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下)   》 第25節:盛世紋樣      馬未都 Ma Weidou

  盛世紋樣
  那麽,反映在瓷器上,乾隆和康熙時期有什麽區別呢?到了乾隆盛世,有些改變非常有意思。當時瓷器上最愛畫的畫面是"漁樂圖"。康熙時期漁樂圖的畫面,一般都畫捕魚,比如撒網,用各種漁具想法出擊;而乾隆時期畫的漁樂圖,一般都是釣魚,是等待。康熙的時候是享受成果,乾隆的時候是享受過程。
  今天很多人也釣魚,但跟二十年前的釣魚一點兒都不一樣。今天釣魚,大部分人都不是為了"魚",是為了"釣",為了這個樂趣。二十年前,釣魚還真是為了"魚",都是相聲裏說的"二兒他媽媽,拿大木盆來"!目的都是要吃魚。今天不一樣,我的朋友釣完魚就追着我說:"哎呀,我這魚釣多了,都給你吧!"我說:"那你釣那麽多幹嘛?釣多了我也吃不了。"朋友就說:"哎,這不是個樂趣嘛。"他是這個態度,不是想要那魚。歷史上也是一樣,乾隆盛世的時候,釣魚的畫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富足的形態。
  我早年買過一個康熙"漁樂圖"的罐,畫面上是很多人站在水裏,手裏拿着一個筐。當時我不明白,看不懂這些人都站在水裏,拿一個筐幹什麽?我是北方人,沒見過南方這種工具。後來我查《三纔圖會》時纔知道那個"筐"叫"罩筌",就是一個筐,但兩頭是通的,說白了就是沒底的筐。《三纔圖會》上解釋說:"罩則竹編,空其兩頭。"罩筌是竹編的,逮魚的時候往水裏一扔,把魚罩在裏頭,然後用手摸。北方人沒見過啊!所以我看着上面畫着每個人抱一個筐,不知道要幹什麽,後來纔知道這就是捕魚圖。我剛纔講了,這種捕魚算是出擊,跟釣魚完全不一樣,釣魚的樂趣沒辦法享受。今天的人都願意釣魚,誰也不願意拿一個沒底的筐在水裏咣當咣當地抓,那叫減肥。每個人的知識都有局限,比如我,就不知道南方的事,所以要抓緊一切機會去學習。你看不懂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查,問問別人。也許你的鄰居就是一個南方人,張嘴就說:"這個東西叫罩筌,在我們老傢到處都可以見到。"我估計今天南方也不使那玩藝兒逮魚了,所以每一個人的知識都需要一點一滴積纍。
  再看動物紋,康熙時期畫的動物紋都非常兇猛。比如當時最願意畫的就是一種瑞獸,以麒麟為藍本。為什麽愛畫這種瑞獸呢?為的是祈福,祈求天下太平。當時大部分人是從動亂中過來的,都希望社會安定。那麽,乾隆時期畫的動物都是什麽呢?獅子綉球,百子竜燈,動物的形象都是非常喜慶的。
  社會形態的改變,迫使藝術形態的改變。同樣是獅子,康熙時候畫的獅子都張牙舞爪、具有殺傷力;乾隆時候畫的獅子,都像哈巴狗,完全不一樣。康熙時期的瑞獸,表明了社會的一種擔心;而乾隆時期的瑞獸,表明了社會的一種放心,形態上不一樣,內心世界也不一樣。乾隆時期的心態跟今天的社會非常接近,大傢心態都比較放鬆,早晨、傍晚,街頭淨有載歌載舞的人,有踢毽子的人,整個社會形態都非常喜慶。而在二三十年前,我們看不到這種社會形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第1節:過渡期第2節:天啓崇禎青花(1)第3節:天啓崇禎青花(2)
第4節:崇禎筆筒第5節:筆筒在晚明出現第6節:明末江山之爭
第7節:正月理發第8節:順治青花第9節:筒瓶
第10節:康熙大帝第11節:康熙青花第12節:康熙青花枯枝花鳥梅瓶
第13節:刀馬人第14節:勤能補拙第15節:寄托款與文字
第16節:墨分五色 緊皮亮釉第17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1)第18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2)
第19節:雍正青花風格(1)第20節:雍正青花風格(2)第21節:賞瓶
第22節:督陶官(1)第23節:督陶官(2)第24節:十全老人--乾隆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