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5)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老子終於把頭髮晾完了,眼睛睜開來了,是那麽的慈祥,帶着微笑。
孔子就問了:“先生,我要請教個問題。”
老子說:“問啊!”
孔子說:“不好意思的啦!剛纔我看你晾頭髮,分明看到你靈魂出竅,好似枯木一株,站立在庭院當中,請問先生幹什麽去了?”
老子說:“哎呀,你觀察得很仔細,我確實是靈魂出竅,我進行精神漫遊了。”
老子很和藹地與孔子交談。孔子那顆心來電了,激動了,感動了,打動了!他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一種智慧的聲音,他好像突然來到一個智慧的大海邊上,看着萬丈波濤在那裏瑰麗地洶涌澎湃,智慧的浪潮在那裏激蕩起伏!我怎麽從來沒有體會到這種智慧的碰撞?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孩子,在智慧的大海邊上,撿着智慧的貝殼,一枚又一枚……
老子給他講些什麽呢?沒有細說。我在想,老子慢悠悠地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者,滾滾紅塵也!老子就利用他晾頭髮的那一刻遠離紅塵,讓精神返回去作靈魂的漫遊!怎麽返回?怎麽漫遊?用我們今天時髦的話來說,由時空的隧道返回。老子就從滾滾的紅塵當中脫離出來,超越出來,由外面的滾滾紅塵穿過時光的隧道,進去,進去,漫遊,漫遊。由“萬”返回到“三”,再進入時空的隧道返回,由“三”減少到“二”,然後再經過時空的隧道返回到“一”,最後再經過時空的隧道返回到“無”。“無”是什麽東西?“無”就是“道”産生的地方,就是“原道”的地方。這個地方和滾滾紅塵離得那麽遠,這裏智慧的陽光閃動,這裏智慧的涼風吹拂,這裏智慧的鮮花開放,這裏的空氣沒有污染,這裏的水沒有污染,一切都沒有污染。老子返回到了原道的那種原生態的地方,那種很理想的地方。老子幹什麽?四個字:“滌除玄覽”,也就是澡雪靈魂,他把自己心靈上沾染的那種滾滾紅塵來一番心靈的“沐浴”。頭髮有形的沐浴,把灰塵洗去了,心靈也要經常地“沐浴”。這個“沐浴”靠什麽?就靠這種修煉自省的功夫。當時孔子大概不太理解這種境界!
孔子當時非常的激動啊——今天自己終於遇到高手、高人了,老子就是人生的高境界!他覺得到中原來不虛此行,收穫太大了!孔子聽了以後,在激烈地反思;所以,孔子出老子的門以後傻乎乎的。學生在門口等着,一看老師終於出來了,趕緊問,夫子,剛纔您見到老子了嗎?請你談談,訪談印象怎麽樣?孔子就好像一個木頭人,眼睛也不眨一下,眉毛也一動不動。
據說,孔子見到老子以後,三天都木呆呆的,一句話都不說。我想,孔子是在做一種深刻的反思:為什麽老子的境界這麽高?老子引起了他心靈的震動。
三天以後,孔子終於講話了。學生就纏着他:夫子,請您無論如何跟我們談談您的訪談感想。孔子說,二三子啊,我給你們講,我受的教育太深刻了!
孔子說,如果是一隻鳥的話,我當然知道它是怎麽在天上飛的;如果是一條魚的話,我當然知道它是怎麽在水裏遊的;如果是一頭野獸的話,我當然知道它是怎麽在地上跑的。如果是一隻鳥,我知道用弓箭把它射下來;如果是一條魚的話,我知道可以用釣鈎把它釣起來;如果是一匹奔跑的野獸的話,我知道可以用網把它逮起來。可是,如果是一條騰雲駕霧的竜,我就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啊!老子,就是人中之竜啊!
孔子感到靈魂的震動!老子就是人中之竜,見首不見尾,不知道他怎麽如同騰雲駕霧一般的。
學生很有意思,問,先生,您說老子是一條竜,請問,先生您是什麽?
孔子說,我怎麽能和老子相比?我衹不過是一個嗡嗡飛着的蟲,而且我這個蟲是在瓦罐裏飛的。這就是孔子偉大的人格——你是竜,我很謙虛,是條蟲,是在很小的空間當中飛的蟲。也就是說,我孔子太狹隘了,不知道天地有多麽廣!
四,老子“道”與“德”的智慧
老子這樣有智慧,使孔子都感到深深的震動。那麽,老子的智慧在哪裏?老子的智慧就在《道德經》(《道德經》簡稱為《老子》)。什麽叫道?道是什麽?因為今天沒有黑板,衹有嘴巴裏“寫字”了。“道”的裏面是一個“首”,邊上一個“走之底”。“首”者頭也,頭者有腦,所以叫頭腦。邊上一個“走之底”是什麽東西呢?如果我們把古文字拿來看看,美妙極了,原來是一個十字路口啊,後來就變成“走之底”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