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莺歌燕乐 》 與狼共舞: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4(2)
埃萊娜·格裏莫 Hélène Grimaud
她輕輕地聳了聳肩,朝我笑笑,走出房間,嚮我告辭。一直處於驚愕之中的我,幾分鐘之後纔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房間。
坐在床上,我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牛皮紙裏包着一隻木盒以及一把小小的鑰匙,鑰匙環如同蝴蝶的翅膀,裏面還有一封蓋了封印的信。
我首先把信展開。
小姐:
您昨天告訴我說您是音樂傢,那麽——是巧合嗎?——我剛剛看完裏爾剋裏爾剋(1875-1926):德國詩人。的《緻鋼琴傢》。他的收信人馬哥達·馮·哈丁堡這樣回覆詩人:“有些人雖然已不在人世,但卻仍然承擔着什麽,就像太陽或是花團錦簇的樹木,就像某片土地,它養育了人們卻沒有問:‘作為交換,你們可以給我什麽呢?’或許您從未見過僅僅因為活着而感到無比幸福並能從中找到財富的人,他們能從中發現自己要達到圓滿所或缺的東西,因為他本人就是自身存在的承諾和實現。”我不知道為什麽這句話如此強烈地讓我想起了您的存在,想起了我有幸與您進行的對話。您對我說仍在期待什麽。您對我說希望更好地詮釋音樂,更好地詮釋今後創作出的音樂作品。您離開後,關於這個話題,我頭腦中産生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與我們對師生關係的閑聊不謀而合。
第一個想法實際上是一種觀察。當人們工作的時候,他們必然處於一種絶對的孤獨之中。我由此理解,在創作時人們衹能是孤獨的:那麽,他便不可能屬於某一派別;同樣地,除了成為無派別宗師,他也絶不可能想要創立某個流派。難的是正好處於二者之間,停在完美的平衡點上。這個平衡點會使您簡化、再簡化,直至返璞歸真。作為音樂傢,音樂表達了您; 一旦詮釋被完成,您就反過來表達了音樂。您永遠處在中間。而處於中間,就是作為媒介。誰的媒介?什麽的媒介?僅限於音樂,僅限於音樂作品,恐怕是不夠的。
我們還談論了自由。我曾以逆推的方式思考過我們的自由,或者毋寧說是似乎專門為滿足我們的期望而存在的自由。‘自由,就是使身體具備一種不受其組織限製的力量,就是讓思想成為一種不局限於單一意識的力量。’讓我們把思想稱為靈魂,結論是:靈魂應當與身體共存,身體也應與靈魂共存;也就是說,靈魂應當感受生命,它的生命,在這裏,在當下;正如身體應當感受靈魂,它的靈魂,在這裏,在當下一樣。
我曾極力建議您體驗音樂。也許我堅持作出的這些小小說明能讓您明白我的意圖,明白在具體事實之外,體驗音樂很明顯首先就是,小姐,您自己成為音樂生命的延續。
最後:我隨信附上一件心愛的小玩意兒。我可不願意在還沒專程將它轉交給一位我認為值得的人之前就離開人世。在那個人身邊,它可以延續它承載着記憶的存在。我周圍不是沒有人配擁有它,而是沒有人特別值得擁有這件東西。如今,它是您的了。它將一直是您的,除非在以後的歲月中,假使有這麽一天,您路過德國並且能去拜訪我的一位年輕朋友。那麽,將由您决定是否將這件物品轉交給他,是讓它繼續靜靜地待在您身邊,還是您判斷我的那位朋友是否值得擁有它。
當然,沒有機緣巧合,拜訪便不能成行,也衹有機緣巧合,才能將您的腳步引領到那個地方。隨信附上他的地址。
我再次對您嚮我提供的方便表示感謝,此次旅行能與您做伴實在是一件快事。最後,請接受我最美好的祝願。
教授!他不辭辛苦地寫信給我,這讓我十分激動。我小心翼翼地合上信紙,嚮着被提及的神秘物件俯下身去。
神秘?衹在最初的最初是這樣。在方形白木盒的一側,有一個小小的鎖閂。我把鑰匙插進去,轉了好幾圈,一直轉到機巧的盡頭,然後將這個毫無疑問應當是音樂盒的物件放好。一陣吱嘎聲後,突然,精巧的盒蓋被一個放在底座上的微型人偶緩緩推開。小人偶很明顯是阿波羅。他抱着竪琴,隨着一支古老麯子的清脆音符輕柔地轉着圈。這首麯子我從未聽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星出版社 |
|
|
內容簡介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1(1)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1(2)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1(3)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1(4)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1(5)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1(6)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1)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2)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3)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4)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5)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6)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2(7)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1)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2)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3)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4)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5)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6)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7)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3(8)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4(1) | 女鋼琴師的心靈之旅4(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