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全方位健康素食讀本:完全素食手册   》 第25節:完全素食手册(24)      蘭茨 Lan Ci    辰子 Chen Zi

  中國優良的筍用主要竹種有長江中下遊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臺灣等地的麻竹和緑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種的地下莖入土較深,竹鞭和筍芽藉土層保護,鼕季不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緑竹等叢生型竹種的地下莖入土淺,筍芽常露出土面,鼕季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喜溫怕冷,主要分佈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區。毛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鼕季平均在4℃左右。麻竹和緑竹要求年平均溫度18-20℃,1月份平均溫度在10℃以上。故在中國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竹筍出土前在鼕季采收的稱為鼕筍,剛出地面清明前後開始采收的稱為春筍,夏季采收的稱為鞭筍。在一年中,鼕、春、夏三季均可吃到鮮筍。竹筍肉質細嫩,鬆脆爽口滋味鮮美,自古以來就被視作菜中珍品,有"山珍"之譽,又有"素菜第一品"的美稱。鼕筍為毛竹鼕季生於地下的嫩莖,色偏黃,質細嫩,味清新;春筍為毛竹、斑竹、百傢竹春季生長的嫩筍,白色、質嫩、味美;鞭筍為毛竹夏季生長在泥土中的嫩杈頭,狀如馬鞭,色白,質脆味微苦而鮮。通常春筍、鼕筍味道最佳。
  竹類的生長快速,有的一天之內能長一公尺以上,在僅僅兩三個月內便可以完全發育,以後便不再長高或長粗,永遠保持這種大小一直到枯死。竹子的生命周期不長,數年之間而已,等到竹子老的時候,就會開花,然後枯死,這樣是為了要淘汰老竹子保存留新株。竹筍是公認的最佳緑色天然食品,是傳統的森林蔬菜之一,被列為"素食第一品"的"山珍"之一,在日本、加拿大和韓國,更是被認作"天天必食"的蔬菜。竹筍生産是一項經濟效益較高的經營項目,世界各國都把竹筍當蔬菜食用,許多産竹國傢十分重視發展竹筍生産。目前,中國、日本、東南亞成為世界三大竹筍産區。
  【營養推演】
  B族維生素、磷、鐵、鈣、鬍蘿蔔素
  【瘦身指數】90%
  竹筍脂肪含量低,食用纖維含量較高,在高脂類膳食越來越普遍的今天,竹筍菜餚有利於防止這種膳食給人帶來的生理障礙。竹筍的食用纖維對清腸減肥起着重要作用。
  竹筍中含量最多的纖維素,在現代營養保健上有着重要作用,纖維素在腸內可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增加腸蠕動,促進排泄。因此,纖維素又被現代營養學家稱之為"第七營養素"。並具有減肥、清腸、降血脂、抗衰老等多種保健功能。
  【飲食禁忌】
  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筍、鼕筍味道最佳。鮮筍含水量高,毛竹春筍含水量為90%,鼕筍為85%,屬鮮嫩食品,不耐貯藏和長途運輸。作為蔬菜,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餚之一。竹筍含草酸,性寒,故尿路、膽結石患者以及脾虛、腸滑者慎用。竹筍含較多的粗纖維,容易使胃腸蠕動加快,還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為不利,慢性胃腸炎病患者食用,也不易康復。食用竹筍前應先用開水焯過,以去除筍中的草酸。靠近筍尖部的地方宜順切,下部宜橫切,這樣烹製時不但易熟爛,而且更易入味。鮮筍存放時不要剝殼,否則會失去清香味。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正在長身體階段的兒童不宜多食。
  【特別貼士】
  竹筍,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在營養上,過去一些傳統觀點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缺少營養,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颳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其實,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鬍蘿蔔素、維生素等,為優良的保健蔬菜。竹筍的藥用價值極高。在古代醫書《綱目拾遺》中載:竹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並有預防大腸癌、高血脂癥、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糖、多纖維、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完全素食手册(1)第3節:完全素食手册(2)第4節:完全素食手册(3)
第5節:完全素食手册(4)第6節:完全素食手册(5)第7節:完全素食手册(6)第8節:完全素食手册(7)
第9節:完全素食手册(8)第10節:完全素食手册(9)第11節:完全素食手册(10)第12節:完全素食手册(11)
第13節:完全素食手册(12)第14節:完全素食手册(13)第15節:完全素食手册(14)第16節:完全素食手册(15)
第17節:完全素食手册(16)第18節:完全素食手册(17)第19節:完全素食手册(18)第20節:完全素食手册(19)
第21節:完全素食手册(20)第22節:完全素食手册(21)第23節:完全素食手册(22)第24節:完全素食手册(2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