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奥运说礼仪:国际礼仪金说 》
第25节:第3讲 入乡随俗(7)
金正昆 Jin Zhengkun
又如佛教,很多人认为佛教徒都是不吃肉的,但是恐怕是跟那个教派有关系,因为北传佛教来讲是不食肉不杀生的。而南传佛教在有些地方,比如东南亚一些国家,却是食肉不杀生。食肉不杀生什么意思,是别人杀的生,我是可以吃的。有些佛教教派的教徒是不婚嫁的,僧侣是不能结婚的。而在有些国家的教派中,是可以结婚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的,情况不一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教派不同,习惯也不大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入乡随俗,对这样的问题要了解它,要尊重它,这是大有裨益的。
了解地方习俗、民族习俗和宗教习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了解后,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做,如何把握入乡随俗的分寸呢?
我们讲入乡随俗,首先要特别强调尊重别人的习俗,这是一种善意的表达。入乡随俗实际上是针对特有民族习俗的持有者、行为者。就是你有这样的习俗,我要尊重你这样的习俗。你是持有者,是行为者,我的入乡随俗则是对你一种善意的表达,尊重你的习俗就是尊重你这个人,尊重你的国家,尊重你的民族,甚至是尊重你的宗教信仰。这一点非常重要。换而言之,不尊重对方的习俗,就是对对方个人,对对方民族,乃至对对方国家的失敬,这一点需要注意。
进而言之,我们强调入乡随俗还必须注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有备而来,尽量事先充分地了解对方特有的民族和习俗,特别是要在有所不为方面进行注意,就是别犯禁忌。犯了禁忌后丢人不说而且得罪人,两败俱伤。有所不为,就是追求负面问题最小化。当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还可以做到有所为,即怎样把这个事情做到最好,这叫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我们在谈到入乡随俗的时候,还要明白不能够把别的民族、别的国家、别的宗教的风俗习惯,全盘照搬照抄过来。我们到他那儿去可以入乡随俗,但是没有必要把它带回我们的活动区域来。道理很简单,别人的民族习俗,别人的宗教信仰,别人的生活习惯,是别人的而不是我的。如果完全都一样了,也就没有所谓的个性了。所以我们是要尊重别人的习俗,但并不是要用别人的习俗来规范我们。我们到别人那儿去要讲尊重他,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照抄照搬。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 |
|
|
第1节:序 | 第2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1) | 第3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2) | 第4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3) | 第5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4) | 第6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5) | 第7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6) | 第8节:第2讲 遵守惯例(1) | 第9节:第2讲 遵守惯例(2) | 第10节:第2讲 遵守惯例(3) | 第11节:第2讲 遵守惯例(4) | 第12节:第2讲 遵守惯例(5) | 第13节:第2讲 遵守惯例(6) | 第14节:第2讲 遵守惯例(7) | 第15节:第2讲 遵守惯例(8) | 第16节:第2讲 遵守惯例(9) | 第17节:第2讲 遵守惯例(10) | 第18节:第2讲 遵守惯例(11) | 第19节:第3讲 入乡随俗(1) | 第20节:第3讲 入乡随俗(2) | 第21节:第3讲 入乡随俗(3) | 第22节:第3讲 入乡随俗(4) | 第23节:第3讲 入乡随俗(5) | 第24节:第3讲 入乡随俗(6)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