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古典 》 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
研究的必要前提(3)
霍国玲 Huo Guoling
乾隆皇帝既然将对自己不利的历史档案、历史资料作了删削、篡改,因而这些历史档案和历史资料就有了不完善的属性。在被删削的历史人物中,包括雍正的第二位皇后曹香玉(她本姓竺,名红玉,以曹雪芹的叔叔曹頫之女身份进宫。在本书及“解梦”系列论丛中称她为竺香玉)。
有删史者,便有记史者。在乾隆时期,鉴于当时残酷的文字狱,不能公开记史,便采取极为隐蔽的方式记史。曹雪芹的《红楼梦》便是这样一部特殊的历史。《红楼梦》第十三回,在“若不早毁此物”(此物指“风月宝鉴”)处,脂砚斋有批语曰: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在脂批中,“此物”便是指《风月宝鉴》,即《红楼梦》这部书了。这是怎样一部书呢?这是一部“野史”,但却与其他“野史”不同,“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戚蓼生在《石头记序》中,也是将《红楼梦》视为史书,而不是看作一般的小说、野史。他写道:《红楼梦》“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并且将作者曹雪芹比作“盲左、腐迁”。“盲左”指双目失明的左丘明,“腐迁”指被施了腐刑的司马迁,两人都是历史学家。
脂砚斋和戚蓼生都说《红楼梦》写的是历史,是什么性质的历史呢?我们可以断定,《红楼梦》所隐记之史必定有如下特点:
其一,所隐记的是与清宫有关的历史。
其二,所隐记的是被乾隆大肆删削与篡改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其三,所隐记的是历史档案及各种史料中不曾记载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由于《红楼梦》中的人物活动的舞台是宁、荣二府和大观园,而宁国府隐写着清皇宫,详见《宁国府实隐清皇宫》一文,载《红楼解梦》第二集。大观园隐写着圆明园,详见《大观园实隐圆明园》和《红楼圆明隐秘》二文,分别载于《红楼解梦》第二集及编外集。当然书中所隐记的历史必然与清皇宫有关。而如果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已被史籍记录在案,那么曹雪芹还有什么必要去隐写历史呢?因而曹雪芹通过小说所隐写的历史,必定是被当时统治者认为不能流传,必须删削、篡改之史。除此之外,由于清代留给后代许多谜案,也不能排除《红楼梦》书中亦隐记着曹雪芹非常了解的其他谜案。
《红楼梦》一问世,就被人们视为奇书、谜书,而且出现不断探索其背后隐史隐谜的热潮,在“解梦”系列丛书中亦做了这种探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第一节 雍正实属暴亡 | 第二节 宫女缢杀“世宗”未遂说 | 第三节 中风而死说 | 第四节 沉淫而死说 | 第一节 雍正信奉道教 |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1) |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2) |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3) |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1) |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2) | 第四节 大臣也说食丹后“大有功效” | 第二节 一些史书记载雍正系中毒暴亡 | 第一节 应当以辩证观点看待丹药 | 第二节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食丹而亡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1)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2)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3) |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1) |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2) | 第二节 正确分析与认识雍正的死因 | 第三节 小结 | 研究的必要前提(1) | 第一节 吕四娘杀雍正传说简介 | 研究的必要前提(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