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25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4)
劉緒義 Liu Xuyi
此後《春秋》和《左傳》所敘寫隱公之事,基本上都沒離開隱公之"無禮"。
隱公五年秋,隱公又做了件蠢事。他主持了魯太子親娘陵寢的落成典禮,並且在典禮上跳了個六佾之舞(執羽的舞者八人一列為一佾,六佾就是六列)。按禮法,第一,隱公衹是攝政,魯太子親娘不是他的娘,他不該去做節目主持;第二,這個舞跳得好蠢,禮製,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隱公身為諸侯(實則是個攝政)卻搞了個六佾,這就是譖禮。因此《春秋》說:"初獻六羽,始為六佾",這個"初"和"始"兩個字都是春秋筆法,意在譏諷隱公帶頭開始不守規矩。此後,連魯國的大臣都敢在自傢院子裏跳八佾之舞了。
隱公在十一年時間做了這三件"小事",都堂而皇之地記在《春秋》裏。從這些小事,我們可以認清隱公到底是個什麽人。當然,他也做了幾件"大事",其中一件被當做"小事"被一筆帶過了,那就是搞了幾次"外交",一次是在和戎修好,但同時又拒絶了對方會盟的要求;一次是和齊會盟修好;還有就是先後拒絶參與鄭、衛、宋、陳之間的爭鬥。這些事在現在看來都是國之大事也,因為它使得魯國可以不參與這些紛爭,獲得一個和平共處的國際環境。但在《春秋》經傳中都衹是輕描淡寫了一筆,究其原因,那個時候的會盟也好,結盟也好,都是稀鬆平常的等閑事,今天會盟結盟,說不定明天就開仗,遠沒有"失禮"來得重要。
《左傳》用心地敘述這些事,其實都是在為隱公之死埋下伏筆。
隱公是死得很蠢的,也死於他自己的愚蠢。
隱公十一年鼕,魯大夫羽父自作聰明地來跟隱公商量,說太子已經長大啦,我幫你把太子幹掉吧,事成之後,你提升我為太宰怎麽樣?
隱公是怎麽說的呢?他說:我做攝政,是因為他還小,我很快就要歸政給他了;我在鄉下早已蓋好了房子,我也快老了,即將隱居了。隱公拒絶了這筆"交易"。
後世有人說隱公太仁慈,或者說他本不想取而代之的,甚至還有人說隱公是擔心這個叫做羽父的人可能是太子派來的間諜。我認為都不是。說他本不想取而代之吧,自己做攝政一做就是十來年,有些久了吧;說他仁慈,那是婦人之仁;說他擔心是圈套,更是鬍扯。因為,太子不至於蠢到叫一個大夫來做間諜吧。
誰知,這個拿太子性命來做交易的魯國大夫,聽了隱公的回答,害怕了。他怕隱公把事情捅給未來的國君,於是,先下手為強,反過來他又跑到太子那裏去,嚮太子進讒言,反勸太子殺了隱公。太子可不像隱公那般仁慈,他本來早想親政了,可老不死的占着茅坑好些年了,一點沒有動窩的意思。現在有人主動答應來幫自己殺掉他,不亦樂乎?於是他便叫羽父大夫雇了一個黑社會的,趁隱公在祭拜時把他殺了。
隱公就這麽不明不白地死了。死了不僅沒人說是"弒",而且還不寫"葬",《春秋》寫的是"薨",即便這樣寫也是很慎重的,"薨"是什麽意思呢?古代,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這就怪了,隱公既不是諸侯,為何又以諸侯之禮稱他呢?原來這又是春秋筆法,《左傳》解釋了,不書葬,是因為沒有舉行應有的喪禮,為何無喪禮呢?是因為隱公是被桓公"弒"掉的,衹是礙於桓公的面子,不敢寫桓公"弒"君。其實,《春秋》在最後關頭還是把隱公當做一個正式的國君的,因而以諸侯之禮來待隱公。總之,《春秋》禮為先,正是因為"禮"到了十分混亂的地步了。
衛國初亂
還在魯國的隱公觀魚之前,中原就發生了大事,"天禍衛國"。
事情本來與衛國毫無幹係,春秋初期,中原各諸侯國的勢力大致比較均衡,除了鄭國有圖霸之心外,其它齊、魯、宋、衛等國都還沒有實力稱霸,相互之間還需要互相依賴。
鄭莊公把弟弟大叔段趕出國門後,大叔段逃到了共國,政治避難。所以大傢就稱他"共叔段"。他的兒子公孫滑,則逃到了衛國。鄭國和衛國本來沒什麽矛盾。衛國又是商人的後代,武王滅商後,為了收買人心,先是把武庚封到殷,後來武庚謀反,被周公平定,另行封文王之子康叔於衛監管殷人。"殷"和"衛"在周人那裏讀起來是一個音。所以衛國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在西周還被王室尊為客。在春秋時期,鄭國和宋國的矛盾要大得多,因為衛國的勢力一直不怎麽樣,但宋國的實力卻可以和鄭國一比。宋國也是殷商的後裔。周革殷命之後,周公把殷大臣微子啓封於宋。微子啓是個賢人,當年極力反對紂王造孽,後來武王伐紂時,微子啓料知紂王必敗,便抱着商代的文獻典籍嚮武王投降。"宋"和"商"在周代也衹是一音之轉,宋人也就是商人。因為有微子啓在宋,而且宋人的文化水準實在要高於周人,所以宋國雖然國小,但勢力是比較強大的,後來一度出現宋國在春秋稱霸的局面。這個時候,鄭國和宋國又是鄰國,兩強相遇,自然就不斷碰出火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