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驢象莊園   》 第25節:第六章:利益集團和公民助選(1)      龔小夏 Gong Xiaoxia

  第六章:利益集團和公民助選
  "戰爭"這個字眼經常被用來形容美國的選舉。的確,就其緊張程度、人力和物力資源投入程度、不少選民的情感投入程度,都會讓人覺得有點"硝煙彌漫"的氣氛。這選舉戰的方法總的來說歸為兩大類,亦即新聞媒體中常常會說到的所謂"地面戰爭"和"空中戰爭"。"地面戰爭"指的是利益集團和公民在地方上或者全國性的助選活動,"空中戰爭"指的是以電視廣告為主的競選廣告戰。
  助選是公民參與政治的一個重要途徑。候選人能夠發動越多的公民前來助選,他/她的競選運動的聲勢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獲得勝利。
  這些助選活動是由候選人以及各種利益集團分別來組織的。
  先看看候選人自己組織的競選活動。競選總統的人除非不打算贏,否則首先就要有自己的地方組織和人脈。美國的政黨雖然在各個地方都有分部,但是鬆散得很,並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在非選舉的期間,地方上衹有極少數非常熱心政治活動的人才會定期聚會,談談政治或者選舉的事情。絶大多數與政治有關的討論和活動都是在各種各樣的同仁組織或者利益集團組織之內來進行的。有心參選的人,無論是競選地方上還是聯邦一級的職位在選舉活動遠遠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要不斷地與地方上的活躍人士聯繫,特別是地方上那些比較有號召力、組織力、募捐能力的人更是被重視的對象。他們中間有很多本來就已經是正在擔任或者曾經擔任過選舉公職的人,在地方上自然也就有基礎,組織選舉也有經驗,並且掌握着一批募捐對象的名單。這些人組成的網絡,通常會被稱作該黨的"機器"。所以,參選人的第一步,就是在這個網絡中試試水深水淺,看看有多少人會表示支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總統選舉制度概覽(1)第2節:第一章:總統選舉制度概覽(2)
第3節:第一章:總統選舉制度概覽(3)第4節:第一章:總統選舉制度概覽(4)
第5節:第二章:選民資格的制度沿革(1)第6節:第二章:選民資格的制度沿革(2)
第7節:第二章:選民資格的制度沿革(3)第8節:第二章:選民資格的制度沿革(4)
第9節:第二章:選民資格的制度沿革(5)第10節:第二章:選民資格的制度沿革(6)
第11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1)第12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2)
第13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3)第14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4)
第15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5)第16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6)
第17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7)第18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8)
第19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9)第20節:第三章:民權運動與登記選民(10)
第21節:第五章:競選募捐(1)第22節:第五章:競選募捐(2)
第23節:第五章:競選募捐(3)第24節:第五章:競選募捐(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