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時代最大絆腳石的人生傳奇:晚清有個李鴻章 Biggest stumbling block to the legendary times of life: there is a late Qing Li 》
第三章 曾門弟子(8)
趙焰 Zhao Yan
曾國藩是一個讀書人,他身上攜帶的寬厚、智慧、誠實的人格特徵,是“仁”的集中體現,曾國藩可以說是中國精英文化的一個集大成者,一個謙謙君子。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儒傢的王道,體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對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理想的孜孜追求。於儒學來說,曾國藩是幾近完美的——於家庭,於同僚,於君主,在立德、立行、立言上,曾國藩都臻於極緻。於家庭,曾國藩出身寒門,即使後來官位顯赫,但他一直簡樸務實,保留了耕讀之傢的本色。曾國藩一生身體力行,嚴以律己。在對子女和親屬的教育上,曾國藩雖然戎馬倥傯,西徵北討,但他一直不放鬆對子女的教育,堅持言傳身教。優良的傢風,良好的教育,使得曾氏一門人才輩出:其長子紀澤精通詩文書畫,是晚清出色的外交官;其次子紀鴻喜愛自然科學,在數學研究上造詣較深,可惜英年早逝;其孫輩曾寶蓀、曾約農後來都成為著名的教育傢和學者。
於同僚,曾國藩一直寬厚為上,以仁待人。比如說,對於左宗棠,曾國藩有着知遇之恩,但左宗棠一直恃纔自傲,出語尖刻。每到此時,曾國藩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淡化處理,在把握住大局的基礎上,有時也做必要的妥協。曾國藩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僚中,許多都是原先科場和官場不得志者,經他的發現、調教、保舉,不少人都出將入相,官至總督、巡撫、尚書、侍郎等。他的手下涌現出一批經天緯地之才幹,比如說鬍林翼、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瀋葆楨、丁日昌、曾國荃、彭玉麟、楊嶽斌、劉蓉、李瀚章、李續賓、劉坤一、李宗羲、錢應溥、梅啓照、倪文蔚等。此外,在曾國藩的幕府中,還有一批才高八鬥的學人,比如薛福成、吳汝綸、李善蘭、徐壽、華蘅芳、黎庶昌、俞樾、趙烈文、容閎、陳蘭彬等。這些人才的和睦相處,與曾國藩妥善處理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有關。有容乃大,這是湘軍集團在軍事、政治上獲得成功至關重要的原因。
於君主,曾國藩一直很忠誠。曾國藩從京城回湖南組織湘軍,正是為了響應《論語》中的一句話:禮失而求諸野。曾國藩含辛茹苦十數載,出生入死,終於完成了替朝廷分憂的初衷。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手握重兵,權力巨大。但曾國藩一直很清醒,他深知“功高蓋主”的隱患,主動急流勇退,不僅解散了湘軍,而且多次陳明心跡,傾心於老莊。曾國藩正是以他過人的智慧和洞察力,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自己的名節。
曾國藩的確算是中國傳統文化冶煉出的典型人物。無論從哪方面說,曾國藩都可謂是晚清第一人。曾國藩巨大的內心力量支撐着他的人格和境界,在這種浩然之氣的支撐下,曾國藩對於人生有大徹大悟的看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萬事萬物不勉強為之,但自己又必須在人生中盡最大的努力。在曾國藩的晚年,雖然他目睹了太多的醜惡,也被迫做過許多妥協來獲取來之不易的勝利,但曾國藩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不道德的社會歸根到底一定要由有道德之士來糾正,樹立正確的道德準則和態度必須成為首要的目標,經世致用之術不管多麽重要,必須處於從屬地位。曾國藩是用心良苦的,也是值得贊頌的,但曾國藩的完美舊人格在清末的亂世中,不免“虎落平川”了。誠實變成了迂腐,信用招致欺凌,一切都是陰差陽錯。以曾國藩的知識結構,當他面對歐洲寬廣、陌生、富有侵略性的強勢文化時,便有點力不從心了。正因如此,在晚清的亂世之中,曾國藩顯得“緩慢呆板”,一點也不如李鴻章“如魚得水”。
與曾國藩相比,李鴻章明顯地更適應晚清那個亂世。他既有士大夫的高貴,也帶有草根的刁滑,那是一種弱者的智慧,務勞務實,精明狡詐。李鴻章藉此以應付亂世,要比曾國藩那種一成不變的正統有效得多。李鴻章是從底層上來的一個農村小知識分子,這樣的草根經驗,使得他對於一些非正常的手腕和方式非常熟悉,在實踐中也能親身感受到這種方法所帶來的好處。從李鴻章與淮軍的關係中就可以看出,李鴻章纔不像曾國藩那樣無限忠誠地主動解散淮軍呢,他一直把淮軍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上,讓這支部隊有着極強的私人性和專屬性。淮軍一直忠於李鴻章,雖經中法、中日戰爭,一再受創。一直到1900年庚子事變,聶士成壯烈戰死,淮軍徹底覆滅,李鴻章算是輸得精光。一個人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裏擁有一支強大的部隊,這一點,足見李鴻章功力之深。不僅如此,李鴻章還自覺不自覺地在政治、外交以及很多方面運用這種手段,這種手段讓李鴻章屢試不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楔子(1) | 楔子(2) | 楔子(3)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1)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2)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3)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4)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5)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6)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1)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2)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3)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4)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5)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6)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7)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8) | 第三章 曾門弟子(1) | 第三章 曾門弟子(2) | 第三章 曾門弟子(3) | 第三章 曾門弟子(4) | 第三章 曾門弟子(5) | 第三章 曾門弟子(6) | 第三章 曾門弟子(7)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