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歡喜冤傢   》 第二十四回 一枝梅空設鴛鴦計      西湖漁隱 Xi Huyuyin

  《賣花聲》今日北池遊,蕩漾輕舟。波光瀲灧柳條柔。如此春來春又去,白了人頭。
  好妓好歌喉,不醉無休。勸君滿滿磐金甌。縱使花前常病酒,也是風流。
  一枝梅,乃梁上君子的綽號。大凡到人傢偷了物件,就於失主壁上畫一枝梅花而去,其失主曉得盜者是一枝梅,總呈告捕,皆無能捉獲。以此偷兒俱敬服他一點直氣,再不纍及諸人。就是應捕,也皆贊嘆的。
  一日,又去盜了現任副使衙中金銀首飾、細軟珠寶,約直千金,竟於臥房上畫了一枝梅花去了。副使衙中次日起來,失了千金物件,見畫一枝梅於房內,着令手下忙請府縣都到私衙議事。說起一枝梅偷盜,罪不容誅,乞貴府貴縣嚴比捕人。限三日內解到府。縣官聞知失盜,俱各不安,回到衙門,把一班應捕概責廿板,限三日之內捉獲一枝梅,如怠緩,重責五十,决不姑寬。衆應捕一齊慌了道:“怕沒別處搜尋,怎倒在老虎口裏奪食。如今大傢分頭尋覓。”卻尋到第三日,那裏有!衹見一枝梅立在府前道:“小弟恐纍哥們今日受責,我今出頭,等你們請功,我若坐在牢裏之時,說過夜間要救我出來。此道如若不依我說,後邊不來搭救你們。大傢一齊說:”依你,依你。“一枝梅把捕人先見知縣,知縣轉送於府,府主即時解道,副使一見賊人解到,咬牙恨道:“大膽奴才,快快還我贓來。”他說:“老爺在上,物件都在。小人是一枝梅徒弟,那日老爺衙中失的,果是師父偷去。他道為官的貪贓壞法,凌虐小民,剝民脂膏,充為己用。故此偷去,仍散於貧窮之輩。若論一枝梅手段,神仙也捉他不住。他能劍術傷人,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如今老爺再試他,少不得幾日之間,還到老爺衙中來也,”副使見說,倒吃一驚,“世間有這般狠賊,把他且監在牢裏,待捉了一技梅,一總處死”,應捕帶了出來,一齊怨悵道:“承你好情,出來自認。怎生到官,又說這般大話。”一枝梅道:“我今日出來,是救你們的打。我說謊是救我身的打。”應捕道:“他如今又去尋一技梅,那裏還有!”賊曰:“不妨,我今日進監去坐,三日後,晚間放我出來,我自出脫你們也。”應捕一齊買酒請他吃了。一到監中,牢頭俱各請他道:“好漢,好漢。”
  到三日後,牢頭悄悄放他出來。他走出縣前,一竟去了。一虎跳進副使衙中,帶一鬍須,頭帶九華巾,腰間插一把利劍,把副使臥房內殘燈挑起,將壁上畫了一枝梅花,又往縣裏牢中去了。副使親眼看見聽見前日說一技梅能取人首級,故個敢聲張,反驚得魂不附體。次日出堂,即差人往縣監裏取出小賊道:“你果然不說謊,咋夜親見一技梅是一鬍子,一物不取,仍畫一枝梅花去了。據你說,他本事高強,你的手段如何?”那賊道:“老爺在上,強將手裏沒弱兵。今老爺試取便了。”副使吩咐取一把酒壺來,衹見一個門子取了一把無蓋一技枝瓶的酒壺,副使就於上面畫了幾個花押道:“今晚將此壺放在我臥房幕子上,你盜得到手,明日放你。”賊曰:“乞老爺令人押起,方可為之。”就着四個應捕押起他帶了出衙。
  又去吃酒,應捕笑曰:“你真真會弄手腳,今晚之事,怎生為之?”一枝梅道:“你管我做甚!”吃酒散了,應捕放他自己行為。到了三更時分,預先辦下豬尿泡一個,空節竹竿一枝,帶在身邊,悄悄上屋。揭起天窗一看,見那把酒壺擺在桌上。他把尿泡縛於竹竿頭上,搠在壺瓶肚裏,將口布往竹竿吹下氣去,那尿泡漲得漫大,將壺輕輕提起,取了上屋,副使一看,壺已不見,四壁端然不動,心下稱奇道:“此賊衹宜善識,若是加刑,一時懷恨,性命難保。”
  坐下早堂,衹見應捕帶了偷壺之賊,當堂送上壺瓶,花押一些不動。道:“好手段好手段,放你前去。以後不許在我地方擾亂。如下次拿住,决不寬恕。”一枝梅磕了一頭,竟出來了,一班應捕大笑,竟扯下他往酒肆中吃酒去了。酒席中間,應捕道:“我的賊爺爺,以後依者爺吩咐,別處尋些生意罷。”一枝悔道:“我今往別處尋些勾當,再不來纍你們了。”正是: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且說浙江湖州府長興縣,有一宦傢張朝相。他父親在日,因他是獨養兒子,不忍以嚴法加他,讀書長成十六歲,文理略略粗通。料難取進,欲要與他納監,有志未行。其年,娶妻陸氏,夫妻二人正好快活,不期父母雙亡,丟了巨萬傢財,與他夫妻享用。該下田地産業,交與管傢張纔掌管,其內助全虧陸氏一力承當。張朝相其年已廿五歲了,尚無子嗣,每欲置妾生子,況陸氏青年多病,有心非一日矣。
  其年夏初之際,有一漢子,領了十五六歲一個女子,到在門首,道:“有一急用,將此女來賣,或當亦可。”門上報其原故,朝相與陸氏走出廳前道:“領進來看。”那漢子領了女子進來,朝相夫妻擡頭一看,見那女子:雲一綱,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蠃,蠃挑四顆腰娜。小小金蓮步洛波,教人奈爾何。
  朝相夫妻看罷道:“好一個女子,你要多少銀子?”那漢道:“此女就是兩個銀子也還增得些。衹因在下一朝急用原故,又沒個中人,衹要銀十兩也罷。”朝相道:“也使得。你姓名家乡說與我聽。”那漢子道:“在下姓梅,行一,去住無定蹤。終日間吳頭楚尾,也是個四海為傢的人。這女子名號端英,今年十六歲了,他祖籍鬆江華亭人氏,是我養妹,餘者不必問了。快取銀子與我去罷。”陸氏嚮內取了一封銀子,交付丈夫。朝相道:“梅君,銀子在此,你可收下。幾時來看你妹子?”梅一道:“這也難期,看便道就來。”叫聲請了,往外就走。
  陸氏領了端英到房中,着他坐下道:“你姓甚麽,父親作何生理?”端英道:“父親路布,中成化十六年庚子科舉人。曾在貴府歸安作教,因親母早故,娶了後母,連生兩個兄弟,父親得病故了。後母日逐凌辱奴身,梅一兄目擊其毒,一時俠腸,欲帶奴到傢。聞他傢又有幾個惡少年,恐有不便。故此着奴奉侍郎君娘子度日而已。”陸氏道:“原來是好人傢女兒,我當另眼相看。放心便了。”朝相道:“你女工針指可曉得麽?”端英道:“奴身自幼習學女工,至於翰墨書史也會看來。”陸氏道:“既會針指,在我房中做些女工便了。”就有心要與丈夫為妾,遂於房中後軒安床坐起。正是:奇鳥遙傳喜信來,鬱蔥佳氣滿蓬菜。
  誰知蕭史知音客,悄得秦姬到鳳臺。
  陸氏每每勸丈夫道:“端英十分才貌,你何拘腐過甚,早生得一男;早一年歡喜。”朝相道:“我的心裏說,你正在青年,自然有孕,何消忙心。”陸氏道:“你還在睡裏夢裏,每夜不見我身子是火炭熱的,況且月經前後無準,焉有孕來。遇這般病癥,多因是誤了你,還自做些主意方是。”朝相見妻子說的都是真語,便覺心中酸楚起來,也每每嚮後軒把端英挑逗,端英亦知其意,遂取花箋拂了寫道:失翅青鸞似睏雞,遇隨孤鶴過湖西。
  春風桃李空嗟怨,秋月芙蓉強護持。
  仙子自居蓬島境,漁郎漫想武陵溪。
  金鈴挂在花枝上,未許流鶯聲亂啼。
  寫罷粘於壁上。陸氏進軒閑語,偶擡頭見了此詩,已知丈夫挑逗,未曾着手,出來見了朝相道:“你幾時曾與端英取笑來?”朝相曰:“何曾。”陸氏笑曰:“他題詩先招成,你還要鬍賴。”朝相曰:“詩意怎麽說?”陸氏念了一遍道:“已是肯的。衹要你再遲遲。”朝相曰:“何以見之?”陸氏說:“漁郎漫想武陵溪,漫字明說了;未許流鶯聲亂啼,未字已明說了。”朝相曰:“他若不肯,詩句怎樣回?”陸氏說:“滯貨,他若不肯,題個漁郎休想,不許流鶯了,看你這般夯滯,衹欠讀書。”朝相道:“我書雖未博,學已成章,奈何我命中無金紫之榮,讀他怎麽,豈不聞:布衣空惹洛陽塵,頭白金章未在身。
  命運不該朱紫貴,終歸林下作閑人。“陸氏道:“你既不為文,還須習武,豈可虛此一生。”朝相笑道:“這陣上殺伐之事,一發不願為之。在傢豐衣足食,肥馬輕裘,紫蟹黃雞,山餚海味,稱不得是個山中宰相!怎教我擔涼受怕,草宿露眠,白白送顆頭與人討賞,豈不聞:頻年烽火八邊愁,裘馬平生非貴遊。
  莫笑談兵嚮樽俎,書生端不為封侯。“陸氏笑道:“豈不聞男兒立大節,不武便為文。”朝相曰:“豈不聞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陸氏大笑道:“我身子懶得,不與你對了。偕你做些什麽?”恰好季秋天氣,天香飄過,黃菊舒金,那後園裏萬樹芙蓉,有一種一日白,次日淺紅,三日黃,四日深紅,此乃印州木芙蓉也。又有種早間白色,晚作淡紅,名曰醉芙蓉。種種各異,不可勝數,即令置酒於後園亭上,請了妻房陸氏並端英,一齊往園中玩賞。
  九月江南,觸處金風散錦,一時木落,滿林玉樹淡妝。牡丹未許稱王,蜀葵纔堪作使。朱唇得酒,薄暈生顔。翠袖捲紗,新紅襯肉。千堆錦綉,剪絨緑地春光。萬斜胭脂,瀉出銀河秋色。窺墻映沼,類桃李之無言。鑒月拒霜,化雁鴻之有信。上苑睡醒金坪,西湖香載蘭舫。薛媛井邊,漬堪作紙;楚臣江上,製不成衣。二八傾城,下蔡女郎之笑。三千望幸,阿房宮女之心。但於秋水澄波,不嚮春田怨晚。絝羅隊裏,追唬國之宵遊;絲管風情,宴吳王之春殿。折枝並蒂,插嚮淨瓶。探得孤芳,將遊遠道。閉戶人憐臥病,涉江客費相思。若使出有壺筋,每置一秋醉賞。更得居無風雨,尚貪半夜同眠。
  陸氏叫:“端英,對此名花,正宜歡賞,你何鬱鬱不樂,莫非懷想雲間之意麽?”端英道:“妾聞花間墜淚,非韻人所為。念想高情,實懷酸楚。”朝相問曰:“為何一時這般苦楚,卻為何來?”端英道:“妾有一事,藏之久矣,欲言不言,實難啓齒,但人多耳目,又恐泄漏真情,等靜夜相商,方無別慮。”朝相見天已晚,吩咐收拾,大傢齊出園門。
  到了臥房,秉起紅燭,遂摒去男女,自己拴了外門,夫妻二人着端英坐下,問他因着何事,至於淚流,幸勿隱諱。端英曰:“妾實鬆江路布之女,原為繼女,日夜凌辱。一夜,有賊入房,隱藏已久。初來本心,實欲偷竊。因母親是夜把妾十分毒打,此賊一時頓起不平,大喝一聲,把母親踢倒,飛輓賤妾而出,直至嘉興飯店安歇,妾間其因,他說‘我本是一名竊盜,一技梅便是。昨晚實欲竊盜爾室,衹因爾母將爾毒打,即起一時不平之心,帶汝前來。’妾恐遭他淫污,跽泣求歸,一技梅笑曰:”汝誤矣,我雖然為盜,所得之物,實不自留。而有所得,隨濟貧苦人也。實有鋤強扶弱之心。今救你出來,不過一片熱腸,焉有他意哉。如懷此心,碎屍報汝。‘妾遂放心隨他。又到湖州,妾又言曰:“承俠士救奴,終日朝燕暮楚,並無了期,怎得一安身之所方可。’他道:”為爾思之久矣,我有同夥十二人,皆江湖好漢,俱在太湖。我若送你至彼,反又落在火坑中了,我一路上訪得長興張傢,極其富麗,將你先賣他數兩銀子,你在他傢視其動用黃白之物藏於何所,待初鼕我來,先通你消息,約在某日要妾為內應。如期開門,直入取物而歸,為妾作妝資,再配人傢。‘妾自來,見郎君、主母等待妾如親生,妾之後母待妾如奴婢,今蒙侍賞名花,當此隆思,一時想着初來之意,怎忍為之。淚出痛腸,不能自止耳。“朝相夫妻見說,二人慌了道:”賢妹如此,怎生是好?“端英曰:”郎君、主母勿憂,奴寧拼死以謝主人,决不忍為妾而害主人矣。一技梅雖係緑林,實存赤膽,是日如來,郎君當盛開一席於後園,相敬如賓,待妾道及高情,郎君再奉白金三百與彼,决不相受。可保永無虞矣。“陸氏道:”賢妹之言是也,自古兇拳不打笑面,老虎何嘗吃好人,衹須以禮待之,料然亦無事矣。“朝相見妻子分剖,心下豁然,仍着端英床頭取酒,三人酌至雞鳴,各皆熟寢。
  不覺光陰燃指,又是初鼕。門上傳說,端英姐傢內有人來了。朝相見說,忙至後軒,遂道:“賢妹,梅君到了。”端英連忙出來道:“郎君先出去,迎他到此相見。”張朝相整衣相見,分賓主坐下,待茶已畢,延入後房,端英相見,一枝梅舉眼一觀,見端英依然處子,反生得白胖了許多,端英開口便道:“張郎君早知梅伯是一江湖俠士,別後思慕,想至如今。聞初鼕到來,終日兩夫妻藏酒盼望,酒餚已列後園矣。”一枝梅聽聞,心下生疑:“為何他倒曉得我?就知我的本來面目,也不該如此恭敬,且看他怎生樣光景。”衹見朝相恭恭敬敬,請到後園,端英隨後一同坐下,開口說:“蒙君救拔,此恩粉骨難報。不期張傢郎君曾與先君在歸安學中交厚的契友,一聞奴身是路布之女,便如親生一般看待。此二人恩,犬馬不忘也,故說起救拔高情,如救己女一般,故此恭候非一日矣。此一杯酒,待妾為壽。”竟自拿酒杯滿滿斟奉,雙膝跪下。一技梅連忙亦跪道:“妹妹緣何行此禮。快快請起。”端英跪着道:“還求恩赦前情,全奴犬馬之心。”一技梅道:“是了是了,再舉初心,天地不容。”端英再拜而起,朝相便敬大杯,端英也頻頻而勸道:“梅恩人,若醉了,在此園亭上安歇。”一技梅道:“再領三杯吾當別也。”張朝相苦苦相留,端英十分強屈。一技梅道:“我業已許你保全了,今有一班弟兄,在於東門外等我回音,若再等待,彼必走來,反覺不便矣。”朝相進內,忙取出白銀三百兩,一盤掇了,送與梅君,一技梅道:“是你的一團好意,我已盡知,不然一分也不受,但有夥計在彼,一時沒了盤纏。”他便嚮盤中取了兩綻,放在袖中,又連吃了三杯,叫聲:“請了。”竟往外走,二人忙忙隨送至大門外,一淄風去了。
  陸氏初聞一技梅報說來了,便抖倒在床,起來不得。端英與朝相走到床邊道:“去了,可起來。”陸氏道:“起來不得了。”便從這一日病重起來。醫人無效,卜問無靈,端英衣不解帶,日夜輓扶,猶如至親骨肉一般,難得好意。不期這病一日重加一日,初然發嗽,嗽久成啞,漸漸如燈盡油幹一般,寂然隱了。張朝相大哭起來,一門大小男女,無不痛哭。端英如喪考妣一般,纍死纍活的大哭。
  自古死者不可復生,哭之無益。張朝相未免治喪料理,出殯安葬。方纔完事,此時親友就來說合親事。張朝相一力固辭回道:“尚無百日之期,安有重婚之理。”一面着人打聽華亭路傢,還有何人宗族並端英曾有許親事否。張纔一竟往鬆江進發,到了華亭進城,訪問指引,在登科牌扁門樓內便是。張纔遂問,貼鄰道:“路舉人一個女兒,後妻生兩個兒子,後妻將女兒打駡不止,七月中夜裏走出一個好漢,把女兒搶去了,未知下落,如今二子長成了。”張纔聽了實信,竟自回傢,復了主人。張朝相道:“我恐端英非是路布之女,或已受某傢聘定過的。今根腳已清,便輓本宗長兄為媒。”竟選十二月廿七日黃道良辰,娶為填房,完成大事。端英已覺歡喜,至期雙雙燕爾,合卺於飛。有詩贊曰:秦女新添五夜香,宮花光映領中長。
  胸前帶得宜男草,莫誤卿卿學太常。
  又曰:夙緣有喜晤今期,鸞鳳喈喈戲采幃。
  惟願綢繚山海固,雙飛雙宿共還啼。
  至次年十月,端英分娩,生下一個兒子。朝相十分大喜,彌月之時,諸親歡慶,置酒相待。又過二年;又生一子,夫妻好生快活。
  後來端英到了三十歲,同了丈夫,帶二個兒子,往鬆江娘傢而來。晚母還未曉得,二個兄弟竟不認得。及至說起前因,方知是女兒女婿。端英下拜後,甚是慚愧。又着二個外甥拜了外婆,娘舅,一時間骨肉團圓,大排筵宴,一傢親鄰慶賀,席上說出一枝梅之事,俱道此人乃昆侖手段。一人說:“還可比着許虞侯的伎倆。”又說:“就是《紫釵記》黃衫豪這般爽快。”又說:“還像古押衙死裏求生的計較。”有人說:“他的女兒又不是死的。”內中口快的說:“若那夜不挾得去,少不得要打殺了。”大傢歡笑而散。張傢夫妻住了十日,辭別歸傢,二邊往來不絶。
  這回小說,特意翻案做的。一部全無。正有二十四傢。前邊二十二回,俱是歡喜冤傢。獨此一回乃圓滿這事,罷了冤傢歡喜,比如一枝梅盜了冤枉官的金銀,府縣官把捕人打了二十,限三日內定要,如沒有還重責,這些應捕為他打了又尋不着,恨他傢七世冤傢。他三日復立在府前等着。捕人解官,衆人一見如得珍寶,好生歡喜。後來解到道衙。副使失了千金,心中恨他如醋,恨不得食肉寢皮,豈不是個惡冤傢。反被一枝梅把利害一言,道着害怕,反不追究贓物,把賊放了,豈不歡喜!比如繼母,前邊凌辱,豈非冤傢。今日重逢,好生歡喜。比如一枝梅帶端英一節,原為蓄意劫掠,豈非冤傢!至未後竟緻冰釋,反為退盜,好生歡喜。如有世人兩相仇恨,做了一世冤傢,到後來或因小事解冤釋結,亦是歡喜。今特藉此一回小說,如幽𠔌生春之意,看傳者當作如是觀,處世者亦當作如是觀。
  總評:一枝梅巧計穿窬,八路垂涎金帛。繼母鞭笞,雄心奮激,效虞侯之竊章臺,寄西氏而吞吳室。端英花間淚零,心中惻隱,巧釋緑林,金湯象室,是一奇子耶,完成筆段巧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歡喜冤傢第一回 花二娘巧智認情郎第二回 吳千裏兩世諧佳麗
第三回 李月仙割愛救親夫第四回 香菜根喬樁姦命婦第五回 日宜園九月牡丹開
第六回 伴花樓一時癡笑耍第七回 陳之美巧計騙多嬌第八回 鐵念三激怒誅淫婦
第九回 乖二官騙落美人局第十回 許玄之賺出重囚牢第十一回 蔡玉奴避雨撞淫僧
第十二回 汪監生貪財娶寡婦第十三回 兩房妻暗中雙錯認第十四回 一宵緣約赴兩情人
第十五回 馬玉貞汲水遇情郎第十六回 費人竜避難逢豪惡第十七回 孔良宗負義薄東翁
第十八回 王有道疑心棄妻子第十九回 木知日真托妻寄子第二十回 楊玉京假恤孤憐寡
第二十一回 朱公子貪淫中毒計第二十二回 黃煥之慕色受官刑第二十三回 夢花生媚引鳳鸞交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