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北京地理之名傢宅院   》 在滿院墨香裏回首文豪走過的路      佚名 Yi Ming

  茅盾在北京的故居不止一處,但他人生最後的日子是在後圓恩寺鬍同裏一座由兩個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宅子裏度過的。
  從茅盾逝世到現在僅20多年,所以他的故居基本保存完好,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的景點,這裏的遊人並不是很多。同各種類型的大型公園相比,這裏確實有些舊了,但作為一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傢來說,他的故居留給後人的價值不僅僅是五塊錢的門票能夠買到的。
  茅盾在這裏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後圓恩寺鬍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叫交道口南三條,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又改回了"後圓恩寺鬍同"這個名字。在《北平廟宇通檢》中,曾說此處有座圓恩寺,"元至元間建,歷代屢加修葺"。多少歲月的更迭,圓恩寺早已尋不見影蹤,空留一個名字,有心的來客還是可以從中讀出歷史的滄桑味道。很順利,記者在這鬍同的中部一眼就看見了"茅盾故居"。門外釘着三四塊牌子,有"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東城區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的,還有一塊簇新的銀灰色牌子上寫着"茅盾故居簡介"。茅盾故居的門票每人五元。

    新京报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平淡裏涌出了波瀾壯闊之美彈劾嚴嵩的陣地鬆筠畫社的搖籃公車上書的開山之地
感悟北京思想的審美遠勝視覺的衝擊人頭攢動的"明星"老宅曾經文人薈萃
如今遊客如織感悟北京從"隱於朝"到"隱於潮"晚清文人理想曾在這裏激蕩
老屋墻上不見青磚也曾俯瞰萬日風雷會館裏的鄉土情誼感悟北京
宣南會館裏散發的文化味道屋寒瓦陋難掩盛門氣質宅院兩次目睹歷史開的"玩笑"老宅院裏也曾天翻地覆
梁啓超書齋感悟北京走近文化名門的幽深底藴在滿院墨香裏回首文豪走過的路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