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甲午悲歌--北洋水师的覆没   》 7慈禧太后执意求和      郑彭年 Zheng Pengnian

  1894年11月7日,即光绪二十年十月十日是慈禧六十寿辰。她觉得10年前的五十寿辰因中法战争而弄得不愉快,这次六十寿辰要好好庆祝一番,所以在年初就拨给内帑加紧修建颐和园,同时赏赐群臣百官,加官晋爵。特别对李鸿章更是殊恩特沛,正月初二(2月7日)光绪帝下谕旨道:“朕钦奉皇太后懿旨:‘予六旬寿辰在即,在廷群臣业已降旨加恩,因念各省文武大臣卓著勤劳,更应同膺懋赏,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著赏戴三眼花翎。’”
  李鸿章接到这个懿旨感动得流泪,因为清朝开国以来没有一个汉人戴过三眼花翎,当然思报宏恩。然而事与愿违,日本步步进逼,不宣而战,清兵困于平壤,朝鲜危急。李鸿章虽然屡次电令叶志超等加强防守,但最后前线发来了这样一份电报:“各军苦战五昼夜,弹尽粮绝,平壤失守。”
  李鸿章接到此电报,差一点昏厥过去。怎么办?要不要如实上奏?今天是太后加徽号的大庆日子,北京城内百僚都在隆重祝贺,不能给太后扫兴,还是明天再奏吧。李鸿章主意打定,起草奏折,自请严议:“9月13日至17日,倭兵三四万人分扑平壤,我军奋勇迎敌,力战五昼夜,弹尽粮绝,总兵左宝贵阵亡,叶志超等拔营退至安州一带。此次失败,叶志超督剿不力,有应得之咎,罪责难逃;臣之责任也无可推诿,自请严议。”
  慈禧在加徽号仪式上获得了“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的称号,非常欣慰,便把心腹太监李莲英召来问:“从紫禁城到颐和园路上的彩棚、彩亭和戏台建造得如何?”李莲英跪禀道:“奴才考虑到太后寿辰日益临近,不敢稍有怠慢,已派人下去督工,务在本月底竣工,请太后勿虑。”慈禧微笑着说:“好,要加紧修建,不得有误。”李莲英叩头告辞不久,值班太监送来了李鸿章从天津发来的急电。慈禧展读完毕,不慌不忙写了一道懿旨,交给军机处于9月23日发布上谕:“叶志超等督剿不力,本有应得之咎,唯念该军深入异地,苦战连日,此次退出平壤,实因众寡不敌,伤亡甚多,尚无畏葸情事。除本日明降谕旨,将左宝贵赐恤外,叶志超等均著加恩免其议处。李鸿章自请严议,著一并宽免。李鸿章务当妥筹调度,饬令各军合力防剿,勿得再有疏懈。钦此。”
  当李鸿章正在庆幸自己没有受到处分的时候,又接到一个海军战败的电报:“伦敦9月21日电:‘日本电报,中国海军师舰12艘、鱼雷艇2艘在鸭绿江口开仗,中国舰毁者5艘,余舰均受重伤,兵勇死伤枕藉。’”李鸿章看罢仰天大呼:“二十多年心血付诸东流!”北洋舰队的精锐几乎全部丧失,怎么不使李鸿章悲伤呢?悲痛无济于事,他只得硬着头皮如实电告北京。
  次日慈禧接到李鸿章的电报,急得无计可施,便派翁同龠禾去天津,探询李鸿章是否可以请俄国出来调停,并带去上谕两件。一件是决定对个别临阵脱逃者予以处分:“9月17日开战时,当‘致远’冲锋被击沉后,‘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广甲’管带守备吴敬荣,随‘致远’脱阵逃遁,中途搁浅,著革职留营,以观后效。钦此。”另一件是给李鸿章以轻微的处分!“著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
  起初翁同龠禾不愿去天津,因为此去要承担和议误国的骂名,再三叩头辞谢。慈禧见此便说:“我并非要议和,实在是缓兵之计,你既然不肯传言议和,则可去天津宣旨,责问李鸿章何以贻误至此!朝廷若不治罪,今后作何收场?”翁同龠禾见太后如此说,便同意赴天津。
  9月30日,翁同龠禾到天津总督署见李鸿章,首先宣布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的处分。李鸿章惶恐道:“此次军事失败,实因‘缓不济急,寡不敌众’之故。”翁同龠禾责备道:“陪都重地,陵寝所在,如有震惊,该当何罪?”李鸿章推诿道:“奉天兵实不足持,又鞭长莫及,此事本来没有把握。”
  李、翁两人正说之间,北京来了一道廷寄,两人连忙到正堂接旨。其中说:“闻俄使喀西尼三四日内到天津,李某如与晤面,可将详细情形告翁某,回京复奏。”原来慈禧恐怕翁同龠禾不传达请求俄国出来调停,便发来这道廷寄。于是翁同龠禾顺水推舟说:“出京时曾奉慈谕,现在断不讲和,亦无可谈和。不过喀使既有前说,也不必拒绝。请勿顾虑,据实回奏。”
  李鸿章会意,知道慈禧要自己出面主和,正合心意,便说:“喀使因病未来,其国参赞巴维福先来说:‘俄廷深忌倭占朝鲜,中国若能派一专使与其商议,俄必出来调停。’”翁同龠禾说:“回京必照此复奏。”
  翁同龠禾回京后,慈禧立即召见。翁如实复命,但他作为帝党主战派中坚,还是表示:“俄国调停恐怕不可靠,今后北洋(指李鸿章)奏办,臣既不与闻。”以免被人唾骂。
  在慈禧探询俄国出来调停之时,总理衙门诸大臣也频频与总税务司赫德接触,企图通过赫德请英国出面调停。10月4日,奕匡力等与赫德会谈。赫德问:“阁下认为,与日本政府谈判应以什么为条件?”奕匡力答:“放弃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赫德摇头说:“光是这一条,恐怕日本不会满意吧。”奕匡力反问道:“那么还要什么条件呢?”赫德答道:“譬如赔款之类。”奕匡力说:“这个条件将来可以考虑。”赫德高兴地说:“好吧,那么我派金登干(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负责人)去与英国政府交涉。”
  于是金登干向英国政府建议道:“中国请英国政府赶紧按上述办法(即放弃宗主权和赔款)出面斡旋,以免日本侵入中国本部。这一建议日本可能轻率拒绝,但鉴于战争是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应予以支持。”
  10月6日奕斤复出,他和奕匡力一起与赫德会谈。他们表示:“中国既系被迫应战,原难容许任何过奢的要索,但如认为非此不可,仍可提出办法再商量。”
  同一天,孙毓汶、徐用仪两军机大臣和赫德会谈两个小时。他们对赫德说:“现在政府深知继续作战没有把握,早日和解是最好的办法。”最后他们几乎痛哭流涕地说:“我们宁愿听受任何好的建议,包括赔款在内,只要停止战争。”
  与此同时,李鸿章与俄使喀西尼、英使欧格纳会晤。喀、欧两人说:“中国不如趁此了结为好,否则日人贪心更大,和局更难。”10月13日,欧格纳到总理衙门,正式代表英国政府提出议和条件:中国允许各国保护朝鲜和赔偿日本军费。
  慈禧为使战争在自己六十寿辰前结束,不惜赔款求和,对翁同龠禾,李鸿章两人谏言不听。10月19日慈禧断然决定万寿祝典照常举行,并宣布:“今使我不欢者,我将使他终身不欢。”以其淫威压制全国要求抗战的舆论。为扫除乞和的障碍,打击主战的帝党势力,10月26日慈禧在仪鸾殿召见诸大臣,宣布:“瑾、珍两妃,有祈请干预种种劣迹,即著缮旨降为贵人。”其实慈禧废黜两妃是为打击主战派,打击两妃的表兄志锐和她们的老师文廷式。翁同龠禾再三进谏,慈禧不仅不听,还进一步撤销了南书房、上书房,以隔断光绪帝与其周围主张派诸臣的接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录1野心初露2侵略台湾吞并琉球
3《江华条约》与朝鲜新旧党之争4火烧日本公使馆5《济物浦条约》签订
6壬午兵变平息与大院君被掳7开化党发动政变8甲申政变失败
9再烧日本使馆与1金玉均之死2北洋海军检阅与朝鲜东学党起义
3中日出兵朝鲜4起义平息与李鸿章失策5中日撤兵谈判破裂
6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开战7演出“逼宫”丑剧8李鸿章的幻想
1丰岛海战2屈辱与光荣3成欢之战与中日正式宣战
4“避战保船”与“主动出击”5平壤大会战6黄海海战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