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   》 第25节:第三部分 种族与宗教(4)      马克·佩恩 Mark - Payne

  这种"对犹太人亲近的态度"对某些人来说已经变成一种非常明显的个人偏好。根据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犹太人网上约会网站J-Date的调查,在2007年初,在它的会员中,有将近11%的会员不是犹太人。这意味着在世界上大约有6.7万名非犹太人,在美国有将近4万名非犹太人每月付费,以便得到在网上寻找与犹太人约会,并与其结婚的权利。在我们自己于2006年9月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每10个非犹太人中就有4个说,他们对与犹太人约会或结婚"非常"感兴趣,或"在某种程度上"感兴趣。
  对犹太人最感兴趣的人是那些温和的、社会地位稍低的、信奉天主教的男人。(他们的情况比追求安妮·霍尔的人稍差些,比追求《六人行》[Friends]中的乔伊·特里比亚妮[JoeyTribiani]的人稍好些。)正是与犹太人的这种一致性使他们更喜欢亲近犹太人,因为一般来说,信奉这两种宗教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强调大家庭价值,都对某些食品有明显的偏好--都喜欢就着肉丸吃无酵饼团。在历史上,这两部分人都觉得受到过排挤,都受到过歧视,而且他们在后来都从社会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在某一时期内,在美国出现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总统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不过,像盖洛普这样的调查公司也调查过这样的问题:在美国有可能出现一位犹太人的总统吗?
  2006年,在美国参议院中有11位犹太人参议员--包括一位从俄勒冈(Oregon)来的犹太人参议员,而该州的犹太人还不到该州人口的1%。
  在美国,人们喜欢犹太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人们想不到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对以色列的强烈支持。在今天的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新教徒比犹太教徒还多。鲍伯·本内特(BobBennett)参议员在犹他州(Utah)只有0.2%的犹太选民,在最近的一次亲犹太人的集会上,他成了主要的发言人。乔治·W.布什总统--他一家人都曾受到犹太人的很大质疑--只在世界上的一个国家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这个国家就是以色列。
  在我们对喜欢犹太人的现象进行调查时,他们对希望得到一个犹太人配偶所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强烈的价值感,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是受到了金钱、容貌或者犹太人"对他们的配偶更好"的那种感觉所吸引。2004年,我曾和约瑟夫·I.利布曼(JosephI.Lieberman)参议员一起工作,他是一个传统的犹太人,当时正在竞选总统。尽管他没有赢得他的政党的提名,但他强调在全国确立一种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提高了美国人对犹太人生活的认识。在他竞选期间,有更多的犹太人,而不是非犹太人告诉他,一个犹太人不应该去竞选。但在2006年,他那强烈的原则感起到了很大作用,当时在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的民主党人拒绝提名他继续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之后,那些共和党人和独立党人--曾经不太可能成为一名犹太人的候选人的支持者--向他提供了帮助。
  大众文化好像也发现了美国人对犹太人的亲近态度。当麦当娜(Madonna)沉迷于喀巴拉--一个源于犹太教神秘主义的精神运动--的时候,美国的一个全新的方面开始介绍犹太人的生活。这种生活不是情景喜剧《宋飞正传》(Sennfeld)所表现的那种生活--在那种背景下,犹太人的文化是飘忽不定的--而是那种独一无二的、与其他文化明显不同的宗教文化。应该承认,有人认为麦当娜把这种文化表现得过了头:在她2004年的重新发现之旅中,她除了喝喀巴拉水以外,拒绝喝任何饮料,而且由于她对犹太人安息日的尊重,她也不会在星期五晚上演出。
  一旦不是犹太人的人开始对犹太教失去热情,犹太人自己也就开始对它失去了热情。在2005年,犹太雷鬼(Reggae)艺术家马蒂斯亚胡[Matisyahu](他的名字是意第绪语,意思是"上帝的礼物")戴着小圆顶帽、穿上派沙、对上帝给我们的那种向上的力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尽管如此,他的第二张CD一上市仍然排在排行榜的第二位。这里面的原因不是一个犹太人在唱摇滚歌曲,而且唱得还很好听;而是因为很多像罗伯特·齐默尔曼(RobertZimmerman)--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鲍伯·戴兰(BobDylan)--这样的犹太人穿起了牛仔裤和T恤,唱起了美国歌曲,变成了摇滚的一代。现在的情况是,马蒂斯亚胡看上去像一个从13世纪波兰犹太小村庄来的犹太人,一会儿用意第绪语唱,一会儿用希伯莱语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俄克拉何马州(Oklahoma)的粉丝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简介 编辑推荐第2节:媒体评论 目录
第3节:目录 中文版序言第4节:译者前言(1)
第5节:译者前言(2)第6节:译者前言(3)
第7节:英文版序言(1)第8节:英文版序言(2)
第9节:英文版序言(3)第10节:英文版序言(4)
第11节:英文版序言(5)第12节:英文版序言(6)
第13节:第一部分爱情、性与男女关系(1)第14节:第一部分爱情、性与男女关系(2)
第15节:第一部分爱情、性与男女关系(3)第16节:第一部分爱情、性与男女关系(4)
第17节: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1)第18节: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2)
第19节: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3)第20节: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4)
第21节: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5)第22节:第三部分 种族与宗教(1)
第23节:第三部分 种族与宗教(2)第24节:第三部分 种族与宗教(3)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