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糧食戰爭   》 第25節:糧食戰爭(25)      拉吉-帕特爾 Raj - Patel

  最近,種子行業的一個兼併案引起了我們的警惕。在收購蔬菜種子公司聖米尼斯(Seminis)的過程中,藥業巨頭孟山都(Monsanto)拼湊了一篇介紹文字。文中提到:“技術能力是互補的:現在孟山都的研究範圍更大了。”這句話是說,孟山都和聖米尼斯的專門技術結合起來之後,可以促進更多的研究和開發,這將讓消費者最終獲益。但是,撈錢(即經驗豐富的投資商或逢賭必贏的人投資所得的盈利)的人不可能過多關註技術研發。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中心指出,種子行業的集中化和種子研究的私有化導致研究和投資的減少,而非增加。該中心還指出,蔬菜種子是“農業中高價值、高增長的部分”,農業內部的兼併會鞏固農業兩大巨頭的市場地位,並使孟山都領先其競爭對手杜邦(DuPont)。
  如果我們要尋找公衆的最大利益的話,那麽,我們找到的,一定是錯誤的協同作用。企業承認自身之所以從事商業不是為了更大的社會目標,而是為了利潤。雖然有時我們會聽到“更大的社會效益”之類的說法,這樣的話往往是投資者言不由衷的說法。公關部門的新聞遠不如投資者關係新聞那麽可信。
  我們還是看一眼世界上最大的跨國聯合食品公司奧馳亞[Altria,以前叫菲利普?莫裏斯(Philip Morris)]最近正在采取的協同行為吧。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奧馳亞正着手控製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卡夫食品公司旗下還有納貝斯剋公司(Nabisco,即National Biscuit Company的縮寫,曾經是雷諾煙草集團的一部分)。奧馳亞將繼續持有南非啤酒-米勒集團(SABMiller)30%股份,而它本身又由南非啤酒-米勒公司共同持股,奧馳亞還保留了核心業務——煙草。把煙草和加工食品合併在一起似乎有點兒不可思議。煙草行業曾經經歷過傳統市場的衰退,法院傳單堆積如山,菲利普?莫裏斯曾投標買下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由此把單一的煙草經營轉嚮多樣化經營,同時避開煙草業的債務問題,並開闢了新的收入來源。但是,煙草行業買到的不衹是搖錢樹。隨着1992年菲利普莫裏斯對卡夫的收購,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公司産生了,萬寶路夥計(Marlboro Man)不衹是在購買食物。通過卡夫的配送網絡,菲利普莫裏斯改變了人們的飲食方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糧食戰爭(1)第2節:糧食戰爭(2)第3節:糧食戰爭(3)第4節:糧食戰爭(4)
第5節:糧食戰爭(5)第6節:糧食戰爭(6)第7節:糧食戰爭(7)第8節:糧食戰爭(8)
第9節:糧食戰爭(9)第10節:糧食戰爭(10)第11節:糧食戰爭(11)第12節:糧食戰爭(12)
第13節:糧食戰爭(13)第14節:糧食戰爭(14)第15節:糧食戰爭(15)第16節:糧食戰爭(16)
第17節:糧食戰爭(17)第18節:糧食戰爭(18)第19節:糧食戰爭(19)第20節:糧食戰爭(20)
第21節:糧食戰爭(21)第22節:糧食戰爭(22)第23節:糧食戰爭(23)第24節:糧食戰爭(2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