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天朝落日餘暉宮禁奢華往事:最後的紫禁城 》
遜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6)
嚮斯 Xiang Si
我不得不承認,我很為這次召見所感動。我當時竟能在我國最末一代皇帝——歷代偉大的君主的最後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位!
泰戈爾在禦花園的美好時光
印度詩人泰戈爾是位具有世界影響的詩人。1913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奬。從此以後,出現了波及世界文壇的泰戈爾熱。瑞典著名作傢海登斯泰姆在為泰戈爾爭取諾貝爾文學奬時在瑞典皇傢學院上說:“我不記得,過去二十餘年裏我曾讀過如此優美的抒情詩歌,從中我真不知道得到多少雋永的享受……現在我們終於找到了具有真正偉大水平的一個理想詩人。”愛爾蘭詩人葉芝說:“在這些詩裏顯示我畢生夢寐以求的世界,這些詩歌是高度文明的産物。”中國女作傢冰心讀了泰戈爾的詩文,衹深深地覺得澄澈——凄美。
1924年,63歲依舊充滿激情的泰戈爾突然想去中國,對中國着了魔。傳說中的最後一個佛教徒帶着釋迦牟尼的慈愛、和平去中國,已過去了漫長的一千年。一千年,兩個文化大國沒有來往。泰戈爾想走進中國,恢復兩國古老文化傳統的聯繫。泰戈爾獲得了中國大學演講協會會長梁啓超的邀請,這年4月,詩人和他的隨行人員終於來到中國。梁啓超用他那充滿激情的語言,表達因為釋迦牟尼那教誨精神而對印度所懷有的感激之情以歡迎泰戈爾:“為了通過知識獲得真誠的解脫,通過憐憫得到真誠的愛,應該擴大理智和同情。”
泰戈爾與鄭孝胥在四神祠前的合影詩人泰戈爾先到上海,隨後來到北京。北京的學術界、文化界在天壇草坪上舉行了隆重的歡迎會。天壇緑草如茵,鬆柏一片蔥鬱,在春日的陽光下吐着清香。63歲的白須飄飄的詩人泰戈爾在年輕俊美的女詩人林徽因小姐的攙扶下,在這春意盎然的春華時節登臺發表演說,贏來一片贊嘆。新月派詩人徐志摩先生擔任翻譯。泰戈爾身材魁梧,輪廓很清晰,濃黑的眉毛下是一雙睿智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滿智慧,再加上長長的白鬍須,氣質高貴,風度翩翩瀟灑,給人以蒼鬆的感覺,所以,有人描述他和徐志摩、林徽因是鬆、竹、梅,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歲寒三友圖:
林(徽因)小姐人豔如花,和老詩人(泰戈爾)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麵、效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蒼鬆竹梅的一幅三友圖。徐氏在翻譯泰戈爾的英語演說,用了中國語匯中最美的修辭,以硤石(浙江)官話出之,便是一首首的小詩,飛瀑流泉,淙淙可聽 (陳從周《徐志摩年譜》)。
瀟灑而充滿激情的詩人泰戈爾懷着慈愛、正義和和平的願望在上海和北京各地作即興演講,他期望能藉此溝通兩個古老的文明國傢傳統的文化聯繫。然而,現實與他的願望存在着很大的距離:依舊被保守思想籠罩着的中國,人們被他的瀟灑和風度所感染,但他的言行卻並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他和一些進步的、開明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感到無助和孤獨。充滿敵意的流言飛語一直追隨着詩人,他被說成是頌古、復古的反動人物,是西方現代文明的可怕敵人,是科學思想和物質進步的反對者。甚至於一些熱切希望中國在文明進步的競賽中超過日本的熱血青年也在千方百計地排斥泰戈爾,抵製他的演說。詩人的同行者便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當我們與北京的學者相會時,中國進步分子突然感到他們與泰戈爾思想有着巨大的一致性。同那時代的但丁與喬雯一樣,泰戈爾與鬍適兩人都决心采用人民的口語作為文學表達的普通工具,以替代掌握在有限學者階層手裏的經典語言。一位激進的中國學者從飯桌的另一端躍起,擁抱泰戈爾,並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說:現在,他不僅同泰戈爾一道分擔共同經歷的痛苦,而且也分擔傳統文化的衛道士親手製造的苦難。
詩人泰戈爾在皇宮禦花園與遜帝溥儀會面,成為詩人作為復古、頌古反動人物的最好註腳。但泰戈爾一直用他的坦誠、智慧和博大的胸懷融化反對者。他即興講話和演說,他懷着深深的同情和親善情感細緻入微地註視着中國的心靈,他十分尖銳地反對戰爭、衝突和盲目崇拜物質進步的聲音,他的親切友善,都讓人難以忘懷,他很快便消除了衆多反對者的批評,把進步的、開明的人們吸引到了自己的身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引言 | 隆裕太後在養心殿發佈退位詔書(1) | 隆裕太後在養心殿發佈退位詔書(2) | 隆裕太後在養心殿發佈退位詔書(3) | 隆裕太後在養心殿發佈退位詔書(4) | 隆裕太後在養心殿發佈退位詔書(5) | 民國政府對清室的八項優待條件(1) | 民國政府對清室的八項優待條件(2) | 民國政府對清室的八項優待條件(3) | 民國政府對清室的八項優待條件(4) | 復闢帝製夢(1) | 復闢帝製夢(2) | 復闢帝製夢(3) | 復闢帝製夢(4) | 復闢帝製夢(5) | 復闢帝製夢(6) | 復闢帝製夢(7) | 復闢帝製夢(8) | 復闢帝製夢(9) | 遜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1) | 遜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2) | 遜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3) | 遜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4) | 遜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