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動物趣談   》 第25節:動物趣談(25)      約翰·勞埃德 John Lloyd    約翰·米奇森 约翰米奇森

  針鼴
  --多刺的非食蟻動物
  這是什麽動物呢?它們擁有像鳥一樣的喙,像刺蝟一樣的刺,像爬行動物一樣的卵,像有袋類動物一樣的育兒袋,像大象一樣長的壽命,還有像四節球棒一樣的陰莖!澳大利亞的許多動物都是食蟻動物。與食蟻動物一樣,針鼴具有一個長長的黏黏的舌頭、強有力的前肢和對社會性昆蟲的良好食欲。但是,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也衹有這些了。針鼴甚至也不是有袋動物,而是屬於單孔類動物(即具有一個"孔"的動物)。之所以這麽命名,是因為像鳥類和爬行動物一樣,它們衹有一個孔或者泄殖腔用來進行排泄和生殖。與鴨嘴獸一起,有四種針鼴被認為是在1.8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被稱為泛大陸的超級大陸開始分開之前從北方相應的動物中分離出來的南方哺乳動物的唯一後代。這使得它們成為目前存活的最古老的哺乳動物類群。
  澳洲針鼴(Tachyglossus aculeatus,拉丁學名的意思是多刺而能快速活動的舌頭)是澳大利亞分佈最廣的哺乳動物。它們是膽怯、孤獨的動物,生活在大片的開闊地中(沒有人看見過針鼴打架)。它們有兩個逃避敵害的策略:"變成一個刺球"和"變成沉底的船"(針鼴能夠往地下挖洞,一直挖到衹露出它們的刺)。針鼴是體溫最低的哺乳動物,能夠通過把體溫降低到4℃以及每三分鐘呼吸一次的方法來保存能量。為了使身體變暖,它們能夠平躺在陽光下,就像一張帶刺的毛毯。為了使體溫下降,它們便利用身上的刺來散熱,就像大象的耳朵一樣。它們可以活到50歲。
  針鼴在鼕天交配。這時由一群雄針鼴組成的一列緩慢行進的"愛的火車"跟在一隻釋放信息素的雌針鼴後面。這種拖着腳步慢慢進行的過程能夠持續一個多月。衹要這衹雌針鼴準備好了,它就會用前肢趴在一個樹幹上,這時雄針鼴就會圍繞着這棵樹挖一個25釐米深的環形壕溝。然後,它們就開始為得到能夠與這衹雌針鼴交配的榮譽而競爭,互相用頭部輕輕地攻擊對方。獲勝的雄針鼴會躺在壕溝裏自己那一側,將身體的一部分靠在雌針鼴的身下,然後抽出它那形狀古怪的傢夥進行交配,並且用自己的腹部擠壓雌針鼴的腹部。3周以後,雌針鼴就會産下一枚形狀像葡萄一樣的卵,再由這枚卵孵化出一個彎麯扭動的、像豆角一樣的幼仔。經過8周的快速生長,幼仔便被轉移到洞穴中,這時它的刺也開始長出來了。
  相對於其他種類而言,沒有比新幾內亞的長吻針鼴(Zaglossus bruijni,德布魯因的語言中是"長舌頭"的意思)更神秘的了。下面就是我們已經知道的它的一些特點:體型和鼻子是澳洲針鼴的兩倍;多毛;主要以蚯蚓為食,用舌頭上特殊的刺紮進蚯蚓的身體,然後像吃意大利細麵條一樣將它們吸進去;夜行性;經常抽鼻子。也可以說,其他的關於它的一切就都是猜測了。我們認為長吻針鼴有三個亞種,其中的一個亞種(由戴維·阿滕伯勒爵士起了一個相當可愛的名字)僅限於一個1961年發現的、已經死亡的標本。另外兩個亞種是可愛的、令人好奇的動物,看上去就像長着四條腿的幾維鳥,而且很容易馴養。這也使得它們很容易被獵獲,自從歐洲人來到這裏之後,殺害神聖動物的禁忌被破除了。巴布亞部落用狗來追殺它們,並將它們烘烤作為美味佳餚來供人食用。還剩下多少衹針鼴了,我們不知道……
  鰻鱺
  --靠不住的精神分析
  沒有人知道"鰻鱺"這個詞是從哪兒來的。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也沒有人知道鰻鱺本身是從哪兒來的。亞裏士多德堅持說鰻鱺是從腐爛的海草中自發産生的。老普林尼認為它們是與岩石相摩擦後,皮膚上掉下來的碎片形成的生命。其他一些想象中的提議還有:它們是由五月早晨的露水、魚鰓和落到水中的馬鬃變成的。鰻鱺令人驚異的生活史是由丹麥的海洋學者約翰尼斯·施米特(1877-1933)最先揭示的。1905年,丹麥政府派他去搞清鰻鱺的産卵地。乘着一隻小船,他便動身去全世界的海洋中用拖網捕魚去了。這一去就花了他16年的時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動物趣談(1)第2節:動物趣談(2)第3節:動物趣談(3)第4節:動物趣談(4)
第5節:動物趣談(5)第6節:動物趣談(6)第7節:動物趣談(7)第8節:動物趣談(8)
第9節:動物趣談(9)第10節:動物趣談(10)第11節:動物趣談(11)第12節:動物趣談(12)
第13節:動物趣談(13)第14節:動物趣談(14)第15節:動物趣談(15)第16節:動物趣談(16)
第17節:動物趣談(17)第18節:動物趣談(18)第19節:動物趣談(19)第20節:動物趣談(20)
第21節:動物趣談(21)第22節:動物趣談(22)第23節:動物趣談(23)第24節:動物趣談(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