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先秦諸子係年考辨 》
二三、孔子至蔡乃負函之蔡非州來之蔡考
錢穆 Qian Mu
《世傢》記孔子自陳遷蔡,又自蔡如葉。崔述辨之曰:“《左傳》哀公二年,蔡遷於州來。(今安徽壽州。)四年,葉公諸梁緻蔡於負函。(今河南信陽。)十六年,楚白公作亂。葉公自蔡入楚,攻白公,白公死,葉公兼攝令尹、司馬。國寧,乃老於葉。則是孔子在陳之時,葉公在蔡,不在葉也。蔡既遷於州來,去陳益遠,來往當由楚境,孔子未必遠涉其地。而《論語》《孟子》《春秋傳》中,亦無孔子與蔡之君大夫相與周旋問答之事。則是孔子所謂從我於陳、蔡者,乃負函之蔡,非州來之蔡也。葉公本楚卿貳,與聞國政,不當居外。以新得蔡地,故使鎮之。而孔子適在陳、蔡之間,因得相與周旋。及其請老,乃歸於葉。《史記》但見《論語》《孟子》中有孔子在蔡之文,遂誤以為州來之蔡。又因葉公有問政,問孔子於子路之語,遂別出自蔡如葉之文以合之。而不知其誤以一事為兩事也。”江永《鄉黨圖考》亦謂:“孔子自陳如蔡,就葉公耳,與蔡國無涉。”所論與崔略同。惟依《年譜》謂孔子至蔡為哀公四年事,並謂絶糧即在其時,則誤。瀋維城《論語古註集箋》辨之,謂“不如《史記》敘此於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之後”,說良是。(《論語正義》引劉臺拱《經傳小記》雲:“《爾雅》淮南有州黎丘,《註》,今在壽春縣。案《????鐵論》(《論儒篇》)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饑於黎丘。哀公二年,蔡遷於州來,四年,孔子自陳適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使人聘孔子,於是絶糧陳、蔡之間。《????鐵論》所謂黎丘,蓋即州黎之丘也。(古讀來如黎,故州黎即州來。)”劉氏此說,引《????鐵論》證《史記》,謂孔子適蔡,乃新遷之蔡,然《????鐵論》後於《史記》,則此非有力之論證。)
[附]楚昭王興師迎孔子辨
《世傢》楚昭王興師迎孔子,前人歷辨其誣,(已略見如上考。)金履祥曰:“孔子至葉,即是至楚。”梁氏《志疑》亦謂:“孔子未嘗至楚,但至葉。”《朱子語錄》雲:“昭王之招,無此事,鄒、魯間陋儒尊孔子之意如此。”崔述又論之雲:“蔡,楚境也。之蔡即至楚也。既相傳有至楚之事,故疑以為昭王之聘之。既聘之而卒於不用,故又疑以為子西之沮之。吾惡知其非因臆度之故,遂坿會而為之說乎?”今按:崔氏此論極是。此其傳說之遞衍,有似於孔子之至齊。以孔子之至齊也,而疑以為景公已在魯先見孔子而善之。以孔子之卒不用於齊也,故又疑為晏子之沮而已之。凡其因臆度而遂坿會以為說者,率如此類,亦可推例以為求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新版增定本識語 | 自序 | 一、孔子生年考 | 二、孔子為委吏乘田考 | 三、孟懿子南宮敬叔學禮孔子考 | 四、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老子辨 | 五、孔子適齊考 | 六、孔子自齊返魯考 | 七、孫武辨 | 八、陽虎名字考 | 九、孔子五十學易辨 | 一○、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孔子考 | 一一、鄧析考 | 一二、孔子仕魯考 | 十三、孔子相夾𠔌墮三都考 | 一四、孔子行攝相事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辨 | 一五、孔子去魯適衛考 | 一六、蘧瑗史鰌考 | 一七、孔子畏匡乃過蒲一事之誤傳與陽虎無涉辨 | 一八、越句踐元年考 | 一九、孔子去衛適陳在魯哀公二年衛靈公卒歲非魯定公卒歲辨 | 二○、孔子去衛適陳在衛靈公卒後非卒前辨 | 二一、孔子過宋考 | 二二、孔子在陳絶糧考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