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路遙十五年祭 》
第25節:第一輯歷程(24)
李建軍 Li Jianjun
事情眼看就要"黃"了,大學送不進,中專也難保。矮胖的縣文教局長領上招辦幹部,帶上一沓子《山花》,與延安大學招生的同志懇談,拍胸膛保證路遙在政治上出不了問題,進別的係難說,讀中文係肯定能跟上。招生的同志似有所動,但仍有顧慮。直逼得縣委書記赤膊上陣,乘坐全縣唯一的24--50071號吉普車,頻繁地出入成名後的路遙稱之為"陝北某大學",去做工作。據說,當時中文係的領導,現任校長申沛昌,慧眼識英才,既求纔若渴,又勇於負責,冒着風險拍了板,路遙纔三步一麯折地被錄入延大中文係--一步跨入他人生旅途新的驛站。
路遙的大學生活
白正明
幾天來,路遙的猝然離世,使我神情惶惑,他的音容笑貌、舉止言談不時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把我一次次引入大學生活的深深回憶:在課堂上,他領悟着文學發展史的搏搏脈絡;在閱覽室,他欣賞着優秀文學刊物的每每精品;在圖書館,他鑽研着文學大師的代表之作;在同學中,他談論着構思、形象、情節、細節;在社會實踐時,他深入生活並站到生活的高處。觀察、瞭解、發掘平凡人生的真、善、美。
1973年9月初,延安大學中文學係來了一名延川學員。他穿着一身半新不舊的灰的長製服,挎着一個當時北京知青普遍用的黃帆布背包,腳上是一雙淺藍色球鞋;他個子不高,身體胖乎乎的,頭部稍嚮前傾,留着青年運動發型;他臉颳得青亮青亮(全臉鬍),單眼皮下兩衹深邃的眼睛,鼻子不大不小,厚嘴唇角帶着絲絲微笑。這就是我第一次見到的王路遙同學。
路遙進校不久,就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刊物和著作的海洋。他曾對我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鼎盛期,出了不少好的作品,我要回到那個時期,和作傢分享那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自習時,他多數在閱覽室度過,翻閱了大量的文學刊物,在我的記憶中,他最感興趣的是《延河》、《萌芽》、《收穫》、《小說月刊》等。後來,他又出現在圖書館一次又一次,不知藉了多少世界名著,一本接着一本讀,有時在教室,有時在宿舍,有時在楊傢嶺革命舊址,像久旱的莊稼苗遇上了一場垧雨,盡情地汲取着水分和營養。他說:"延大是讀書的好地方,依山傍水,特別是夏天,延河灘裏清新涼爽,楊傢嶺上鬆柏翠緑,環境十分幽雅。"路遙讀書是有目的的,他為徐改霞的心事流下傷心的眼淚,我與他接觸中發現,有的小說不衹是讀了一遍,而是兩遍、三遍,甚至更多,一次他與幾位文學愛好者交談讀書體會時說:讀書要有收穫,就要按文學發展史的每個階段,每個流派的代表作傢的代表作去讀,並要對你喜歡的作品重點地鑽研,要會享受、會瀏覽、會大拆大卸。當時我們對他的"大拆大卸"衹是理解為一般的文章結構章節之間如何安排、聯繫、轉折、照應,情節如何展開,衝突如何佈局。細節如何描寫,人物如何刻劃等等。他對柳青的《創業史》就是這樣精讀細研的。
在路遙的床頭,經常放着兩本書,一本是柳青的《創業史》,一本是艾思奇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路遙百看不煩的神聖讀物。一天下午,他在宿舍裏躺着看《創業史》,左手拿着書,右手揉着眼睛,自言自語道:"太難,太難啦,活個人真難……"他為梁生寶的事業流下同情的眼淚,他為那群明爭暗鬥的人流下酸楚的眼淚。路遙用哲學的眼光看待一切,用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分析一切,深刻地把握着事物之間本質的聯繫。他曾經說過:"一個優秀的小說作者,既是一位作傢,又是一位社會活動傢,還是一位思想傢,柳青就是這樣的人。"《人生》以至《平凡的世界》的成功,不就是證明了這個精闢論斷的正確嗎
路遙的創作生涯是從70年代初開始的。他在縣文化館辦過文學刊物《山花》,寫過詩歌、散文,並在省、地報刊上發表了處女作,還給縣劇團寫過劇本。那時,他已成為一名很有培養前途的文學愛好者。他十分喜愛柳青在《創業史》中的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衹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路遙的大學生活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轉折點,也是他文學創作上洞察生活、豐富閱歷、積纍情感的階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第1節:人們為什麽懷念路遙(代序) | 第2節:第一輯歷程(1) | 第3節:第一輯歷程(2) | 第4節:第一輯歷程(3) | 第5節:第一輯歷程(4) | 第6節:第一輯歷程(5) | 第7節:第一輯歷程(6) | 第8節:第一輯歷程(7) | 第9節:第一輯歷程(8) | 第10節:第一輯歷程(9) | 第11節:第一輯歷程(10) | 第12節:第一輯歷程(11) | 第13節:第一輯歷程(12) | 第14節:第一輯歷程(13) | 第15節:第一輯歷程(14) | 第16節:第一輯歷程(15) | 第17節:第一輯歷程(16) | 第18節:第一輯歷程(17) | 第19節:第一輯歷程(18) | 第20節:第一輯歷程(19) | 第21節:第一輯歷程(20) | 第22節:第一輯歷程(21) | 第23節:第一輯歷程(22) | 第24節:第一輯歷程(2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