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春秋列國志傳   》 第二十五回 齊召忽從主死節 管夷吾條陳伯策      餘邵魚 Yu Shaoyu

  襄公車駕回至東門,管至甫伏兵一起,刺襄公死於車中。
  連稱亦歸國,奉無知而立之,群臣不朝。有一人挺劍而入,數無知之罪曰:“汝弒君之賊,焉能主社稷,吾奉內宮之旨斬汝逆弒,別立新君!”無知正欲奔走,其頭隨劍落於殿下。衆視之,斬無知者,乃中軍大夫雍廩也!至甫、連稱見事發,出走於外。魯莊公聞齊國大亂無君,謂公子糾曰:“汝兄既死,無知亦亡,公子盍往正大位!”糾曰:“無一旅之師,何能興國?”
  莊公曰:“孤助公子精兵五千,命召忽管仲送汝歸國!”糾遂謝而奔出魯國,走至中途,吶喊振天,旌旗遮日。忽人報:“莒人與鮑叔牙奉公子小白歸也!”管仲告糾曰:“小白將先入齊,仲請分兵,從間道以阻之。”糾許仲從山陰後抄出,以精兵遮道,謂小白曰:“我主兄也,汝弟也,焉得爭先奪位?”
  遂拈弓搭箭,直射小白。小白馬上翻身一閃,其箭正中玉帶之鈎,白遂收其箭以囊之。時莒人奄至,管仲不能抵阻,大夫雍廩開城門,接小白入城,群臣奉其即位,是為齊桓公。公子糾與管仲攻城不下,乃回魯請益兵來爭位。
  桓公即位,賞功罰罪,升雍廩為上大夫。問群臣曰:“公子糾在魯,孤寢食不安,此事如何?”鮑叔牙曰:“臣請精兵五千於魯,說魯以殺糾,如其不然,臣願生擒糾於魯中。”桓公聽其言,遂與精兵五千,即日奔魯,屯於長勺。牙使人遞書於魯莊公曰:“寡君以諸侯鹹服,百姓戴己,故敢奉先君之祀,踐其大位。但念國無二君,公子糾與寡君手足,不忍加戮,願明公為我討之!管仲、召忽請囚歸以戮,否則齊魯將為仇敵矣!”莊公得書,問於大夫施伯,施伯曰:“若小白為君,叔牙為臣,必強齊伯國,不如以糾和鄰國也!”莊公遂召糾入朝,謂曰:“齊侯有詔殺汝!”糾曰:“魯侯何懼小白,成我而不終乎?”左右遂擁糾斬之,將囚召忽、管仲,召忽仰天慟曰:“忽為人臣,不能為主討賊,反事仇敵,非吾志也!”遂以頭觸殿而死。管仲甘心受囚。潛淵讀史詩云:
  召忽平膺子糾恩,主已何忍苟偷生。
  莫言小諒非臣守,曾有何人追仲能。
  公子糾與召忽皆死,施伯告莊公曰:“管仲天下纔也,不可送還於齊。”莊公令囚於生竇:“待孤請齊侯赦其罪,然後釋囚,便為我用。”遂囊糾、忽二首級,付與叔牙歸齊。叔牙將糾、忽二首級歸見齊桓公,公拜牙為上宰,使預國政。叔牙辭曰:“君加惠於臣,使不凍餒,乃君之賜,若必治國傢,則非臣之所能也!其管夷吾乎?臣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傢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與百姓,弗若也;製禮義而法於四方弗若也;執桴鼓立於軍門使百姓知勇焉,弗若也。”公曰:“昔者管仲射我一箭,正中帶鈎,吾蕆之,以待報仇,今若得之,吾當斬首,何可更用?”叔牙對曰:“臣聞明主立賢無方,不念舊惡,管仲有經濟之略,明公當置怨而用之,方能富國強兵。”
  桓公從牙之言,差使往魯。牙又曰:“施伯魯之謀士,知齊將用管仲,彼必不肯放還,必得能辯使者,方得仲歸。”公曰:“誰可奉使?”牙曰:“公孫隰朋可往!”桓公遂使隰朋至魯,告莊公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名管仲者,現囚在魯,命臣乞歸斬首,以戒不忠。”莊公問施伯,施伯與莊公曰:“管仲天下纔也,故齊侯欲脫歸而用之。若管仲用於齊,則魯國必弱。公宜殺之,以屍付使可也,庶免後患。”莊公欲殺仲,以屍還隰朋。隰朋曰:“寡君以管仲遮道射其帶鈎,欲親手戮之,以雪舊恨,君以屍還齊國,寡君何以釋恨?何以戒群臣?”公謂施伯曰:“齊侯果欲殺管仲,又焉用之?”遂命取管仲付隰朋,隰朋謝而歸。
  至堂阜,叔牙聞管仲生還,親至堂阜解其縛而禮之。管仲曰:“吾該死賤俘,子何待我?”正欲觸道而死,叔牙忙救之曰:“賢友抱經濟大略,不遇明主,是猶明珠藏土。今主上親賢納士,大度寬仁,子能捨怨而事,則可展子之志矣!仲泣曰:“吾食公子糾之祿,糾死不能殉節而亡,今又棄怨事仇,有何顔立於世哉?”叔牙曰:“吾聞大丈夫貞而不諒,子能捨怨事仇,展經綸之才,緻太平之治,垂功名於竹帛,揚聲譽於後世,豈不為美,又何必區區效小信乎?”仲乃與叔牙入齊。
  叔牙先見桓公曰:“管仲既至,主公捨其舊日之怨,效明王而尊禮之,庶幾賢才方為我用。”公悅,親自迎之入朝賜坐。
  仲稽首拜曰:“臣乃該死賤俘,得蒙君宥不死,已為萬幸,何敢預坐!”桓公乃赦其罪,仲謝恩。
  公問曰:“齊乃千乘之國,列於諸侯。自因先君政令無常,以致國勢不振。寡人欲修國政,立綱陳紀,其道何如?”仲對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今明公欲立國之綱紀,必以禮義廉恥而使其民則,綱紀立而國勢振矣!”
  公曰:“為之若何?”管子對曰:“昔者聖王之治天下也,其發政施仁,必以愛民為先。”公問曰:“愛民之道何如?”對曰:“公修公政,傢修傢族,相連以事,相養以祿,則民相親矣!赦舊罪,修舊典,立無後,則民生殖矣!省刑罰,薄稅斂,則民可富矣!鄉建賢士,使教於國,則民有禮矣!出令不改,則民俱信矣!此愛民之道也。”
  公曰:“愛民之道既行,處民之道何如?”管仲對曰:“士農工商處於四等,則民有定矣!”公曰:“民既定矣,齊國偏小,甲兵不足,若何處之?”仲對曰:“甲兵欲足,製重罪贖以犀甲一戟,輕罪贖以鞼盾一戟,小罪盡皆以金分宥問罪。
  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鋤夷斤欘,試諸壤土,則甲兵大定!”公曰:“甲兵既足,財用不周何如?”管仲對曰:“銷山為錢,煮海為????,其利通於天下,則財用足而國富矣!”
  公曰:“國傢財用既足,軍旅不多,兵勢不振如何?”仲對曰:“製國之兵,五傢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裏,裏置有司,四裏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裏,故五十人為小戎,裏有司率之;四裏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率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率之;十五鄉出三萬人,以為三軍。君主中軍,高、國二子各主一軍。四時之隙,從事田獵,春搜索不孕之獸;夏苗除五穀之災;秋獮行殺以順秋氣;鼕狩固守以告成功,使民習於武事。是故伍整於裏,軍旅整於郊,內教既成,令勿使遷,徒伍之人,祭享同福,死喪同恤,禍災共之,人與共之。人與人相疇,傢與傢相疇,世同居,少同遊,故夜戰聲相聞,足以相死。居同樂,行同和,故晝戰目相視,足以相敵,是故守則同固,戰則同強。君有此士也,三萬人可以橫行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
  公曰:“國既富足,兵既強盛,吾欲操練將士,以徵天下諸侯何如?”管仲對曰:“未可!鄰國本吾親也,君欲從事於天下諸侯,則親鄰國。”公曰:“若何?”仲曰:“審吾疆場而返其侵地;正其封疆,無受其資,而重為之皮幣,聘頫於諸侯,以安四鄰,則四鄰之國,皆親我矣!請以遊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皮幣玩好使人鬻之四方,以監其上下之所好,擇其淫亂篡弒者而先徵之,則天下諸侯,皆信吾不為並吞,相率而朝於齊矣!”
  桓公大悅,齋戒三日,欲拜管仲為相,仲辭而不受。公曰:“吾納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為相,何如不受?”仲曰:“臣乃有罪之人,何敢居此大位?明公必欲成其大志,若能用五傑,伯業成矣!”公曰:“五傑為誰?”仲曰:“昭權度之嫻雅,辨言辭之剛柔,臣不如隰朋,請立為大司行;墾草闢土,聚粟多衆,盡地之利,臣不如寧越,請立為大司田;平原對敵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成父,請立為司馬;决獄折中,不殺無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須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顔色,進諫必忠,不避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君若政治國強,然則五子者存矣!若欲伯王,臣雖不纔,強承君命以效區區。”桓公拜管仲為相,隰朋以下五人皆如管仲所請。遂出榜於朝門外,管仲所奏之政,盡舉而行之。百姓奉法,齊國大治。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東屏先生有詩云:
  莒道彎弓射帶鈎,納言鮑子竟忘仇。
  強齊定霸安夷夏,小諒何防召忽求。
  潛淵居士五言一絶,贊美管仲有的叔牙知人,而桓公納士雲:
  夷吾負大器,鮑子早相知。
  初釋堂阜縛,便為齊國基。
  鋪張政就日,羽翼霸成時。
  一舉三賢萃,桓公大可奇。
  又有古風一篇:
  世降春秋離亂極,君臣迭起相篡弒。
  士抱尺寸文武材,投秦齊楚爭售藝。
  夷吾瑩瑩經綸纔,明王不遇甘塵埃。
  叔牙一釋堂阜縛,桓公便築迎賓臺。
  君臣既合如魚水,謨謀霸策條陳開。
  揚眉吐氣通世務,兵能強盛國能富。
  先定四民正紀綱,再製十軌排軍伍。
  軍伍既多兵甲強,便出遊騎監四方。
  內安王室尊天子,外攘鬍夷固夏強。
  諸侯有亂隨徵討,扶傾濟弱義堂堂。
  堂堂霸策條陳畢,君臣協力相扶弼。
  內修文德綏諸侯,外耀兵威製夷狄。
  以致生靈溺左袵,千古功名在周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蘇妲己驛堂被魅 雲中子進斬妖劍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第三回 紂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脫囚歸歧周第四回 西伯建臺鑿池沼 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災 西伯侯初聘姜尚第六回 西伯再訪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七回 周武王議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九回 太公遺計收五將 紂王拜將徵西歧第十回 太公興周滅商紂 武王分土封諸侯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誅管蔡 成王感變啓金滕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於郟鄏 召公奭宣佈王化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膠舟溺昭王第十四回 穆王西遊昆侖山 楚人大戰麒麟𠔌
第十五回 周穆王趙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國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馬受封 十丈臺李巫監謗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徵儼狁 薑皇后脫簪諫王第十八回 盧妃懷孕十八年 幽王舉火戲諸侯
第十九回 鄭桓公驪山救駕 周平王棄鎬東遷第二十回 穎考叔捨羹悟主 州籲恃寵弒桓公
第二十一回 衛石碏仗義殺子 陳穆公以婚救衛第二十二回 鄭莊公祖宮演武 周鄭於繻葛大戰
第二十三回 鄭太子救齊辭偶 鄭祭仲殺婿逐君第二十四回 魯桓公入齊遭弒 齊襄公出狩遇怪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