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 永遠的越野之夢--越野中國   》 采訪踩進越野圈(1)      張亞軍 Zhang Yajun

  我是《汽車之友》的記者,因職業關係,我做了20年賽車采訪,但衹采訪過兩次越野賽,1992年的巴黎—莫斯科—北京馬拉鬆越野賽和2004年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記得在2004年初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發出前,在法國聖路為多士德尼桑車隊舉行的大型歡送儀式上,當地的主持人嚮記者提問:你們知道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有多長時間了?  法國人有理由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直到2003年,中國車手的身影纔初次出現在已有20多年歷史的巴黎—達喀爾拉力賽上。  我1984年參加工作,從第六屆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開始報道。不過,由於當時資訊的問題,說實話,對這個比賽衹瞭解一鱗半爪。  在我的理解中,像達喀爾這樣的拉力賽,不僅要求速度和耐力,同時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  我真正瞭解越野拉力賽是源於1992年巴黎—莫斯科—北京的那次比賽。這次比賽是由日本三菱公司主辦,同時還為中國組建了一支三菱拉力藝車隊,贊助商是萬寶路。我的采訪經費是由萬寶路贊助的。  由於采訪這樣的比賽耗資巨大,當時的報價在11 000法郎左右,還不包括北京到巴黎的機票。采訪綫路有三種選擇:  第一,乘坐固定翼飛機;  第二,乘坐直升機;  第三,乘坐汽車。  第二條最貴,第三條最便宜。我們選擇後者。  我感覺越野賽與其他賽事最大的不同的就是賽前的車檢:賽車、車手、隨隊記者、工作車,參賽的所有車輛和人員都相聚在當地最大的會展中心,那簡直就是一次越野專業車展。光是看這個“車展”對越野愛好者來說就已經大飽眼福了。  後來,組委會為了更加豐富越野賽的魅力,就在總部不遠的地方安排一次表演力十足的開幕賽,後來,這樣的開幕賽改為兩車同時出發,這招兒也是從拉力世錦賽學來的。  采訪這次巴黎—莫斯科—北京越野賽的衹有兩位中國記者,我和新華社的張千裏。大賽前雖然有很多活動,但活動地點都非常遠,我們兩人又沒有車,衹是在出發前纔與乘坐采訪車的全體外國記者見面。乘坐汽車采訪的記者共12人,分乘兩部奔馳小巴。記者分別來自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日本、意大利。所有記者都很歡迎我們的加盟,因為到了中國境內,我們將成為最好的導遊。但我心中說,實際上我與你們一樣,也是第一次到新疆、甘肅、山西等這些中方綫路。  乘坐汽車采訪雖然辛苦,但樂趣很多。首先,那些西方記者確實是有備而來,帶着很多沿途的旅遊指南。每到一地,先是到當地的一個景點觀光,然後再返回比賽綫路。采訪這樣的比賽當然住酒店的機會不是很多。從莫斯科出來以後,我們就入住大會提供的宿營地,實際上就是當地的軍用機場。剛開始,睡覺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運送物資和第一班記者的飛機每天7點起飛,飛機要在凌晨5點發電,巨大的引擎聲吵得無法入睡。不過三天之後,就是在帳篷旁邊點一個炸彈,也照睡不誤。後來我還註意到,有些人為了省事,帳篷也不搭,就睡在飛機下面,當然是在睡袋裏。  出莫斯科沒幾天,盧寧軍的賽車分動器就壞了。他的時速衹有七八十公裏。他因超時退出了比賽,由於還能繼續前進,因此每天就與我們記者車同行,一起朝北京趕。我們一路上又多了一個聊天的夥伴。  這種長途越野賽是沒有午餐的。早餐在宿營地用過,然後領一個餐包。聽上去很美,但裏面衹有酸奶、糖果、餅幹、葡萄幹、幹果,等等。除了少量能頂時候的食物外,糖果全都給了沿途的當地兒童。  就在距中國邊境還有三天路程的時候,羨桐春的賽車失蹤了!我知道越野賽上一定會發生這樣的意外,但沒有想到會落到首次參賽的中國人身上。我為小羨和領航小孫感到擔憂。  應該說,大會對失蹤車手還是有足夠的準備的。首先賽車上安裝了帶有衛星定位的報警裝置。可是,小孫就是沒有弄明白怎樣使用。眼看我們就要進入中國邊境了,這部中國賽車還是沒有與大會聯繫上,不過小道消息倒是很多。有人說被匪徒劫持了,有人說被押到莫斯科了。進入中國以後,終於得到了準確的消息,他們已經回到北京了!  當然,小羨和小孫也有了一次獨特的經歷,我後來還專門寫了一個長篇采訪。  平心而論,我對越野賽還是沒有什麽具體感覺。衹是分清了四個級別的賽車,知道卡車居然還有8×8的。更知道我們的采訪環境惡劣,在莫斯科之前推過熄火的記者車;在中亞的沙漠中陷車;因無法過河,求助過當地的推土機;在烏茲別剋斯坦抹黑進城,因為汽車突然全車無電;乘過一段俄羅斯的小飛機,因為記者車需要修復;在新疆看到一起嚴重事故,一位組委會中方人員遇難;在蘭州機場睡在水裏,半夜下大雨,到山西的時候終於發高燒病倒,一路迷迷糊糊到了北京的八達嶺……  由於當時通訊條件有限,我每天都是用傳真發稿。想想也真是難為了後方編輯。還好,這次采訪經歷為我在2004年采訪達喀爾拉力賽提供了寶貴經驗。在鄭州日産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帕拉丁車隊得以組建。我作為惟一的中國記者參加了這次采訪。這次采訪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我們需要自己駕駛記者車。可是,這也帶來了更大的麻煩。法國人確實是長途越野賽的高手,他們的組織工作鬆散,但有序,效率低,但不耽誤事。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生命中的“越野之路”從那個時候我便對越野車情有獨鐘……安靜的“古典美女”,談到她的陸虎便興奮起來
李莉對中國SUV市場的看法呼籲女性參與越野活動我和你一樣
旅行改變人生為中國着迷吉普(越野者)文化
回歸陪伴的生活很美好“越野者”衹要有活動我就參加
常玉的一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感動了我……苦苦經營衹為羽毛球的希望“愛車”是一副良藥
遊歷人生遊歷輪上在香港,我開始對越野産生興趣
在美國,我的這種興趣得以最大程度地發揚在西歐,我體驗到了極速的快感在東南亞,我嚮自己的身心極限提出挑戰
在大陸,我通過越野更好地瞭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越野越生活(1)越野越生活(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