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 》 上午咖啡下午茶 》
韓承煥:咖啡之旅(4)
賈平凹 Gu Pingao
曾經有一個出身於德國林茨的年輕人夢想成為一名畫傢。可他雖然從維也納的莊嚴中得到了靈感,但卻在美術學校的入學考試中落榜。於是,口袋空空的他成為了流浪者,開始了露宿街頭的生活。每當兜裏有了一點錢,他就會去“Imperial Care”或“Cafe de Lapera”咖啡館讀書、畫畫,或是同其他人興致勃勃地討論政治。不久之後,他感到無盡的空虛和挫敗。在留下了幾幅繪畫作品之後,這個年輕人去了慕尼黑。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英國的文藝咖啡館
英國比法國搶先一步引入咖啡。
法國在全世界人民的憧憬和贊美中創建了“波希米亞”咖啡館這種獨特的文化,而曾以“文藝咖啡館”之名深受大衆歡迎的英國咖啡館,卻在崇尚飲酒的俱樂部影響下逐漸衰敗。咖啡作為大衆飲品的位置,甚至曾一度被紅茶取代。
1650年,當奧斯曼帝國還存在時,英國人雅各布(Lacob)在牛津大學開設了英國第一傢咖啡館——雅各布咖啡館。四年後,他又在牛津開設了第二傢——約翰遜咖啡館(Cirques Johnson)。可由於當時咖啡的供應並不順暢,咖啡業沒有形成體係。
在雅各布咖啡館開業兩年後,英國商人鮑曼(Bowman)和他的僕人帕斯卡·羅希(Pasqua Rosee)在土耳其港口迷上了咖啡的味道,開始進口咖啡。鮑曼在英國康希爾(Comhill)開設了咖啡館,具體位於牛津和倫敦中間的聖米歇爾𠔌(St.Michael’s Alley)。他給咖啡館命名為“天使”,並委托他的僕人羅希幫助打理。雖然雅各布咖啡館是在英國開設的最早的咖啡館,但英國人卻認為衹有設在倫敦的咖啡館纔稱得上是英國最早的咖啡館。所以“天使”咖啡館被公認為倫敦最早的咖啡館,成為隨後出現的很多傢咖啡館的楷模。
“天使”咖啡館的成功離不開咖啡廣告給英國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僕人羅希是在希臘出生並長大的,他對咖啡十分瞭解。他認為,要想擴大影響,搞好經營,最重要的就是讓大傢瞭解咖啡。他為此印製並發放了很多傳單。在第一份傳單上,他這樣總結咖啡的用途:“咖啡達種飲品對身體沒有任何害處!它充滿東方的香氣,沁人心脾!它不僅對結核、水腫、壞血病、流産、淤血有療效,還可以醒神,增強心髒活力!”雖然人們不會百分之百相信傳單的內容,但是廣告的確發生了效果——咖啡館的生意蒸蒸日上。與之類似的咖啡館也緊隨其後,陸續出現在倫敦的各個角落。
之後出現的很多咖啡館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老主顧。不久後,在牛津的另一傢咖啡館“迪爾雅地”,最早的文藝小組誕生了。自此,咖啡館正式成為學士文人們的聚會場所。
1659年,在位於New Palace公園附近的咖啡館裏,舉行了由學士文人和清教徒們參加的最早的以文會友的聚會,稱為“文友會”。這個文友會藉用咖啡館主人的名字稱為“邁爾斯”,又叫“羅塔”咖啡俱樂部。這個俱樂部裏以維爾德曼(Wildman)和亨利·布蘭特(Henry Blount)等清教徒,保皇派人士為首,包括著有《失樂園》的盲詩人彌爾頓和後來成為生命保險公司創始人的威廉·波特博士等人。作為以“相互協商原則”為基礎的一個民主集會,“羅塔俱樂部”十分激進,在當時非常有名。會員們每次激烈的論戰之後,會把各自的意見收集到箱子裏來表决。這個做法後來促成了英國投票箱的問世。
亨利·布蘭特是咖啡和咖啡館的狂熱愛好者,人們把他稱為“咖啡館之父”。他把咖啡的土耳其式稱呼“咖普拜”(Kaveh,Kehve)改為英式叫法的“Coffee”,這便是我們今天咖啡通常叫法的由來。
1675年,亨利出版了名為《為咖啡館辯護》的小册子。書中對咖啡館優於酒吧的原因,作了如下說明:
第一,經濟負擔小。在咖啡館裏衹花上一兩個便士就可以擁有兩三個小時以上的幽靜空間,可以享受暖爐帶來的舒適溫馨的感覺。最主要的是可以瀟灑地高談闊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1)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2)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1)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2)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3) | 陳丹燕:咖啡旅行(1) | 陳丹燕:咖啡旅行(2) | 陳丹燕:咖啡旅行(3) | 陳丹燕:咖啡旅行(4) | 陳丹燕:咖啡旅行(5) | 陳丹燕:咖啡旅行(6) | 陳丹燕:咖啡旅行(7) | 陳丹燕:咖啡旅行(8) | 陳丹燕:咖啡旅行(9) | 陳丹燕:咖啡旅行(10) | 陳丹燕:咖啡旅行(11) | 陳丹燕:咖啡旅行(12) | 陳丹燕:咖啡旅行(13) | 陳丹燕:咖啡旅行(14) | 陳丹燕:咖啡旅行(15) | 陳丹燕:咖啡旅行(16) | 韓承煥:咖啡之旅(1) | 韓承煥:咖啡之旅(2) | 韓承煥:咖啡之旅(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