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李敖大傳 》
第2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1)
汪幸福 Wang Xingfu
曾文惠後來對李登輝采取的辦法,據說就是徐慶鐘給她出的點子。
李登輝做了副“總統”後,非常害怕張女士回臺說出了她與李登輝那段不光彩的婚外情,而影響他再登高一步,曾秘密下令將張女士列入不得入臺的“黑名單”中,張女士後來幾次到臺灣駐美機構遞交赴臺申請,均被臺灣當局藉故阻止。張女士一直不明白,她是不問政治的女人,當局為什麽不要她再踏上臺灣的土地。
直到李登輝正式登基做了“總統”,心中再無任何顧慮了,張女士纔有機會回到臺灣。
在臺逗留期間,張女士很想見見李登輝,以敘舊情。後因找不到理由,也找不到門路,衹好放棄心中的願望。
李敖揭露李登輝的兩段婚外情時,正值臺灣的“總統”大選,各傢報刊、電視臺紛紛報道。一時間,島上的傳媒甚為熱鬧。
李登輝看到這些報道後,很惱火,也恨死了李敖,斥李敖的揭發是“鬍扯”,“無恥到了極點”。
儘管李登輝竭力否認自己的醜事,因李敖的揭發有根有據,以事說話,李登輝的否認蒼白無力,人們很難相信他的話了。
2000年臺灣大選期間,李登輝雖在國民黨陣營,又是國民黨主席,可他認為,所有的參選人中,惟民進黨的陳水扁最合他意,其主張也最合他的理念。因此,他人在曹營心在漢,表面一再號召民衆和國民黨人支持連戰,甚至為連戰競選四處奔波,暗地裏卻為陳水扁上臺使勁、出力。
當時,國民黨內的大多數人,包括其他黨派的人,都沒有看出李登輝的陰謀。
李登輝的兩面派嘴臉,被李敖看破。
李敖想:李登輝上臺後,雖換了一副面孔,以民主先生自居,可他當政期間,大搞專製獨裁,臺灣的黑金政治登峰造極,一批公開的強盜——黑社會人物在他的扶持下,竟紛紛參政起來,走到臺面作威作福。李登輝自己更是鬍作非為,惹是生非,甚至公開分裂國傢,叛黨助敵。對這樣的偽君子,要予以揭露、拆穿,使人們不上他的當,也讓廣大的國民黨人看清他的真面目。
2000年3月12日,李敖到臺灣南投縣作競選演說時,公開說:目前連宋、扁勢力相當的局面很快就會改變,因為李登輝主導的“棄連保扁”效應,已經開始發酵。化學家李遠哲和前“國傢”安全會議咨詢委員陳必照、長榮集團張榮發等都是李登輝身邊的人,他們不是一個一個跳到陳水扁陣營,而是整個板塊移動過去的,給陳水扁帶去許多支持者。
李敖的言論,在臺灣引起很大的震動。
儘管後來李登輝出面否認他有“棄連保扁”的策略,大選結果證實了李敖揭露李登輝的言論是非常正確的,有先見之明。
大選結束後,李敖冷靜一想,又對李登輝寫了兩段頗有趣的話:
在心狠手毒上,我不能不佩服李登輝了。這個老鬼80歲了,看上去雖不是
善類,卻也沒有想到心狠如鐵,手辣勝刀,先以一奇招“證券案”幹倒宋楚瑜,
以一險招“棄連保扁”,扶陳水扁上馬,一奇一險,招招不空,手法幹淨利落,心
腸一點也不軟,連他藉以揚名發跡的國民黨都一塊收拾。
…………
大選過後,我本想輸紅了眼的國民黨一定會找我尋仇,不料李登輝的傢門卻
被群情激憤的國民黨人給包圍了,用他們的話說,李登輝是偽君子,是他棄連保扁、
出賣了國民黨。
我聽此消息心中大樂:李登輝做了縮頭烏龜,狗尾巴露出來了,真他媽的太好
了!我這個真小人沒有事,看來還是偽君子遭人痛恨!
我本想去助威加油,高呼打倒那個王八蛋!,可又怕有人說我親自操刀復仇,倒
顯得我太小傢子氣了,便索性喝酒賦詩,以為慶祝。 其詩日:
李登輝,大烏龜,
讓人打死也不虧,
偽君子,老狗賊,
李敖喝酒你吃灰。
李登輝不僅是一個死心塌地的“臺獨教主”,而且還是一個貪得無厭的“黑金教父”、“貪污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文出版社 |
|
|
第1節:引子 | 第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 | 第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2) | 第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3) | 第5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4) | 第6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5) | 第7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6) | 第8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7) | 第9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8) | 第10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9) | 第11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0) | 第1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1) | 第1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2) | 第1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3) | 第1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 | 第16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2) | 第17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3) | 第18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4) | 第19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5) | 第20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6) | 第21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7) | 第22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8) | 第23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9) | 第24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0)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