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 永远的越野之梦--越野中国   》 采访踩进越野圈(1)      Zhang Yajun

  我是《汽车之友》的记者,因职业关系,我做了20年赛车采访,但只采访过两次越野赛,1992年的巴黎—莫斯科—北京马拉松越野赛和2004年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记得在2004年初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发出前,在法国圣路为多士德尼桑车队举行的大型欢送仪式上,当地的主持人向记者提问:你们知道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有多长时间了?  法国人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直到2003年,中国车手的身影才初次出现在已有20多年历史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上。  我1984年参加工作,从第六届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开始报道。不过,由于当时资讯的问题,说实话,对这个比赛只了解一鳞半爪。  在我的理解中,像达喀尔这样的拉力赛,不仅要求速度和耐力,同时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  我真正了解越野拉力赛是源于1992年巴黎—莫斯科—北京的那次比赛。这次比赛是由日本三菱公司主办,同时还为中国组建了一支三菱拉力艺车队,赞助商是万宝路。我的采访经费是由万宝路赞助的。  由于采访这样的比赛耗资巨大,当时的报价在11 000法郎左右,还不包括北京到巴黎的机票。采访线路有三种选择:  第一,乘坐固定翼飞机;  第二,乘坐直升机;  第三,乘坐汽车。  第二条最贵,第三条最便宜。我们选择后者。  我感觉越野赛与其他赛事最大的不同的就是赛前的车检:赛车、车手、随队记者、工作车,参赛的所有车辆和人员都相聚在当地最大的会展中心,那简直就是一次越野专业车展。光是看这个“车展”对越野爱好者来说就已经大饱眼福了。  后来,组委会为了更加丰富越野赛的魅力,就在总部不远的地方安排一次表演力十足的开幕赛,后来,这样的开幕赛改为两车同时出发,这招儿也是从拉力世锦赛学来的。  采访这次巴黎—莫斯科—北京越野赛的只有两位中国记者,我和新华社的张千里。大赛前虽然有很多活动,但活动地点都非常远,我们两人又没有车,只是在出发前才与乘坐采访车的全体外国记者见面。乘坐汽车采访的记者共12人,分乘两部奔驰小巴。记者分别来自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日本、意大利。所有记者都很欢迎我们的加盟,因为到了中国境内,我们将成为最好的导游。但我心中说,实际上我与你们一样,也是第一次到新疆、甘肃、山西等这些中方线路。  乘坐汽车采访虽然辛苦,但乐趣很多。首先,那些西方记者确实是有备而来,带着很多沿途的旅游指南。每到一地,先是到当地的一个景点观光,然后再返回比赛线路。采访这样的比赛当然住酒店的机会不是很多。从莫斯科出来以后,我们就入住大会提供的宿营地,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军用机场。刚开始,睡觉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运送物资和第一班记者的飞机每天7点起飞,飞机要在凌晨5点发电,巨大的引擎声吵得无法入睡。不过三天之后,就是在帐篷旁边点一个炸弹,也照睡不误。后来我还注意到,有些人为了省事,帐篷也不搭,就睡在飞机下面,当然是在睡袋里。  出莫斯科没几天,卢宁军的赛车分动器就坏了。他的时速只有七八十公里。他因超时退出了比赛,由于还能继续前进,因此每天就与我们记者车同行,一起朝北京赶。我们一路上又多了一个聊天的伙伴。  这种长途越野赛是没有午餐的。早餐在宿营地用过,然后领一个餐包。听上去很美,但里面只有酸奶、糖果、饼干、葡萄干、干果,等等。除了少量能顶时候的食物外,糖果全都给了沿途的当地儿童。  就在距中国边境还有三天路程的时候,羡桐春的赛车失踪了!我知道越野赛上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但没有想到会落到首次参赛的中国人身上。我为小羡和领航小孙感到担忧。  应该说,大会对失踪车手还是有足够的准备的。首先赛车上安装了带有卫星定位的报警装置。可是,小孙就是没有弄明白怎样使用。眼看我们就要进入中国边境了,这部中国赛车还是没有与大会联系上,不过小道消息倒是很多。有人说被匪徒劫持了,有人说被押到莫斯科了。进入中国以后,终于得到了准确的消息,他们已经回到北京了!  当然,小羡和小孙也有了一次独特的经历,我后来还专门写了一个长篇采访。  平心而论,我对越野赛还是没有什么具体感觉。只是分清了四个级别的赛车,知道卡车居然还有8×8的。更知道我们的采访环境恶劣,在莫斯科之前推过熄火的记者车;在中亚的沙漠中陷车;因无法过河,求助过当地的推土机;在乌兹别克斯坦抹黑进城,因为汽车突然全车无电;乘过一段俄罗斯的小飞机,因为记者车需要修复;在新疆看到一起严重事故,一位组委会中方人员遇难;在兰州机场睡在水里,半夜下大雨,到山西的时候终于发高烧病倒,一路迷迷糊糊到了北京的八达岭……  由于当时通讯条件有限,我每天都是用传真发稿。想想也真是难为了后方编辑。还好,这次采访经历为我在2004年采访达喀尔拉力赛提供了宝贵经验。在郑州日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帕拉丁车队得以组建。我作为惟一的中国记者参加了这次采访。这次采访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需要自己驾驶记者车。可是,这也带来了更大的麻烦。法国人确实是长途越野赛的高手,他们的组织工作松散,但有序,效率低,但不耽误事。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作家出版社
生命中的“越野之路”从那个时候我便对越野车情有独钟……安静的“古典美女”,谈到她的陆虎便兴奋起来
李莉对中国SUV市场的看法呼吁女性参与越野活动我和你一样
旅行改变人生为中国着迷吉普(越野者)文化
回归陪伴的生活很美好“越野者”只要有活动我就参加
常玉的一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感动了我……苦苦经营只为羽毛球的希望“爱车”是一副良药
游历人生游历轮上在香港,我开始对越野产生兴趣
在美国,我的这种兴趣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扬在西欧,我体验到了极速的快感在东南亚,我向自己的身心极限提出挑战
在大陆,我通过越野更好地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越野越生活(1)越野越生活(2)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