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 2 辽、金和其他政权的疆域      葛剑雄 Ge Jianxiong

  辽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发祥于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五代初崛起。907年(后梁开平元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称帝。契丹相继征服周围的奚、霫〔Xí习〕、黑车子室韦、女真、乌古、室韦、吐谷浑、党项、鞑靼、沙陀等部,攻取营州、平州、辽东(今滦河、辽河流域),并于天赞五年(公元926年,后唐同光四年)正月灭渤海国,于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取得了燕云十六州,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辽朝的稳定疆域,西起金山(今阿尔泰山),北至今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东抵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其南界的西段大致按今中蒙边界分别与西州回鹘、西夏相接,东段在今内蒙古、山西、河北境内与北宋为界。辽灭渤海后,还一直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原属渤海国的一块土地,因此辽与高丽的边界大致在今朝鲜咸兴至鸭绿江口南岸一线。
  与大多中原王朝一样,辽朝的疆域内也有不同的管辖方式。它的主要部分,即以汉人为主的农业地区设置了州县,与唐宋的统治并无二致。而在西北的游牧民族地区筑了边防城,实施军事控制,类似汉唐的都护府。对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的统治与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相似,又因其开发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江以西的“熟女真”课以赋税,对江以东的“生女真”一般只收受“进贡”。
  太祖耶律阿保机在狼河(今乌里吉林伦河)之滨选定都城地点,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建成,称为皇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改为上京临潢府。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增建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辽的正式首都始终在上京,但后期的实际首都已迁至中京。
  西州回鹘在天山东段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以西州高昌故城(今吐鲁番市东)为都,又称高昌回鹘、高昌。12世纪初,疆域扩展至塔里木河流域今新疆库车一带。后成为西辽属国,13世纪初归附蒙古,中叶成为元朝直辖地。
  于阗于阗〔tián填〕是西域古国,自西汉归属于西域都护府以后,一方面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辖,另一方面继续保持国家的形式和对内的统治。因此,在中原王朝强盛并能够控制西域时,于阗是中原王朝范围内的自治政权,是王朝疆域的一部分。例如唐朝在于阗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又在它的都城置于阗镇,是安西四镇之一,直到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后才废弃。但在中原王朝国力衰弱,无法控制西域时,它就成为一个独立政权,唐后期以来于阗就维持着这样的状态。
  于阗的都城一直在于阗(今新疆和田市西南)。11世纪初的辖境约有今新疆且末、麦盖提、莎车以南地和帕米尔高原。北宋时灭于回鹘黑汗王朝。
  黑汗(黑韩,喀喇汗)10世纪末,楚河流域的葛逻禄(割禄)联合西迁后的一部分回鹘人趁中亚萨曼王朝瓦解之际,取得了河间(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带,建立黑汗(喀喇汗)王朝,汗廷(首领驻地)建于八刺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副汗驻怛逻斯和疏勒。11世纪时疆域包括今新疆西部的伊宁市、塔城市一带和喀什市一带,阿姆河中游达尔甘阿塔以东、锡尔河中段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大约自1041年起,黑汗分裂为东西二汗,东汗于1004年后不久灭于阗。1140年归入西辽。
  西夏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袭据银州,从此开始了与宋朝的对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攻陷灵州,改为西平府,次年建都。其子李德明继立后,于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在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市)筑城为都,称兴州。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李德明死,子元昊继立,仍以兴州为都,称兴庆府。1038年(宋宝元元年)元昊称大夏皇帝,宋称为西夏。
  西夏的中心区是今宁夏大部,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西夏广运二年、辽重熙四年)灭沙州曹氏政权后,占有河西走廊。以后经过与宋、辽的反复交战,西夏的疆域大致稳定在北起今中蒙边界,南至祁连山脉,今甘肃兰州市、靖远、宁夏同心、陕西靖边、佳县西南一线,西起今甘肃西界,东至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乌梁素海、包头市西、东胜市、陕西神木、佳县西一线这样的范围内。金灭辽和北宋后,西夏的东界与金为邻,北部与蒙古为界,大致与辽时相同。在南宋初,西夏取得了河湟地区(今青海东部)。至西夏后期,它的边界未发生大的变化。
  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西夏天庆十二年),在遭受蒙古军首次侵掠后修复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此后连续受蒙古攻击,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西夏宝义二年)被灭。
  金1114年(宋政和四年,辽天庆四年),辽的属部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以鸭子河(今松花江哈尔滨以西一段)一带为基地,起兵反辽。次年称帝,建国号金,定都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市南)。至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辽保大五年,宋宣和七年)灭辽,天会五年(宋靖康二年)灭北宋。金灭辽后,取得了它的大部分疆域,但始终没有能征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即使在金全盛时,它的西界只达到今兴安岭北段、蒙古国乔巴山、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一线。而且随着蒙古的日益强大,金的边界不断后撤,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已退至大兴安岭山脉、今内蒙古达来诺尔、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一线。为防御蒙古而筑的“界壕”更在这一线之后。
  金与西夏、南宋的边界已见前述。金与高丽的边界大致与辽时相同,但失去了保、定二州,所以西端已以鸭绿江为界,而不再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了。
  金太宗时(公元1123—1134年)以会宁都城所在,升为府。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称上京。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市),改称中都大兴府。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在蒙古军队进攻的压力下迁都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末年金哀宗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灭于蒙古和宋军的联合进攻。
  西辽在辽覆灭的前夜,宗室耶律大石于1124年(辽保大四年)自立为王,率部西迁。在先后占据了西州回鹘和黑汗国旧地后,又向西扩展到阿姆河流域。1132年(一说1131年),耶律大石在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北)称帝,国号仍称辽,史称西辽。1134年建都于八剌沙衮,号虎思斡耳朵。西辽的最大疆域大致包括今新疆的全部,帕米尔高原以西至咸海南的阿姆河西岸,巴尔喀什湖以东北至今蒙古国的西部。蒙古兴起后,西辽的东北部日渐为蒙古所占。1211年乃蛮王屈出律夺取政权,但仍沿用辽的国号,至1218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被蒙古所灭。
  大理937年段氏大理建立时,完全继承了南诏的疆域。进入宋代后,由于宋朝一直受到北方的军事威胁,无力经营西南,大理也一度接受宋朝的封号,双方相安无事,边界长期稳定。大理的辖境包括今云南全省,四川西南部,贵州晴隆以西数县,缅甸北部那加山脉以东地和萨尔温江以东地,老挝西北部、泰国北部。建都大理(今大理市),全境分为8府、4郡、4镇、37部。至1253年(蒙古蒙哥汗三年),被忽必烈所灭,后置为云南行剩
  吐蕃在这一时期内,吐蕃诸部仍处于分裂状态,因而除了与宋、西夏接壤地带的一些部族与之有军事冲突外,没有向外扩张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军事实力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周围的政权也没有进入吐蕃地区的可能,仅北宋取得了东北边缘的熙河路。吐蕃诸部占地范围包括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今克什米尔地区大部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今不丹、锡金和尼泊尔一部。
  蒙古蒙古高原诸族都曾为辽所臣属,但金在灭辽后,没有能继续控制蒙古高原。当地主要有克烈、萌古斯等突厥、鞑靼部族,处于分裂状态。1206年,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在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建大斡耳朵(第一宫帐)。蒙古国的疆域东至金山(今大兴安岭),南至金界壕,西至阿勒泰山(今阿尔泰山)两侧,北至谦河(今叶尼塞河)流域和大泽(今贝加尔湖)一带,统治着弘吉剌、汪古、乃蛮、吉利吉思、不里牙惕、八剌忽等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一 引言2 疆域何所指
3 疆域种种二 走向统一的漫长历程:先秦时期
2 商朝3 西周
4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大和稳定:秦汉时期
1 第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2 西汉初的困境
3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4 匈奴和其他边疆政权
5 东汉的疆域6 边疆诸族的内迁和扩张
四 长期的分裂和短期的统一:三国至南北朝2 乱世群雄的角逐:十六国的兴衰
3 对峙中的稳定:北方的统一和再分裂4 北方的局部扩展和南方的退缩
五 从大统一到大分裂:隋、唐、五代时期2 空前的开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3 强盛后的衰落:唐朝中期以后的疆域4 边疆政权的消长
5 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六 分裂的延续和结束:宋、辽、金、元时期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