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话 》 中国专栏小天后:邪童正史 》
第25节:你快回来,杨白花(5)
蒋方舟 Jiang Fangzhou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会了九阴白骨爪,常常只能用来开罐头。
流动的白居易
据古代笔记《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荆州的街上,有很多专业的刺青工人,叫做“扎工”,也有卖文身工具的摊子。简单的刺青工具像印章,印章上有一簇小针,围成各种东西的形状。最卖座的图案是蛤蟆,此外还有比较时髦的蝎子和小鸟等等,古代人比较夸张,把这些样式称为“应有尽有”。文身的步骤是:先把自己惹怒,惹到足以自虐的程度,然后再把那个印章狠狠地刺向自己,刷上一层石墨,或者拔出铅笔芯涂一涂,接下来就可以上街转一转,收一收保护费,等到痂掉了以后,文身就被保留下来。
不过,刺青的意思不仅仅表现在花少量的钱,忍受剧烈的疼痛,在身上留一个永恒模糊的吓人的伤疤。因此不仅古惑仔刺青,比较变态的文化人也搞文化刺青。
有个叫王力奴的,他梦想住在大房子里,但是一直没有住上,后来他到了文身店里,叫文身师从脖子开始,在他全身刺出一个完整的庄园来,好像他的身体住在庄园里。
还有个韦少卿,学习不好,喜欢文身。有一天老师要检查背诗,他想把那首诗连带配图都刺在身上。结果第一句就很复杂,图上面有人、有牛,还有一棵大树,他整个胳膊都刺满了,却还没刺完第一句——用刺青来作弊,显然不是个好办法。
还有一位葛清——见过变态的,没见过这么变态的。他是白居易的超级大fans,所以他把文身和崇拜白居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把白居易所有的诗都刺在身上,只空出自己的一张脸来。完成这项工作以后,他也不工作啦,每天都赤条条地逛大街,有人问他:“‘不是花中偏爱菊’在哪儿呀?”他就指指后背;有人问他:“‘足蒸暑土气’在哪儿呀?”他就指指脚丫子。每当白居易写出一首新诗,他就要刺在身体上——很不巧的是,白居易写出了罗里罗嗦的《长恨歌》。路上的人都不是葛清的老婆,所以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他们称赞葛清:“你可真是体无完肤呀!”也有人称葛清为“流动的白居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崇拜写长长长长恨歌的诗人。
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用迷信的方法,推算出古代的我是一个富人,不过我没有开心,担心身在古代的我没有选择正确的生活态度,过得像《世说新语》上面的郭太太一样。
郭太太是晋朝人,刚刚死了老公,她唏嘘了一会儿,就招来了家里所有的婢女,要带她们上街,婢女们都很高兴,穿得漂漂亮亮的。来到了大街上,郭太太却布置任务:“你们每个人都要捡几斤粪,人粪马粪牛粪都可以,达不到指标就不能吃饭。”她自己先伏下身捡粪,穿得漂漂亮亮的婢女只好分头找粪捡。
郭太太每天都带着婢女上街,晚上回到家里,就把捡来的粪堆在西厢房里,准备种菜用。种菜也用不了这么多的粪啊,剩余的粪就盘算着卖给菜农。郭太太总是无比依恋地看着这堆粪,用棍子拨来拨去。郭太太的继子住在西厢房旁边,每天闻到这味道,头发都竖起来了,对郭太太说:“你这样做是不行的。”郭太太吼道:“你爸把你托付给我,不是把我托付给你!”然后拿着大棍子打他。她的过继儿子跳窗户离家出走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水晶肚子(1) | 第2节:水晶肚子(2) | 第3节:水晶肚子(3) | 第4节:水晶肚子(4) | 第5节:水晶肚子(5) | 第6节:水晶肚子(6) | 第7节:天宫守城人(1) | 第8节:天宫守城人(2) | 第9节:天宫守城人(3) | 第10节:天宫守城人(4) | 第11节:天宫守城人(5) | 第12节:天宫守城人(6) | 第13节:天宫守城人(7) | 第14节:天宫守城人(8) | 第15节:一句调戏或一句外语(1) | 第16节:一句调戏或一句外语(2) | 第17节:一句调戏或一句外语(3) | 第18节:一句调戏或一句外语(4) | 第19节:一句调戏或一句外语(5) | 第20节:一句调戏或一句外语(6) | 第21节:你快回来,杨白花(1) | 第22节:你快回来,杨白花(2) | 第23节:你快回来,杨白花(3) | 第24节:你快回来,杨白花(4)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