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北京城池(2)      Yan Chongnian

  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围约18里。它有6个城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其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御道,两旁有连檐通脊的千步廊,组成巨大的宫前广场。广场两侧宫墙外面,左文右武,对称地布列着中央政府的官署。这样,宫前的“左祖右社”和中央官署,宫后的御苑(今景山公园),宫左的南宫和皇史裩,宫右的西苑(今中南海和北海),以及众多为宫廷服务的局监司寺,都围在皇城之内。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涂以红色,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宫城以外,皇城以内,列为禁地,民间百姓,未经特许,不得出入。
  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45里,城墙高12米,城墙内外部用砖包砌。共有9座城门:南面,中为正阳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明北京内城北墙较元大都城北墙南移五里。正统四年(1439年),修成内城九门城楼。正阳门正楼一,月城(附于大城门外的小城)中左右楼各一;其他八门,正楼各一,月城各一。正阳门楼,共有三重,它的前面,有护卫城门的前沿堡垒箭楼;左与右各有小城门楼拱立;当中为正阳门楼。箭楼巍立在城台之上,前楼后厦,平面呈“凸”字型,墙壁上开有箭窗,以便御守。箭楼护卫的正阳门楼,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上,朱红明柱,光彩夺目。柱上三层檐,歇山顶,楼阁巍峨,雄伟壮丽。九门之外,各立牌楼;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墙外面,环绕着既深又宽的护城河。城门外筑石桥,桥下设闸。真是—关城森严,固若金汤。内城九门楼成,崇楼峻阁,崔嵬宏丽,堤坚水境,焕然一新。
  正阳等门,各设水关,分为三重,设置铁闸。九门进出的习俗,官员上下朝多走正阳门。崇文门设税关,商人多出入崇文门。宣武门设会馆,文人多出入宣武门。军队出征走德胜门,象征作战旗开得胜;回师进安定门,象征国家太平安定。朝阳门内设粮仓,从南方漕运的粮食,在这一带贮存,运粮车出入朝阳门。阜成门外通门头沟煤矿,运煤车出入阜成门。西直门外直通玉泉山,宫廷用玉泉山水,运水车走西直门。还有,正阳门是京城正门,死人之出殡,禁走正阳门。就是皇帝死了出殡,也只能出朝阳门。
  外城在内城的南面,转包东南与西南角楼。外城增筑较晚。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骑兵攻至北京城下,京师九门,白昼戒严。蒙古军撤后,群臣议请仿“城必有郭,城以卫君,郭以卫民”之制,增修外城。三十二年(1553年),始筑外城。原议修外城120里,将内城四面围住。但因工程浩大,财力不足,至四十三年(1564年),只修了环包南郊的外城。外城长28里,城墙部用砖包砌,也挖了护城河。外城七门:南面,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面,广渠门、东便门;西面,广宁门(清避道光帝躺宁名讳,改称广安门)、西便门。各城门有城楼和月城,设水关,装铁栅。
  明北京城的建设,《明太宗实录》记载:“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北京的营建,既参酌南京的规制,又有所创新。
  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图形。以宫城为中心的北京城的建成,反映出15世纪初的中国,国家强大统一,财力丰实雄厚,人民聪明勤劳,建筑水平高超。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子午线为基线而对称展开,形成完整和谐的举世无双的宏大建筑群。这是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最辉煌的杰作,也是世界都城史上最宏丽的篇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