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记 》 臺灣通史 》
捲二十四·藝文志
連橫 Lian Heng
臺灣三百年間,以文學鳴海上者,代不數睹。鄭氏之時,太僕寺卿瀋光文始以詩鳴。一時避亂之士,眷懷故國,憑吊河山,抒寫唱酬,語多激楚,君子傷焉!連橫曰:吾聞延平郡王入臺之後,頗事吟詠。中遭兵燹,稿失不傳。其傳者北徵之檄,報父之書,激昂悲壯,熱血滿腔,讀之猶為起舞,此則宇宙之文也。經立,清人來講,書移往來,麯稱其體;信乎幕府之多士也。在昔春秋之際,鄭為小國,聘問贈答,不失乎禮,齊、楚、秦、晉莫敢侵凌。孔子曰:『子産有辭,諸侯賴之』;此則文章之有益於國也。清人得臺,耆舊多物故。光文亦老矣,猶出而與韓又琦、趙行可、鄭廷桂等結詩社,所稱福臺新詠者也。其時臺灣初啓,文運勃興,而清廷取士,仍用八比,士習講章,傢傳製藝,蔀塞聰明,汨沒天性,臺灣之文猶寥落也。連橫曰:我先民非不能以文鳴也。我先民之拓斯土也,手耒耜、腰刀銃,以與生番猛獸相爭逐,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用能宏大其族;艱難締造之功,亦良苦矣。我先民非不能以文鳴,且不忍以文鳴也。夫開創則尚武,守成則右文。昔周之興,陳師牧野,一戎衣而天下定。及成康繼統,棫樸作人,製禮作樂,為後王範。漢高以馬上得天下。陸生曰:『陛下以馬上得之,能以馬上治之乎』?故漢之文章亦卓越千古。臺灣當鄭氏之時,草昧初啓,萬衆方來。而我延平以故國淪亡之痛,一成一旅,志切中興。我先民之奔走疏附者,兢兢業業,共揮天戈,以輓虞淵之落日。我先民固不忍以文鳴,且無暇以文鳴也。
夫以臺灣山川之奇秀、波濤之壯麗、飛潛動植之變化,可以拓眼界、擴襟懷、寫遊蹤、供探討,固天然之詩境也。以故宦遊之士,頗多撰作。若孫元衡之赤崁集,陳夢林之遊臺詩,張湄之瀛壖百詠,皆可誦也。光緒十五、六年,灌陽唐景崧來巡是邦,道署舊有斐亭,景崧葺而新之,輒邀僚屬為文酒之會,臺人士之能詩者悉禮致之。揚風扢雅,作者雲興。既而景崧升布政使,就任臺北。臺北初建省會,遊宦寓公,簪纓畢至。景崧又以時集之,潤色升平,一時稱盛。
臺灣固無史也。康熙三十三年,巡道高拱幹始纂府志,略具規模。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其後靡有續者。各縣雖有方志,而久已遺佚,或語多粗漏,不足以備一方文獻。光緒十八年,臺北知府陳文騄、淡水知縣葉意深稟請纂修通志,巡撫邵友濂從之,設總局於臺北,以布政使唐景崧、巡道顧肇熙為監修,陳文騄為提調,通飭各屬,開局采訪,以紳士任之。二十一年,略成,續進總局。猝遭割臺之役,戎馬倥傯,稿多散失,其存者亦唯斷簡而已。
初,海東書院藏書頗富,至是亦遭兵燹,而臺灣之文獻亡矣。今但列其書目與其作者,以供後人之考求焉。
藝文表(一)
臺灣府志十捲:康熙二十三年,巡道高拱幹輯。
重修臺灣府志二十捲:乾隆六年,巡道劉良璧輯。
續修臺灣府志二十五捲:乾隆十一年,巡道六十七輯。
新修臺灣府志二十六捲:乾隆二十九年,巡道覺羅四明輯。
臺灣縣志十捲:康熙六十年,知縣王禮輯。
重修臺灣縣志八捲:乾隆十七年,知縣魯鼎梅輯。
新修臺灣縣志八捲:嘉慶十二年,知縣薛志亮輯。
鳳山縣志十二捲: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李丕煜輯。
重修鳳山縣志十二捲:乾隆二十九年,知縣王瑛曾輯。
諸羅縣志十二捲:雍正二年,知縣周鍾瑄輯。
彰化縣志十二捲:道光十二年,知縣李廷璧輯。
噶瑪蘭志略十四捲:道光十七年,通判柯培元輯。
噶瑪蘭廳志八捲:道光十九年,通判薩廉輯。
淡水廳志八捲:同治九年,同知陳培桂輯。
澎湖廳志十五捲:光緒十九年,同安林豪輯。
右方志十五種,凡二百捲。
藝文表(二)
臺灣志稿□捲:臺灣王喜撰。
淑齋詩文集四捲:臺灣陳鵬南撰。
剛齋集二捲:臺灣張從政撰。
通虛齋集二捲:臺灣王剋捷撰。
半石居詩草一捲:臺灣曾曰唯撰。
草廬詩草二捲、東寧遊草一捲:臺灣黃仁撰。
東寧自娛集一捲:臺灣陳鬥南撰。
半嵩集四捲:臺灣章甫撰。
鶴山遺集六捲:臺灣陳思敬撰。
達五齋傢誡四捲、海內義門集四捲、小滄桑外史二捲、風鶴餘錄二捲、歸田問俗記四捲:嘉義陳震曜撰。
陶村詩集二捲:彰化陳肇興撰。
戴案紀略二捲、施案紀略一捲、讓臺記二捲:彰化吳德功撰。
偷閑集一捲:淡水陳維英撰。
石房樵唱一捲:淡水施鈺撰。
淡水廳志稿四捲、北郭園集十捲:淡水鄭用錫撰。
靜遠堂詩文抄三捲:淡水鄭用鑒撰。
潛園琴餘草二捲、潛園唱和集二捲:淡水林占梅撰。
一肚皮集十八捲、三長贅筆十三捲、經餘雜錄十二捲、小草拾遺一捲:淡水吳子光撰。
周易義類存編三捲、易義總論一捲、古今占法一捲、觀潮齋詩集一捲:淡水黃敬撰。
周易管窺四捲:淡水楊剋彰撰。
讀史札記二十四捲、竹裏館詩文集:淡水彭培桂撰。
鳧湖居筆記四捲、傍榕小築詩文集四捲:淡水彭廷選撰。
新竹采訪册十二捲、十癖齋詩文集:新竹陳朝竜撰。
竹梅吟社擊鉢吟四捲:新竹陳瑞陔輯。
偏遠堂詩集二捲:新竹鄭如蘭撰。
越南紀略四捲、炎荒紀程四捲、香祖詩草一捲:澎湖蔡廷蘭撰。
鳳山采訪册八捲:鳳山盧德嘉撰。
雲林采訪册十捲。
臺東采訪册五捲。
右臺灣人士著書四十種,凡二百零三捲。
藝文表(三)
臺灣輿圖考一捲、草木雜記一捲、流寓考一捲、臺灣賦一捲、文開文集一捲、文開詩集一捲:鄞縣瀋光文撰。
福臺新詠一捲:瀋光文輯。
島噫詩一捲、島居隨錄二捲:同安盧若騰撰。
靖海記二捲、平南事實一捲:晉江施琅撰。
臺灣郡志稿六捲、臺灣雜記一捲、山川考略一捲、海外集一捲、蓉洲文集一捲:無錫季麒光撰。
郊外集一捲:鐵嶺瀋朝聘撰。
東寧唱和詩一捲:季麒光、瀋朝聘合撰。
臺灣紀略一捲:長樂林謙光撰。
海上紀略一捲、鄭氏紀事一捲、稗海紀遊一捲、番境補遺一捲:仁和鬱永和撰。
平臺紀略一捲、東徵集六捲:漳浦藍鼎元撰。
遊臺詩一捲:漳浦陳夢林撰。
赤崁筆談四捲、番俗六考一捲、番俗雜記一捲:大興黃叔璥撰。
巡臺錄一捲:浮山張嗣昌撰。
臺灣風土記一捲:衡陽劉良璧撰。
臺灣採風圖考一捲、番社採風圖考一捲、使署閑情一捲:滿洲六十七撰。
瀛壖百詠一捲:錢唐張湄撰。
婆娑洋集二捲:仁和範鹹撰。
澄臺集一捲:長州莊年撰。
赤崁集四捲:桐城孫元衡撰。
桴園詩一捲:丹霞吳蕖撰。
碧浪園詩一捲:輪山楊宗城撰。
澎湖志略十二捲:江夏鬍格撰。
澎湖志略續編二捲:三水蔣鏞撰。
澎湖紀略一捲:安嶽周於仁撰。
小琉球謾志十捲:邵武朱仕價撰(內分六編:曰泛海紀程、曰海東紀勝、曰瀛厓漁唱、曰海東謄語、曰海東月令、曰下淡水寄語)。
海東札記二捲:武陵朱景英撰。
東瀛祀典一捲:貴陽蔣允焄撰。
臺灣志略三捲:濟寧尹士俍撰。
噶瑪蘭說略一捲、東遊詩草一捲:馬平楊廷理撰。
蛤仔難紀略一捲:閩縣謝金鑾撰。
東槎紀略四捲:桐城姚瑩撰。
渡海前記一捲、渡海後記一捲、東溟文集二捲:南通徐宗幹撰。
治臺必告錄八捲:大興丁曰健輯。
六亭文集四捲、臺灣守城私記一捲:德化鄭兼纔撰。
臺灣隨筆一捲:徐懷祖撰。
臺北紀事一捲:丹陽鬍應魁撰。
東瀛載筆二捲:馬剋惇撰。
臺灣小記一捲:龔柴撰。
臺灣番社考一捲:鄺其照撰。
搜篋拾遺一捲:竜溪石福祚撰。
臺灣地輿圖說二捲:新建夏獻綸撰。
東瀛識略八捲:無錫丁紹儀撰。
海音詩一捲:侯官劉傢謀撰。
臺灣雜記一捲:湘陰黃逢昶撰。
訓番俚言一捲:寶應王凱泰撰。
化番俚言一捲:揭陽吳光亮撰。
日本窺臺始末一捲、開山記四捲:樂平袁聞柝撰。
巡臺退思錄三捲:嶽陽劉璈撰。
潛園寓草一捲:閩縣林維垣撰。
草草草堂詩草二捲:海寧查元鼎撰。
臺陽聞見錄六捲、澄懷園唱和集二捲、詩畸四捲:善化唐贊袞輯。
東海集一捲:安溪林鶴年撰。
臺灣思慟錄一捲:思慟子撰。
右宦遊人士著書八十種,凡一百六十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捲一·開闢紀 | 捲二·建國紀 | 捲三·經營紀 | 捲四·獨立紀 | 捲五·疆域志 | 捲六·職官志 | 捲七·戶役志 | 捲八·田賦志 | 捲九·度支志 | 捲十·典禮志 | 捲十一·教育志 | 捲十二·刑法志 | 捲十三·軍備志 | 捲十四·外交志 | 捲十五·撫墾志 | 捲十六·城池志 | 捲十七·關徵志 | 捲十八·榷賣志 | 捲十九·郵傳志 | 捲二十·糧運志 | 捲二十一·鄉治志 | 捲二十二·宗教志 | 捲二十三·風俗志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