郎跳舞。谁知这个女郎很轻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就转过头去看着舞池,没有理会维克多的邀请。这令他非常尴尬,站在那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走过来对他说:“这是从巴黎来的波多丽伯爵。”这回维克多吃了一惊,虽然他一直都很狂妄自大,但毕竟瑟堡市是个小城市,一听说眼前的是巴黎来的女伯爵,心想难怪有这么高贵的气质。这时候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赶忙对女伯爵表示刚才失敬,并再次邀请她跳舞。女伯爵很鄙夷地对维克多说:“请快点走开,离我远一点,我最讨厌像你这样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挡住了我的视线!” 几句话说得维克多无地自容,往日的威风和傲气一扫而空,这么多年来一直自命不凡的维克多先生今天算是碰了钉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