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講義 》
為政第二(4)
李裏 Li Li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講了用詩和禮教化民衆以後,孔子自敘身世,用自己一生的體會來說明教化與為政的關係,這是很巧妙的。這句話裏包含了孔子一生不同時期的人生境界,但後世引用這段話時往往衹用來說明年齡。比如說某人到了不惑之年,大傢就知道他四十歲了;天命之年,哦,他五十歲了;耳順之年,他六十歲了;他到了從心所欲的年齡,七十歲了。但實際上孔子說的是自己生命歷程不同階段所達到的境界。
“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十五歲就立志求學,“志”就是立志。註意,《論語》裏邊每一個字都有深意。“學”,學什麽,學人生的大道,這是關鍵。孔子十五歲開始學人生的大道。
“三十而立”,字面的意思就是三十歲纔站起來了。三十歲有了骨頭,有了脊梁,這是不容易的哦。我們有些人到八十歲都沒立起來,都衹是一堆肉,攤在地上。真正的“立”是什麽?看看這個“立”字是怎麽寫的。立的象形文字是“”,有頭,有兩衹腳,人站在地上,一個人頂天立地,這就叫“立”。立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要堂堂正正地立於天地之間。有幾人是做到了呢?很少。孔子十五歲求學,到三十歲,經過十五年的修煉,纔到達能夠立於天地之間的境界,不容易啊。孟子說“人生有三樂也,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父母親都健在,兄弟都沒有什麽變化,這就是一種快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二樂也”,擡頭不愧於天,低頭不愧於地,我心無愧於天地,這是人生的第二樂。“得天下英才而教授之,人生三樂也”,能夠得到天下英才來教育,這是人生的第三種快樂。其中“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正是講的堂堂正正立於天地之間。《論語·泰伯》篇對這個立作了具體的解釋,“立於禮”。用禮來讓自己站立。你站不起來嗎?禮教你怎麽站。你不知道怎麽和人交流嗎?禮教你怎麽和人交流。五經中的《禮經》對每一條禮都講得很仔細。比如提親就要送大雁,這是提親之禮。去見老師,送十塊臘肉,這是見老師的禮。為什麽送臘肉,為什麽要送大雁,這都是有講究的,不是亂來的,為什麽不抱一頭豬去,要送大雁,因為雁是最忠貞的動物,配偶去世了,另一隻雁會終身不嫁不娶,稱為“孤雁一世”。提親送雁,即以大雁象徵婚姻的忠貞。禮就教人怎麽立於天地之間。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沒有睏惑的意思,就是什麽都想得通,孔子說四十歲的時候,自己什麽都能想明白了。一個人是不是什麽都能想通,都能想明白呢?不一定。孔子說“智者不惑”,衹有智者纔可以不惑,不是每個人都能不惑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你通了就不會感到痛了,你痛是為什麽,因為血脈不通暢,淤結在這裏,你就感到很痛。智者不惑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什麽都想得通。孔子在四十歲的時候纔達到了智者的境界,認為憑人的智慧,註意,是憑人的智慧、人的才學、人的能力來解决人世間一切想不通的問題。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就不一樣了,孔子在四十歲的時候以為憑我的智慧和學問,天下的事我都能夠想得通,我都能夠辦得到。到了五十歲孔子纔深深體會到,人間的事情,單憑人的智慧、人的能力是不一定能夠辦得到的,還有天意在那裏。孔子這麽了不起,這麽偉大,周遊列國都不見用,諸侯王都不用他,為什麽呢?因為他學問不高,智慧不夠嗎?都不是,而是天命所歸,天現在還不能用你。這個時候孔子纔真正知道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的智慧、人的才學都是有限的,而真正决定人世間的是非成敗、决定榮辱得失的是天。孔子到了五十歲纔知道了天命,可見知天命不容易哦。知道天命以後才能夠樂天知命,我成也好,敗也好,這是由天安排,不是憑我的能力能夠解决的。一般智慧越高、學問越大的人,痛苦就越深。因為他智慧高、學問多,認為天下的事沒有解决不了的,可他就是解决不了,所以很痛苦。孔子有這麽高的智慧,想治理天下,想實現太平世界,想出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可是就是辦不到。他要救蒼生,卻救不了蒼生,他痛不痛苦啊,他是痛苦的。到五十歲孔子認識到了痛苦是無益的,天命纔是道,所以就沒必要痛苦了,因為是天命的問題,不是人的問題。信天命,樂天才能知命。一般的人是這樣的,反正我都辦不了,我就不辦了嘛。反正都不用我,我一天到晚這麽努力做什麽呢?我也不用嚴格要求自己了,我也不用行道了,我也來享樂算了,吃香的、喝辣的,高枕無憂,我也跟着混吧。當他的人生追求無法實現的時候,他就有兩種可能:其一是放棄,或者徹底地背叛,很多人都是這樣子。很多人在早年是非常有理想、有抱負的,但是當他的理想、抱負不能實現,或者受了挫折以後,他往往不能夠堅守了,徹底地放棄,或者徹底地背叛,他甚至成了另一個人,跟他以前判若兩人。年齡越大的人對這個體會越深。但孔子不然,儘管他知道天命不在他,但是他在五十四歲以後還周遊列國十四年,直到六十八歲,中間幾次差點被殺掉。既然天都不用我了,我還費力不討好做什麽呢?但孔子仍然要做,這就是儒傢最可貴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山有虎,偏嚮虎山行。我明知道天不用我了,但是我還要盡人事,我還要盡我的努力。一般的人,要麽沒有智慧,不懂得天命,他做,那是一種愚鈍的做;知道了天命以後還要做,那就是聖人了,不一樣了。道傢的境界,其實衹在智者不惑的階段,所以道傢的人是智而不悲,他有智慧,但缺乏悲憫心。儒傢就不一樣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明知道這個事情做不成還要做,最後失敗了,他還是泰然處之,為什麽呢?因為失敗早就是他預料之中的事了。失敗在我預料之中,我還要去做,這就是無往而不勝,故孟子說“仁者無敵”。比如說,這個人得了艾滋病,或者癌癥,按道傢的說法,這個病治不好的,不要治了,你還治它做什麽呢,你太愚蠢了,多活還多花錢、多花精力,不要去治它了,讓他死,安樂死,對大傢都有利,這是智者的說法。仁者就不一樣了,明知道這個病治不好,我還要去治它,我還要去給他不死的信心,我還要去忠心地呵護他、關心他、幫助他,最後他雖然死了,但是我畢竟盡到我的心了。他的死我是早就預料到的,所以我並不會因為他的死而灰心喪氣,無所適從。預料到他的死了,我還要去關心他、幫助他,盡我的人事。聽天命就無怨,盡人事就無悔,這樣就無怨無悔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 | 序三 讀《〈論語〉講義》 | 序論(1) | 序論(2) | 序論(3) | 學而第一(1) | 學而第一(2) | 學而第一(3) | 學而第一(4) | 學而第一(5) | 學而第一(6) | 學而第一(7) | 學而第一(8) | 學而第一(9) | 學而第一(10) | 學而第一(11) | 學而第一(12) | 學而第一(13) | 學而第一(14) | 為政第二(1) | 為政第二(2) | 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