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25节:第六章 五月人潮(1)      Zhang Guiyang

  第六章 五月人潮
  金庸:"金庸出身于《大公报》,自然深知你们对付异己的态度。我们决定刊登'五月人潮'的消息,金庸内心难道不怕么?难道不想到自己安危和妻子儿女么?"
  传媒的发展,与社会的环境变迁,有很大的关连。六十年代初期一次对香港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是1962年中国大陆移民大量涌入香港,使香港人口由三百二十万增加至三百五十万人。至于五十年代暂居香港的大陆移民,他们原本没有长久居留香港的意图,到了六十年代,思想状况亦起了变化。香港政府在五十年代不为移民安排任何长远安置计划,也是因为政府无法确定移民是否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周永新教授的《目睹香港四十年》一书中提到:"到了六十年代初,战后来港的,已打消返回家乡的念头。对他们来说,香港虽不是理想的地方,但遥望深圳河另一边,大跃进后是大饥荒,亲人从大陆不断写信来要求接济,相比之下,香港是人间天堂。"
  涌入香港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既有思家之念,却又碍于现实环境,不敢归家。他们的思念,转化成为对中国大陆资讯的渴求。《明报》能在激烈竞争的报业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正是因为《明报》改变编辑方针,迎合了社会的需求。这种编辑方针的改变,是有意识地进行还是无意识地?是谁在推动这种转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也许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个时期的主要事件。1962年至1966年,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在许多国际事件中,中国大陆都是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和国际共产运动上的矛盾,从六十年代起日益尖锐。到了1962年,双方各自公开在官方宣传媒介上互相批评,在国际共产大主义会上也互相指责。到了1964年,中共认为中苏共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敌我矛盾"的地步。共产国际也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是以苏联为首,包括东欧国家在内;另一是以中国大陆为首,包括北韩及阿尔巴尼亚。其中如古巴、外蒙、北越和拉丁美洲、非洲的共产党,都保持中立或倾向中国共产党。
  从1962年到1966年,地区的热战不断。
  1962年中,印度军队屡次入侵中国新疆、西藏领土。1964年马来西亚与印尼发生军事冲突,1965年印度与巴基斯坦边境发生军事冲突,而美国则日渐扩大在北越的军事行动,高棉共军也在抢夺政权,中南半岛烽火处处。
  这一连串国际事件,都引起了香港知识分子的关注,而中共与台湾国民党的持续斗争以及中国大陆的局势,更是香港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
  中国大陆经历了1959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在台湾的国民党蠢蠢欲动,成立了以蒋介石、陈诚为首的"最高五人小组",向澎湖、金门一带频密输送战略物资,并且在广东、福建两省发动游击战争。
  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最令海外华人震惊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爆原子弹,打破了美苏认为中国大陆不可能自制核武器的论断。中国有了自己的核弹,海外华人普遍觉得自豪,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大陆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另一件为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在杭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吹响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人民日报》语),从此中国大陆进入了为期十年的"文化在革命"时期。
  在这一连串的国际大潮当中,《明报》驾御在浪花之上,它摆脱了草创期为小市民消闲的报格,逐步演变定型成为一份关心国事、天下事,而又批评中国大陆和香港左派的知识分子的报纸。这样一个清晰的定位,为《明报》赢得了读者的支持,也开始为《明报》树立起国际声誉。《明报》这份原本想在政治上保持中立、被左派视之为朋友的报章,此时走上了与左派决裂的道路。
  促销手法
  承接着1961年、1962年大办马经版的努力,与赛马有关的广告,在1963年、1964年起相继多起来。如以宝马为名的宝马长烟,就在《明报》刊登了半版广告。其他如酒一类与香烟关系密切的广告,也随之而来。银行分行的迁址启事广告,也在《明报》见刊。政府聘请公务员的广告,也开始在《明报》刊登。而远东银行总行及分行,同意代收《明报》分类广告,这对《明报》的经济情况,也有很大的改善。
  由于马经版为《明报》带来了读者和广告,1964年,《明报》像香港其他报刊一样,也大办狗经版,版位篇幅之大,可以与马经版平分春色。为了向读者推介狗经版,《明报》也常以头版的位置,强调"本报赛狗贴士,贴中头狗十场"。另外又举办猜狗游戏,在指定的两日赛狗日中,能猜中其中两场赛狗的"独赢孖宝",便可以赢得由《明报》送出的澳门免费游。赛狗赛马之余,副刊"明镜"版还逢周五开办"声色之途",向读者介绍各夜总会有什么节目。
  《明报》上的小说和新闻,持续有许多大标题的风化新闻和香艳小说。如1962年12月10日预告推出,惊险斗智香艳小说《海底裸女》,插图中的女性亦极尽"香艳"之能事。1964年3月更刊登《花花公子》杂志的"铁幕美人"裸照。遇上与"性"有关的新闻,《明报》也例必以极大篇幅去报道。如富商之子涉嫌与未成年吧女发生性行为,闹上法庭。《明报》处理这件法庭新闻,把兴趣全部放在吧女的处女膜上,以处女膜为题的,同一个新闻版面就出现了三次,港闻头条的主题:
  "处女膜裂痕新旧问题
  林圣尼医生认为是新痕,唐医官则说是旧痕"
  同一版另一标题:
  "检验出处女膜裂痕如十二点钟型"
  再一个标题:
  "处女膜有两度裂痕,一作十二点状一作九点钟状" (1964年5月13日)
  就在《明报》沿着创办时的小报方针,一步一步地滑向一份"声色犬马"的路向之际,国际局势起了重大的变化,《明报》受了1962年5月移民潮的冲击,还有"自由谈"的设立和1964年与左派的"核子与裤子"的争论,又迫使《明报》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知识分子的报章。
  1963年的《明报》,已经摆脱了财政上的窘境,平均日销售量是五万余份。在7月3日由德辅道中搬到湾仔谢斐道399号,租用了地下、阁楼二、三、四层楼,每层楼面积约有一千平方尺。地下是机房,阁楼是资料室,二楼是排字房,三楼是编辑部,四楼是经理部和供员工吃饭的厨房。
  《明报》1965年5月20日社评公开宣称每年向香港政府缴交所得税以万元计。《明报》又公开向读者表示,计划发展国际通讯网,在伦敦、纽约要有自己的特约记者。《明报》还计划增出《明报周刊》和积极筹备一份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明报月刊》。1962年,金庸在"自由谈"为一篇来稿加按语时表示:"……《明报》是小报,自惭无大报资格,倘一切顺利,三五年内,其能为中型报乎?"金庸的这番自许,果然在三年时间内达成了。《明报》有了自己的机房、排字房、版房,主要的生产程序不假外求。到了1964年、1965年,《明报》出纸两张、八大版。碰上赛马日还会增至出纸两张半。这一切规模,都可以说得上是一份中型报纸了。而改变《明报》报格的第一件事,就是1962年5月,中国大陆移民涌入香港。
  五月移民潮
  1962年4月4日,一艘由广东海丰县偷渡到香港塔门海平洲的渔船,船身入水沉没,船上有一家六口,四男二女,年龄由十三至二十一岁的青年,被香港渔民救起,送抵大埔,随即被警方悉数遣返大陆。当时香港中文报纸大肆批评香港政府处理这件事件不够人道,不应该把年青偷渡者遣返。《星岛日报》更以近半版的篇幅,标出"六逃亡者不获人道待遇竟被解回大陆"(1962年4月7日)。香港政府为了澄清立场,安排了辅政司白嘉时在4月18日向立法局议员解释港府立场。"政府对本港三百二十万人民之福利与生计,至感关切。……为了维持目前本港民众的生活水准,需要对移民实施限制。"这项声明,虽然获得美国《时代杂志》、《生活》、《纽约时报》转载,并支持港府立场,但是香港政府期待的两个效果,却未能达到:一、令中国大陆官方尴尬,从而加强边防警戒,防止大量人群涌入香港;二、使香港报界在评论遣返偷渡客时,不能只是考虑人道立场,还要考虑经济及现实问题。香港政府的用意至为明显,就是希望香港传媒在报道非法入境者新闻时,不能只是强调人道照顾的一面,认为他们为逃避政府的管治而应留在香港,而是要考虑到香港有没有足够的社区、医疗设施,容纳突然大量增加的外来人口。然而,香港传媒还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来报道移民消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