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大城北京   》 第25節:形式研究:寺廟、佛塔和雕塑(3)      林語堂 Lin Yutang

  圖93貴族府邸一角
  證整個儀式完全按照傳統的形式來進行。後面站在皇帝下方的是王子王孫。
  祭祀時刻到了。皇帝登上臺階,站好位置,莊嚴肅立。他的正南方向擺着天的牌位,稍下方的左右兩側安放着五帝的牌位,負責祭祀與祈禱儀式的官員站在附近。皇帝誦畢祭文回到原來的位置。整個活動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完成之後都有音樂奏起。等到作為祭品的公牛獻上之後,皇帝便走下臺階,回到他齋戒沐浴的齋宮。從形式到內容,祭祀活動的每一步驟都要嚴格完成,方位、步伐、欄桿數目有嚴格的規定,所有這些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在這一祭祀活動中,藍色是神聖的。天是藍的,琉璃瓦是藍色的,大臣們的製服與皇帝的竜袍也以藍色為基調。五色。五行,五方(四方加中央)在陰陽學說裏都具有其特殊的含義。
  天壇與坐落在煤山上的兩個低矮小亭相似,但其外形的龐大增加了它的雄偉氣勢。天壇上的壇檐所構成的綫條絶妙地表現了其古典的美,沉靜平實。在泰國和緬甸,這種藝術構思被過分發揮,檐角上翹過猛,與另外一些表現得過於誇張的裝飾一樣,弄巧成拙。
  北京也有一些印度支那風格的建築,它們是隨佛教一起進入中國的,其中北海白塔是最為突出的代表。捨利塔本質上是僧徒的墳墓,安放僧徒骨灰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穹頂形結構,頂部形狀各異。位於平則門內的白塔寺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在規模與高度上,它與北海白塔是絶妙的一對,但由於它位處平地而不是建在山頂,所以並不十分引人註意。它始建於遼代,即公元一〇九二年,忽必烈於一二七二年進行了重建。與北海白塔相似,其塔基堅固,狀如意大利紅勤地酒瓶。塔的主體部分是一個十一層結構,上有一個捲邊碟狀的結構托起一個小塔。頂部小塔在古代是餾金的。外凸的塔檐上懸挂着風鈴。忽必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據說他用了五百多磅金子和二百多磅銀子來裝飾這座建築,他還命人環繞該塔修建了一排白色大理石矮墻,襯上鋼網,以免頂部有東西滑落傷人。康熙和乾隆皇帝時期,白塔寺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修繕,但如今的白塔已陳舊破敗不堪,寬敞的寺院成了定期廟會的場所,成了廢銅爛鐵、水果疏菜的交易市場。
  佛教建築的另一種形式,佛塔,也有兩個絶好的代表:京城西北角位於郊區的五塔寺和西山附近的碧雲寺。五塔結構曾經是一座寺廟的組成部分,但今天衹是孤零零地矗立在野地裏。明朝時,有一富裕的印度高僧(名班迪達——譯註)帶來了佛的金像和金製的“金剛寶座”作為禮物獻給了當時的皇帝(即明成祖朱棣——譯註)。那位皇帝非常高興,所以就讓那個印度佛教徒在這個地方按照金剛寶座的形狀修建了五塔寺。寺廟於一四六五年竣工。塔基是一個巨大的方塊,高五十英尺,周邊飾有齒狀邊緣的佛像,設有臺階。在這巨大的方形塔基上坐落
  圖94貴族府邸一角
  圖95上:《貨郎圖》李嵩作;下:蘇東坡(宋代)手跡
  着五座佛塔,中央一座,四角各一,每座佛塔都由十一層構成。
  碧雲寺的佛塔是乾隆皇帝於一七四八年命人修建的。它的風格比較時新,也是同類建築中最為完美的。佛塔本身及塔基周邊的雕塑保存也比較完好。乾隆皇帝在此建塔是出於他對此地的偏愛,此處有他的行宮。塔身有十三層而不是十一層,而且人可以登上塔頂眺望周圍的鄉村,遠處的北京城也盡收眼底。人們還能看到附近另一種風格的印度建築,作為僧徒墓地的“道場”。
  塔是中國風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種高閣式建築,底寬頂窄,但與閣不同的是,它不用於居處,而用於表現佛學思想。當然,這種外來的佛學思想有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國傳統宗教的影響。儘管窄一些,但在層數、翹檐、窗戶及頂蓋的安排上,塔與閣是相似的。塔上的窗戶衹是具備窗戶的形狀,實際上不起什麽作用,因為它們是不透光綫的。閣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等等,塔亦如此。有時塔檐下懸挂風鈴,給塔增添了一種修飾性的陰柔之美。
  塔是用於安置佛之遺骨(捨利)的所在。塔基中藏有佛經。中國人認為它有鎮邪製妖的神奇力量。建於十二世紀的杭州保椒塔於民國元年倒塌’。人們曾相信塔下壓着白蛇精,但倒塌後,人們卻發現塔下藏有數以百計的佛經。作為體現十二世紀印刷技術的樣品,這些佛經頗為珍貴。至於捨利,佛身火化後在灰中存留的殘骨,據我所知,不過是一些蛋白石。印度僧徒知道這一點,中國僧徒卻不清楚。這些閃閃發光的石頭自然會使當時的中國人感到神奇。在廣州北部一座古老的禪寺裏,我有幸親眼看到了一塊裝在盒裏的蛋白石,這種殊遇是大多數觀光者不敢奢望的。他們把那塊小石遞給我看時,神態極為莊重嚴肅。佛牙在泰國,但我從沒聽說中國哪個寺廟聲稱藏有佛骨,有的衹是捨利。中國僧人接受捨利為佛骨的說法也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釋伽牟尼的骨像珠寶一樣放射出神奇燦爛的光芒是很自然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老北京的精神(1)第2節:老北京的精神(2)
第3節:四季(1)第4節:四季(2)
第5節:城市(1)第6節:城市(2)
第7節:城市(3)第8節:古老的輝煌(1)
第9節:古老的輝煌(2)第10節:古老的輝煌(3)
第11節:古老的輝煌(4)第12節:古老的輝煌(5)
第13節:軍閥,皇后和嬪妃(1)第14節:軍閥,皇后和嬪妃(2)
第15節:軍閥,皇后和嬪妃(3)第16節:皇宮和禦苑(1)
第17節:皇宮和禦苑(2)第18節:皇宮和禦苑(3)
第19節:皇宮和禦苑(4)第20節:皇宮和禦苑(5)
第21節:皇宮和禦苑(6)第22節:皇宮和禦苑(7)
第23節:形式研究:寺廟、佛塔和雕塑(1)第24節:形式研究:寺廟、佛塔和雕塑(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