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玄奘西游记   》 第25节:身临绝境(3)      钱文忠 Qian Wenzhong

  然而就在他挣扎着走了差不多十里地的时候,他的那匹又瘦又老的马突然像焕发了青春一样,撒腿朝着别的方向飞驰,不知是它驮着玄奘,还是玄奘被他拖着,反正就是一口气奔出了几里地,把玄奘带到了一片非常丰满的水草地,而在这片草地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池塘,池水甘甜,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史书中虽然没有提到这块地方是否就是王伯陇所说的野马泉,但是玄奘和他的马在这里又是喝水,又是沐浴,非常安稳地休息了两天的记载是非常明确的。玄奘认为,这片水草地和小池塘是神佛对他的眷顾,是佛祖救了他的命。休息完了以后,慈悲为怀的他还专门割了一些青草给瘦老赤马带上,作为它日后在路上的食粮。
  就这样又走了几天,玄奘终于成功地穿越了莫贺延碛大沙漠,来到了一个名叫伊吾的地方。它位于新疆东部,就是今天新疆的哈密一带。伊吾在当时究竟能不能算外国?这实在不太好说。它原来一度臣服于东突厥,隋唐之际,东突厥经常侵扰中土疆界,唐高祖武德九年(626)一度深入到首都长安附近。贞观二年(628)东突厥发生内乱,部众分裂,有的向唐称臣,请求唐朝派兵援助,唐太宗抓住这一良机,于贞观三年(629)派大将率领十几万大军分道出击,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东突厥就此灭亡。在东突厥灭亡后,伊吾才归属唐朝版图。我们前面提到过,玄奘西行求法的起始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贞观元年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那么玄奘走到伊吾的时候,伊吾还没有归属唐朝,因此把它看作玄奘出国后抵达的第一个外国,自然不会有什么错。我本人也赞同这种看法。如果按照第二种玄奘从贞观三年开始西行求法的说法来推算,那么他也应该是赶在伊吾归属唐朝之前不久就到达了。即使晚,也晚不了多久。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伊吾看作是玄奘成功走出唐朝国境后到达的第一个外国。
  那么,伊吾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呢?玄奘会在伊吾遇见什么样的情况呢?他是否一切顺利呢?
  伊吾是一个介于独立和依附之间的弹丸小国。在上文中我已经提到过它曾经臣服于东突厥,这只不过是简单言之,实际上,它上头还不止一个婆婆呢。这样的小国,地处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想要生存下来,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在夹缝里求生存,做到左右逢源,不能得罪周围虎视眈眈的比它强大的国家。因此,像伊吾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给人一种靠不住的、不稳定的感觉。而事实上,伊吾所顾忌的不仅是大国,只要是比它大的国家,它都不敢轻易得罪。
  话说玄奘到达了伊吾的一座规模很小的寺庙,庙里只有三个僧人,而且都是汉人。这三个汉僧中,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听说从汉地来了一个法师,悲喜交集,根据史籍中的记载,他“衣不及带,跣足出迎,抱法师哭,哀号哽咽不能已已”。也就是说他还来不及把衣服、鞋子什么的穿戴整齐,就迫不及待地出来迎接玄奘,抱着法师痛哭流涕。这位老僧人还哭着对玄奘说:“岂期今日重见乡人!”(真没有想到今天还能遇到家乡人!)因为伊吾离开汉地本来就遥远而多险阻,况且唐朝还禁止国民出境,要在这里看到一个家乡人是非常不容易的。玄奘看见汉僧,自然也是百感交集,于是和他相对哭泣。此外,伊吾的胡僧、胡王都来拜见玄奘,还把他请到王宫里盛情款待。可见,当地还是信仰佛教的,不然不会对玄奘如此重视。
  照理讲,玄奘经过九死一生、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到了伊吾,伊吾的国王又对他非常尊敬,以礼相待。他应该在这里好好调整休息一番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上面说过,像伊吾这样的西域小国,对比它大的国家都不敢得罪。玄奘到达的那天,也确实是巧。当时西域东部有个比较大的国家高昌(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正由麴氏统治着,这个时候的国王是麴文泰。当他派去伊吾的使者要回去的时候,正好玄奘到了。当时信仰佛教的国家,对有名望的法师高僧都极其重视,都会想方设法请他们莅临自己的国家,甚至有不惜为了一位名僧大德发动战争的,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都屡见不鲜。这位使者回去就把玄奘到访伊吾的事报告了麴文泰。麴文泰一听,即刻再次向伊吾派出使者,不客气地命令伊吾王把玄奘送来。同时也安排了几十匹好马,和一干贵族大臣沿路迎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西游记 百家讲坛
第1节:前 言第2节:目 录第3节:玄奘身世(1)第4节:玄奘身世(2)
第5节:玄奘身世(3)第6节:皈依佛门(1)第7节:皈依佛门(2)第8节:皈依佛门(3)
第9节:求学之路(1)第10节:求学之路(2)第11节:求学之路(3)第12节:求学之路(4)
第13节:潜往边关(1)第14节:潜往边关(2)第15节:潜往边关(3)第16节:偷渡国境(1)
第17节:偷渡国境(2)第18节:边关被擒(1)第19节:边关被擒(2)第20节:边关被擒(3)
第21节:险象环生(1)第22节:险象环生(2)第23节:身临绝境(1)第24节:身临绝境(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