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神秘大陸:多彩的非洲   》 第25節:天漿飲      高秋福 Gao Qiufu

  天漿飲
  桑給巴爾島以丁香聞名於世。可是,友人告訴我,島上栽種最多的,其實並非丁香樹,而是椰子樹。島上最常見的,也並非丁香油,而是椰子汁。那裏的椰子汁清涼爽口,有“玉盞天漿”之譽。
  飛抵桑給巴爾,我發現,這裏簡直是一個椰林的世界。從機場到市區,從市區到鄉村,滿眼盡是椰林,一片連一片,無邊無垠,青翠蒼茫。那筆直的樹幹,立地擎天,排列嚴整,有如軍陣,抵禦着海上風暴的侵襲,守衛着島子的寧靜。而那碩大修長的葉片,迎風飄動,搖曳生姿,給寧靜的海島平添了幾分嫵媚。啊,好一個椰子林呀,威嚴中藴含着柔美,柔美中透露出威嚴。
  桑給巴爾島面積2651平方公裏,椰樹林面積竟有12萬英畝,椰子樹六百多萬株,每年收穫椰果一億八千萬個。除少量作為飲品消費外,絶大部分椰果製成椰幹、椰蓉、椰油,供應本地市場,並大量出口。
  時值椰果成熟季節。樹端葉腋間,挂滿一坨坨人頭大的褐緑色的果實。在一條小路邊,我們看到,一個黑人小夥子光着臂膀,赤着雙腳,順着光滑的樹幹攀援而上,簡直如履平地。二三十米高的樹,轉瞬就爬到梢頭。他用腳別住樹幹,一手撥開樹葉,一手抽出插在腰間的砍刀。刀光閃處,一顆顆椰果跌落到地上。這驚險有趣的場面,在那藍天、白雲、麗日的映襯之下,酷似一幅色彩鮮明的世俗風情畫,清麗優雅,悅目賞心。
  椰林充滿詩情畫意,椰林啓迪人的聰明才智。上千年的椰樹栽培史,使桑給巴爾人學會了椰樹的綜合利用。砍伐樹幹可以蓋房,采擷樹葉可以苫頂。剝開堅硬的果殼,甘甜的椰汁可以飲用,清香的椰肉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以榨油。而取汁脫肉後的椰殼,像小山一樣堆滿許多農傢的房前屋後,是不用花錢買的天然柴薪。我們在市場上看到,椰殼經過加工、着色,可製成杯盞、燈罩、面具、鳥獸等多種精美的工藝品,成為遊客競相購買的情趣別具的紀念物。
  友人帶我參觀了一個椰子樹樹苗培育場。據場長介紹,桑給巴爾的椰樹由於長期栽培,品種大多退化。現在,他們正試驗、推廣一種矮桿椰樹。這種樹比普通椰樹 矮一半,成長快,兩三年即可結果。果大汁甜,肉厚質密,含油量高,采摘也方便。他們計劃用10年時間將全島的椰樹全部更新,使椰油産量翻一番。現在,他們正忙着育種。有人在把剛選出的大個椰果良種運往田間;有人在把運來的椰種埋在土裏,提水澆灌;有人則在給剛破土而出的椰苗培土遮蔭。赤灼灼的陽光下,幾十個職工赤膊勞作,汗流浹背。“辛苦了!”我嚮他們致意。他們憨然一笑,說:“沒事兒。”我知道,這些純樸、勤勞的人們的胸中,有一顆雄心勃勃的十年計劃呀。
  從育種場回來,夕陽已經掩隱到椰林背後。海風習習吹來,涼意暗生。我徜徉在桑給巴爾市狹窄的石板街巷中。每到一個稍微開闊的地方,都看到路旁擺着一堆堆椰果,有人高聲叫賣,頗似北京夏日街頭的西瓜攤。我好奇地來到一個攤邊,衹見一個年輕人一手操鋼刀,一手執椰果,“咔嚓”一聲,將椰果頂端削去,遞給排隊購買的顧客。顧客接過,雙手捧起,嘴對準切口,“呱咚呱咚”喝個痛快。
  我舉起照相機,正欲拍下這一有趣的鏡頭,忽聽賣椰果的小夥子高聲喊道:“拉非剋(朋友),嘗一個!”簡單一句話,斯瓦希裏語和漢語並用,是我感到既親切又驚異。將他細一端詳,我發現似曾相識。原來,他就是我在路邊看到的那個輕捷地爬到樹端摘椰果的小夥子。他告訴我,他在島上一傢中國援建的廠子裏工作,跟中國專傢學會了幾句漢語。他傢有三英畝椰林,結了不少椰果。趁今天公休,采摘一些來賣。說着,他在椰果堆中撥拉來撥拉去,挑了一個最大的,放在耳邊搖了搖,然後“咔嚓”一聲剖開個口子,塞給我說:“拉非剋,嘗嘗這個。這是矮桿樹上結的,新品種,汁多味鮮。”
  盛情難確。我接過那碩大的椰果,從頂端切口處,可看到裏邊白色的果肉。果肉似雪凝脂結,鑲滿內壁。整個椰殼,看上去就像一個玉盞銀杯,熠熠生輝。一泓椰汁,釀在其中,有如玉液瓊漿,明瀅清澈。此等尤物,着實誘人。我模仿當地人的樣子,頭一仰,“呱咚呱咚”喝了個盡興。一天奔波的幹渴和勞累,竟不覺頓然消失淨盡。
  椰子汁,我過去在國內外都喝過,雖都有解渴消暑之效,但味道實有不同。有的味同花生,香倒是很香,但卻不甜。有的好似乳汁,倒是很甜,但卻有一股奶子氣味。而這幾口下肚,感覺卻迥然不同。不同在哪裏,一時又說不大出來。細細品味,衹覺得清涼中飄散出幾分芬芳,甘甜中隱含着一絲兒苦澀。因此,它爽而不冽,甜而不膩。記得我國明朝詩人楊碧在詠椰詩中有“風味休誇百麯生”之句,從前誦讀體會不深,而今卻頓感有所穎悟。
  桑給巴爾島的椰汁究竟何以不同尋常呢?謝過主人,趕回住地的路上,我仍在苦苦思索。是島上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使它風味獨具,還是矮桿樹整個新品種結出的果實確屬上乘?我一時無法判斷。閃過我腦際的,衹有那栽種椰樹的千年史,那培育椰樹幼苗的汗水和辛勞,那凌空采摘椰果的動人畫面,還有那邀客暢飲的一片盛情。而這一切,更形不成什麽答案,衹不過在我心中激起一道又一道溫馨的漣漪。
  (1988年3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令人動情的非洲(1)第2節:令人動情的非洲(2)第3節:非洲之巔遠眺(1)第4節:非洲之巔遠眺(2)
第5節:東非裂𠔌行(1)第6節:東非裂𠔌行(2)第7節:美麗而神奇的大湖(1)第8節:美麗而神奇的大湖(2)
第9節:皚皚赤道雪第10節:月亮山傳奇(1)第11節:月亮山傳奇(2)第12節:山國山情(1)
第13節:山國山情(2)第14節:腹地邊鎮第15節:花都亞的斯亞貝巴(1)第16節:花都亞的斯亞貝巴(2)
第17節:剛果河上兩都城(1)第18節:剛果河上兩都城(2)第19節:好望角風雲(1)第20節:好望角風雲(2)
第21節:攀登桌山第22節:南非雙城記第23節:丁香血淚(1)第24節:丁香血淚(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