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今注今译   》 卷四 里仁(3)      Wang Yunwu    Mao Zishui

  [今译]
  孔子说:“如果有一天能够听到‘天下太平’的消息,马上死去也安心!”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①。”
  [今注]
  ①这章的“道”字,亦以解作“天下有道”为较好。(当然,亦可以解作“道者,是非之纪”,“道者,人之所以道也”的“道”。但孔子的意思,似偏重于“天下有道”的。)“与”,意同“以”。“未足以议”,意为“不足道”。
  [今译]
  孔子说:“一个有志于天下太平的人,如以自身的衣食不美好为可耻,那便不足道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①,义之与比。”
  [今注]
  ①《释文》:“适,丁历反;比,毗志反。”(广韵比字见六至。)皇疏引范宁曰,“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也。”按:《左昭二十八年传》:“择善而从之曰比。”正是这章的“比”。这和《为政篇》“君子周而不比”的“比”意义不同。)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对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好恶的偏心,只以义为归。”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①;君子怀刑,小人怀惠②。”
  [今注]
  ①这两句似是就一个人的定居讲的。
  ②这两句似是就一个人的立身行事讲的。
  [今译]
  孔子说:“君子怀念着一个德化好的国家,小人则怀念着一个生活容易的地方。君子做一件事,必想到这件事的合法不合法,小人做一件事,只想到这件事对自身有没有利益。”
  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
  [今注]
  ①孔曰:“放,依也。”《周语》:“芮良夫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周语》“而”字意同“如”。)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依着利以定行为,那一定会受到许多怨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今注]
  ①《后汉书·刘殷传》贾逵上书:“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又《列女传》曹世叔妻上疏:“《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这两位后汉的学者所引的《论语》,文义比现在的《论语》要明白些,可惜没有熹平石经的经文可证!(《左隐十一年传》引君子的话:“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又《左昭二十六年传》:“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又《左襄十三年传》:“君子曰,让,礼之主也。”这都是关于“礼”、“让”的古训。)
  ②让是人的美德。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但尤偏重于“让”,所以以“礼让”连言。这章经文,似宜据后汉学者所引订正。
  [今译]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国,对处理国事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不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国,那真对不起这个‘礼’!”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①。”
  [今注]
  ①这章的后两句,可以说是前两句的注解。
  [今译]
  孔子说:“不必担心没有职位,要担心怎样在职位上站好。不必担心人家不知道自己,须先使自己有足以使人知道的东西。”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①。”曾子曰:“唯②。”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

【Source】重庆出版社
编纂古籍今注今译序《论语今注今译》新版序自序《论语今注今译》凡例
卷一 学而(1)卷一 学而(2)卷一 学而(3)卷一 学而(4)
卷一 学而(5)卷二 为政(1)卷二 为政(2)卷二 为政(3)
卷二 为政(4)卷二 为政(5)卷二 为政(6)卷三 八佾(1)
卷三 八佾(2)卷三 八佾(3)卷三 八佾(4)卷三 八佾(5)
卷三 八佾(6)卷三 八佾(7)卷四 里仁(1)卷四 里仁(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