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相和眼通
四加行位
声闻乘的四加行
独觉乘的四加行
八万四千对治
习气次第断过
大般若大火炬
大乘的三有和涅槃
把握行蕴
有同学问关于吃肉的事。
每逢有虔诚的信仰,又真诚恳切地用功时,稍稍一上路,自然就有这个现象,就是一吃到肉马上受不了;或一闻到肉味,一看到肉也会受不了。照佛教的道理,这是善根发起,功德的成就。久而久之,如果修持一松懈下来,就又想吃肉了,这是心不坚、不用功的关系。
宜兰山上有一首神仙题的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修仙修道能否成功,只看用心坚固不坚固,这是基本问题。
又有人问,眼睛一闭,前面有许多幻境,久久不能超越这个境界,如何解决?
当气脉通过后脑玉枕关时,有些人因为营养不良,就会发生种种问题。有人眼睛发红,有人产生类似白内障的情形,只要有信心,一通过了就好了,而且眼睛比以前还要好。气脉到了玉枕关,将通未通之际,就发生很多现象,只看到幻境还算是普通的,有些人连墙壁都看透了,发起天眼通。在这种情形之下,神通跟神经是两兄弟,当各种幻境都来时,不是去不掉,而是我们在玩弄它,连自己也不知道。如有很想去掉它的这个心,不是被它转了吗?执著了嘛!只要一切不理,慢慢连脑袋都忘掉,就好了。然后又转入另一个新境界,不会再看到幻相,而是看到身体内外一片亮光。久而久之,自己心脏血液流动的情形,也都看得很清楚,不用去照X光了。可是不要把它当成眼通,当眼通就着魔,不当眼通就差不多要通了。所以不要想办法去除掉它,如果道理不清楚,还要执著这个境界,幻境就会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眼睛机能衰退或疲劳,这是吃点补眼的药物会有好处的。
现在继续上次所讲的。
“现观庄严论”与“瑜伽师地论”有密切关系,尤其它偏重于修持和四加行方面。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略论,也都是根据这个系统而来的修持方法。所以修密宗黄教,乃至其他密宗各教派,不论是基本的理,或者修证,都是依此。事实上,这几部论都是显密各派修证的宝典,都非要搞通不可。
现观庄严论卷一,一切相智品第二(对四加行的方法加以解释):
如是四加行道中,由是见道智火之前相,故名曰暖。
四加行的修法,由于先要求见道,就是禅宗所说见地,真见到性空。但这个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楞严经告诉我们,“能见”见到“所见”时,见道的那个时候,那个见道的“见”,不是眼睛看到的那个见。能见、所见的都离开了,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眼睛看到了道,或者是理上所能了解的情况。
见道智火之前相,就是快要见道以前,将要见道那一刹那间,发起了暖地。这也是作学术教理的解释,换句话说,真见道时,如禅宗一些大德们的自述,在刹那之间,轰的一悟!出了一身大汗,这就是四加行的初步暖相来了。
由诸善根不被邪见所动,故曰顶。
这时再进一步,配合行。禅宗百丈禅师有一句话:见道的人“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表面上看起来,悟了道的人还是原来那个人,可是他的心理思想行为,做人处事的道德标准,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变得不刻意求善,而自然合于善。为求善而行善是痛苦的行为,那是“戒行”,是难行而且是勉为其难的行,所以守戒有功德,值得赞叹!见道的人不谈守戒,但是一切自然在戒行之中,诸善根不被邪见所动,这是顶相。
由灭恶业所感生之恶趣,及于真空性远离怖畏,故曰忍。
自然的灭掉一切恶业所感应而生的恶趣。这句话严格地讲起来,问题大得很。换句话说,由于过去恶业所造、所感应,在这一生会有恶趣现象。这个“趣”,就是向六道轮回的趣向,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许多人因恶业所感,他的现生,或衰老时,或临死前,已呈现了将去那一道的现象。还有些人的恶趣向,在梦中呈现,各种各样多得很,佛经里头都会讲到。
见道到暖地、顶地的人,定力仍是不够。因为定力不够故,有时正在定中,恶趣现前,会产生恐惧。比如大魔境现前,平常你们不会怕,但在那个时候会怕起来。忍就是定力很坚固,有坚忍、截断的意思。第二句话讲真空性的恐怖,我们学道就是想见空,为什么见空又恐怖呢?很多人会这样,所以金刚经教你福德要够,如果福德不够,你见到自己的空性会害怕。大家天天想修道,修道人第一个要守得住寂寞。人生的最高修养是守得住寂寞,能欣赏得了凄凉,修道人面对凄凉的境界,会觉得很舒服。如果忍不住寂寞,守不住凄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尤其修道,根本就是修寂灭,寂灭来了,你守不住了,这不是背道而驰吗?这个地方非要“忍”,远离空的恐怖,这是真“忍”。
由是见道之亲因,一切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也。
这才是真正的见道,弥勒菩萨用文字,从学术性的观点告诉我们。事相上,暖是真得暖,而且暖寿识三个是一体的。所以转识成智,如果意识真转了,转成妙观察智时,没有不发暖的。密宗的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不过是暖相的初步,并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念头、妄念、意识不能转,就不能发起暖相。一得暖相就是得三昧真火,这时道家的祛病延年一定办得到,因为暖、寿、识连着,物理世界也是如此。我们这个欲界的物理世界,凡是死亡的东西,一定是会冷却的,活的东西一定是暖的。所谓暖、顶、忍,不光是道理,还有事实。
此处别说三宝教授中之僧宝,谓如第二品所说,道相智所摄大乘见道十六刹那中。
第二品里头介绍过道相智。什么叫见道?弥勒菩萨都对我们说了。不过,见道的道相中间,有十六刹那的情况变化出来,这时候,安住八忍之圣位菩萨,进入菩萨境界。圣位菩萨也叫作预流向,同小乘的果位相等,是预备菩萨的后补者,不过有钝根随信行,利根随法行之二。
钝根的人只是有信仰,由信仰慢慢培养功夫和见地。得根的人因信就进入了,证进去,马上起用。这两种是不同的。因此说,四加行法也有两种人,他们的修持界、经过与成就,也各自不同。
钝根者名信解,利根者名见至。钝根的人就是学理上相信,见地上没有开发。利根的人理到了,功夫、行愿都随着一起来。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二,道相智品第三:
了知圣声闻道之道相智因,有四顺决择分,谓色等胜义空故,通达空性与色等无分别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暖位。
这是四加行道,功夫与事都包括在内。这里讲的是声闻的四加行道。大、小乘、罗汉、菩萨各有各的四加行,乃至外道修定做功夫,也有四加行,成就则有深浅之别。
现在讲声闻道的加行道相。这句话是说,声闻乘证了圣果的人,他的道相智,就是见道以后的智慧境界,有四个条件可以测验出来。
首先,悟了道的人一定证到色即是空,这不是理论,要到这个色等胜义空的境界,是色的第一义空,不是色的现象,这是声闻乘的境界。
若说把山河大地看空了,一切色随意而转,是菩萨境界。学过唯识就知道,菩萨境界的前五识也转了,五八果上圆。前五识真转了的人,要变年轻就变年轻,身体不好便转好。前五根都转不了,算见个什么呢!
这里告诉我们的是胜义空,形而上的,透彻证到了色即是空。慢慢进一步智慧到了,晓得空即是色。通达了色与空无分别,才算到达声闻果的暖位。
通达色等胜义无所得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顶位。再进一步了解了色法,即物质世界的四大是无所得,毕竟了无所得,本空,也就是色不异空。这个所得的智慧,所包含的境界都做到了,才是声闻乘的顶位。到达了顶位,一定是三脉七轮通了,完全打开了,顶相即可达到与宇宙合一。
通达色等于胜义中,破除安住常无常等理,此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忍位。
再进一步,在见地上通达色等四大在第一义上已经破除了那个境界。是什么境界呢?即安住(即任运、保持)以及诸行是常或者无常等道理。
佛学劝导人了解诸行无常,一切是空。大乘佛学中,佛说涅槃经,不说无常,也不说空,说的是常、乐、我、净,与佛原始说法恰好相反。当佛涅槃时,告诉我们说,无常、苦、空、无我是方便,真正的是常、乐、我、净。不管是无常、苦、空、无我也好,常、乐、我、净也好,都是两头的话,中道第一义谛,两头都不著。空与有是两头的话,是相对的,修与不修,打坐与不打坐,都是两头,所以都不要执著。
这里很严重了,色法,物质世界都是无常,但成、住、坏、空,一直重新反复,可见它也不是无常,但决不是唯物思想家的“常见”。你要通达了这个,才到达声闻地的忍地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个境界不同,所以修密也好,天台也好,禅宗、净土、道家也好,这些理不透,所有功夫都白做了,自己困了自己多少年都不知道,那个境界破不了,你就没有办法再升华上去。
比如现代人很喜欢讲气脉,气脉真到了身心内外光明充满以后,下一步怎么办?你说不知道,你就在千生万劫中慢慢滚吧!我常问人:你说转河车,究竟转到几时为止?这话不是玩笑,可是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所以下一步应该如何,教理非通不可。其实佛在三藏十二部、显教里头都说了,因为佛经难读,有些问题在这一本,有些问题在那一本,读书不留意就忽略过去了。
依于十地者,谓通达极喜地等胜义无所住,如经广说,此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世第一法。
更进而到菩萨的初地欢喜地,即胜义无所住,形而上道的境界。这个境界是般若智慧之所摄持,才叫作世第一法,不过是初地菩萨的境界而已。
言自觉者,指独觉阿罗汉,此于最后有时,不须依仗他师教授,自能证得菩提,其亦字者表于彼时,自亦不用言语为他说法。
有时候,找不到真正证道而修持的明师,自己也可以求自悟之道。佛也告诉我们,要皈依佛、法、僧三宝,佛法僧三宝都还在,大藏经全部都在,你只在佛经上找,等于佛亲身在这儿一样,这样去努力,也可以求得自觉之果。所以讲自觉,就是独觉、声闻、缘觉。中乘道独觉阿罗汉,在最后顿悟那一刹那,也并不一定要靠善知识,他自能证得菩提,这叫独觉佛、辟支佛。这一段很重要。
注意,刚才所讲的声闻道中,在这本书里总是拿色、空二义来讲。色就是地水火风四大,身体、物质世界都属色。证悟到了就是见空性。见空性后没有一法不转的,一定转,所以叫顿悟。换句话说,色法也跟着顿转,这是一定的。等于修持次第讲“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法一样,到某一步,某一步境界一定呈现,这不是教宗规定的,而是身心走修持路线必然的变化。功夫到了那一步,就是那个现象,如果没有那个现象,就不是那个境界,功夫就没有到那一步。
当知麟喻道,由三法差别所摄,谓远离色等外境所取分别,未能远离内识能取实执分别,就所依差别,是依独觉乘所摄法之法性为所依种性故。
这里特别提出来说,有些修持多年的人,也许偶然到达这个境界一下,是瞎猫撞到死耗子,撞到麟喻道的境界(麟喻道比喻独觉乘)。缘觉乘自悟自肯的境界有三种情形:可以达到对世上一切都淡薄了,对外境不大喜欢,分别心也比较轻微。如果可以做得到这样,有这个修养,但为什么不能永远保持呢?那是因为未能远离内识能取实执分别之故。也就是说,内心阿赖耶识坏的种性之根,还没有拔掉,还在那里的缘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的妄想习气就是这样,你觉得自己没有执著,事实上,无意中已在执著,连自己都不知道,能够晓得这习气的话,就能得解脱了。
这个“分别”两字,不要搞错了,以为分别总可以看得见,其实,有时候自己的分别心自己是看不见的。比如刚才同学问的:用功几天,不想吃肉了。这时候你以为吃荤的分别心要离开了,不然!也许梦中看到那盘肉还香呢!当年我从峨嵋山闭关后下山,与一个出家朋友结伴同行,快到成都,离城五六里时,一股人臭味就逼上来了。那时才信西游记中,妖怪找人肉吃很容易,一闻到哪里有生人味,妖怪就来了。待进了城门,这位出家朋友闻到四川的回锅肉,还香得很呢!于是忙催我赶紧离开,这个就是实执分别,在阿赖耶识中,我们自己不知道。能够找得出来这个,就差不多了。
所以,有时候自己觉得这几天用功得很好,心地蛮干净的,却不晓得自己那个实执分别,一下就把自己挂上了。修道学佛,搞得心中很清净的时候,有一个分别很可怕,稍稍看到别人讲错了话,做错了事情,或者不合规矩,马上觉得很讨厌,那就是瞋心,分别实执。你以为分别实执那么容易去啊!如果真的那么容易,你早就成道了。
前面讲过关于由修持而达到健康,以及做功夫进入定境的问题,因此采用了增壹阿含经修出入息的方法,结果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有许多人把这道理搞错了,尤其是女性方面。女性作调息,收小腹时,注意力不可以在小腹,举凡任何修法,都不可注意下丹田。凡是注意丹田,没有不出毛病的,男性也是一样。守下丹田会把肚子守大、肠子结厚、胃下垂,这叫什么功夫?隋唐以后塑的佛像,都挺着大肚子,这完全是错误的塑法,这种塑法是很害人的,实际上不是这样。
调息炼气,这个气不是从鼻孔里出入的气,只不过是借这股气,加以运用。如同借用火柴一样,点燃以后,就不要火柴了。每个人身体生命都是有暖的,身体本身也有气,要把这个体会出来,才作安那般那。真把气的道理体会出来,七天以内一定证果,这话不是开玩笑,佛法是不欺人的。
大家修气修脉,连什么是气,什么是脉都没有搞清楚,专门在呼吸上搞。以前讲过,呼吸、声音这些都是生灭法,以生灭法求不生不灭之果,合逻辑吗?当然错了。至于炼气,我们身体内部本来就有气,只要把自己本来有的引发,你真做到了,身体内部一定起变化了,那有什么困难呢!
比如你疲劳了,想睡觉,这时只要吸入一口气,停止呼吸,把气闭住,身体内部本来有元炁(音QI)的,那个元炁(音QI)的功能就发起来了。等于干电池用完,放在地上吸收电力,又可以重新用它。佛法修持的道理,同物理的道理是一样的,实际上你懂了那个道理,本身的气就会体认到,因此用本身的气,就可以达到祛病延年,返老还童,容易得很,可说是易如反掌,就是因见地不到,所以才认不清。
不过认得了气也很不容易,气认得了,要炼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最多三天以内就可以做到,打坐想入定多少天都可以办到,身体要怎么轻灵就怎么轻灵。所以佛告诉他的公子去修这个方法,很快就成就了。
为什么罗睺罗容易修这个方法?童真入道,修这个方法几天以内就证果。女孩子在第一次月经来以前,知识还没开以前,以及男孩在性知识都不懂以前,都叫童真。要证果,不管男女老幼,无论年纪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无分别,生理色法转了,整个六根不漏,那才转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绝对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了知独觉道之道相智因,顺决择分有四,谓开阐色等胜义中,无名言中假有,不违法性,是为暖位。
独觉道同声闻果又不同了,等于佛法的中乘道。无名言中假有,真空起妙有的作用,尽管执著有,并不违背空的法性。换言之,空了能够起有的作用,才是独觉道的暖位。
顶位是由通达色等胜义无减等所显。
什么是独觉道的顶位?了解物质世界的色法,在第一义中没有减少。比方抽一支烟,把烟抽完,用科学方法,把这些烟收集起来,可以再把它造成一支烟,一点分量都没有少。所以进入空的境界,要它起妙有的作用也一样不少。修成功的人,另外的生命再不要经过六道轮回的投胎,自己意生身,意念一动,就可以造成另一个身体。
心法是了不起的,色法同样的不可思议。佛法偏重于心法方面的开展,了了心,才能了色,了物质这一面。佛法不会向物质这一面开展,其实心物两个是一元的,物也是同样的不可思议。道家是向色法这方面走,先把它破掉,破掉后再修成功,这是了身。后世密宗也走这个路子,科学现在正在研究阶段,也是向这一条路走。
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轻视了现在的科学,随时要接触它,要看现代科学资料。为什么美国人老是放人造卫星或太空梭到太空?他们在探讨宇宙的奥秘。不过有一点很可怜,他们也只是摸到生命的最后面,光向外找,找了半天,就算找出来了,但是那个发动找的又看不见。所以学佛法修道的人,是回转来在自己这里找,把“这个”找出来,“那个”就容易了,这就是要自己求证。
所以一个学佛修道的人非常自私,为什么?因为随时要照顾自己,随时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有一点没有解决,而认为自己对了,那是自欺之谈。生老病死一切都要解决,学佛是要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学佛的人?一辈子来检查自己,反省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做到的人,就是修行人。所谓自觉者,自己随时找出自己的错误,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独觉道的忍位是什么呢?忍位由通达内空等故,了知色等胜义不可执。独觉乘的人,内在证到空的境界,因此对于物质世界不执著。这还是中乘道,不是菩萨道。换句话说,学佛的人说空,你说你的,物质世界还是照样存在。你打坐可以一坐一万年,地球还是在转,独觉乘是这样,地球是四大,它还是没有被你空掉。那么色与心两个是绝对分开了吗?如果是,就不是如来境界,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物是一元的,这个原理要抓住,真正的大成就,非做到心物一元不可,只偏向一面是不行的。
所以,缘觉的世第一法,了知色等胜义无生等相。晓得生而不生。这本经典到处都讲色,色法地水火风。唯识分析色法有三种:极微色、极迥色、法处所摄色。法处就是意识境界,自我可以生出地水火风,包含物质变化出来的作用,这些我们都要知道。
现证空性慧所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即是大乘见道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见道。
现证空性即禅宗所讲顿悟,“蹦”的一下,在教理就是现证空性。性空的境界一下呈现出来,这个时候智慧开悟,般若成就,现证空性所包含大乘道的所有现观庄严,都出来了。所以净土境界一下现前,立地成佛,这个在理论上就是大乘见道的境界。见道以后才好修道。等于看到米再做饭,见道等于看到米了,修道等于米下锅了。至于大乘见道的这个界限,现在不讲禅宗顿悟,只讲功夫见地道理来说明,教下与宗下是不同的。比如净土宗,你念一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到家了,如果讲教理,为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它是什么道理,南无阿弥陀佛又怎么念法等等,这些是教理。所以宗和教有差别,但是通宗的人没有不通教的,通教的并不一定通宗,因为没有做功夫的缘故。一定要做功夫求证,这里所以说,界限唯在大乘见道,教理是这么讲。
此说,大乘见道人身中,具大功德胜利之见道。
弥勒菩萨说,我这本现观庄严论里头所说,这个身内的功德成就了,才能谈到见道,见道还要靠这个肉身的。
道相智所摄之见道中,有十六刹那。
刹那之间就见道了,这是弥勒菩萨给我们分别的。
佛清净为最清净者,由于能治所治次第断过门中,许大乘修道由能量之智与所量实空平等性故,是能尽清净三界诸障之真对治故。谈到对治法门,学佛修道不是一个药方就可治百病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法。当你修持时,忽然一下空了,空久了就昏沉,睡着了,这时就需要对治,就要不空,提起“有”来。“有”久了,就又散乱了。所以打坐做功夫要晓得对治法门。
有人问:有时候念佛、念咒子或做观想,做得很好时,怎么后来不行了呢?
因为你觉得好,你心中想,这一下好啊!很定啊!事实上已经在散乱了。越搞越被散乱拉走,当然就不好了,又不晓得对治。修行人对各种方法,不论外道内道都要知道才行。在某一种境界,应该赶紧要修某一个法门,不能再搞原来那个方法,再搞就要出毛病。尤其我们的心理,多少的业障,很难把它调整过来,所以有八万四千不同的对治方法。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只限于一门,认为自己这个对,其他都不对,那就错了。
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切清净对治法的重要。唯有佛的清净境界是总对治法。能对治的与所对治的,要恰如其分才行。比如我们散乱要修止,昏沉要修观,落昏沉要炼气,气炼多了也会出毛病,所以要恰到好处。能治、所治各种法门都要学。
对治法门学了做什么?次第断过,把我们的习气渐渐转变过来。这次课程讲见地、修证、行愿,但行愿没有谈,因为很难做到的。习气过错是不可能断的,但心理行为及习气不能断,是做不到身内的功德成就,所以功夫不会进步。等到你身内功德成就了以后,身体方面自然是一秒秒、一天天在变化,向胜义方向转变,这个道理是呆板的,这本经典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
可是这里又告诉我们,习气是次第慢慢断的。比如刚才讲,得了定,意念清净时,别人的一点错处都看不惯,是什么道理?等于自己把镜子擦得太亮了,太干净了,一点灰尘都不能落,落下来就看得清清楚楚,看了就讨厌,就要擦掉,不能容纳尘垢,起了瞋心。因此只喜欢清净,不喜欢尘垢,这是功德不圆满,也是过错,赶快要断,非断不可。这些佛经上都讲了,修持不是那么简单的。
所以能治所治次第断过,这个法门当中,是大乘的修道,由能量之智与所量实空平等性故。大乘的修道境界,妄念空了,清净本性出来了,是自性“能”清净,只得“能”,而去妄念亡“所”不行。“能所双亡”又还不行,要“能所双融”。所以能量之智与所量实空,平等平等无分,这才叫大无分别心。这样才能够尽清净三界一切障碍。这也就是一切障碍的真正对治,既不落空,又不著有。
这些都是讲理论,如果懂了,晓得既不落空,又不著有,那么平常所学的外道也好,那些著有的都可以修了,为什么?因为对治的时候需要用,调心的时候要用。所以知识学多了以后是个大障碍,但是成道了以后,反而怕你懂得不够多,你越懂得多,教人度人的方便越大。所以大般若经上讲:大般若如大火炬,什么东西都不怕丢进来,好的、坏的,越丢智慧光明越大。具大般若智慧的人,不怕你是外道,或染污什么,你尽管来,来得越多,他的般若光芒放出越大。
第二个比方,大般若如孔雀鸟,所以密宗有个修法叫孔雀明王。为什么如孔雀呢?孔雀专吃有毒的东西,蜈蚣、蝎子,越毒的东西对它越好。毒品吃多了以后,羽毛越漂亮,没有毒品吃,它的营养就糟了。所以大菩萨能够下地狱,能在六道中度众生,吃了毒药,羽毛更光彩,智慧更大,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一切法门皆是对治。
此处之诤者,谓下下等九种修道,断除上上等九种实执不应道理。
古代的大祖师们已经发生争论,说用外道的法门来修无上道法做不到,不可能。这里的争执是说:下下等九种修道,断除上上等九种实执,没有这个道理,不合逻辑。
譬如羸劣士夫不能摧伏强力怨敌,于劣怨敌不须强力士夫。比如身体衰弱的人,怎能摧伏强敌呢?
如是下品修道不能断除上品实执;断下品实执不须上品修道故。
下品修道方法的人,如果路走错了,决不能成就上品佛道,而且断下品习气,深生染著,也不需要般若那么高的修法,这些都是人的意见之争,千古皆然。
答云无过。譬如浣衣,洗除粗垢不待勤劳;洗除细垢,须大劬劳。如是能治所治亦应理故。弥勒菩萨说,这个不是问题。等于我们洗衣服一样,衣服太脏,就用力一点;不太脏的,轻洗一下就好了。下品修道的毛病大,做功夫要勤劳一点;功夫毛病浅一点,就少修一点,这并不是问题。
一切智品第四:
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间,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
大乘修道,般若成就,即禅宗所讲的顿悟法门。
现证无我慧所摄持,复是小乘现观种类,即一切智相,界遍一切圣者皆有。观待世俗事是破有边,现观种类大乘圣智,即智不住三有之道相智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观待世俗事是破寂灭边,现观种类大乘圣智,即悲不住寂灭之道相智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现在讲大乘,就是禅宗所谓立志顿悟。你天天求悟,悟了干吗!不悟多好,不悟这个世界很好玩,悟了以后世界如梦,那还有什么好玩的。不好玩何必学呢?学佛修道有两个目标: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大乘佛菩萨的境界是,智不住世间,悲不入涅槃。简单一句话,悲智双运就是菩萨道,再换句话说,就是智悲双修之道。到了智慧圆满、福德圆满,就是佛的果位,智悲双运也就是这个道理。
修道的人,第一步功夫先证到“无我”。这个智慧境界所饮食的,有小乘现观种类,即小乘境界见到空一切智相,见到空的境界。这个范围,凡是圣人界遍一切圣者皆有——凡是圣人都见到空的这一面。这句话讲得多痛快,也最伟大。凡是圣人,不管儒家、道家,乃至其他宗教,一定见到空的一面,才能够称圣。
观待世俗事是破有边,现观种类大乘圣智,看世俗很厌烦,要出世修道叫观待。待是相对、对待的意思。
世俗的事情拿空来破它,是有边。现观种类大乘圣智,即智不住三有之道相智相,理论上达到智不住三有,见地上见到空,如落在空的一边也是小乘,更何况你那个空的境界还不究竟。见到空的人就是憨山大师所讲: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大乘见到空的人,就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二,是智不住三有之道智相。这个界限从大乘见道乃至于佛的果位。悲不住涅槃的道理也是一样。
菩萨一切智道般若波罗蜜多,由慧故不住生死此岸,由悲故不住涅槃彼岸,于彼二岸中间亦胜义不住,以是双破二边,现证空性智所摄持之现观故。
证道的人,就是禅宗讲悟道,悟个什么?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悟道了以后,智不住生死,悲不入涅槃,“涅槃生死等空花”。船子诚接引夹山的话:“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就是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
中国禅宗真正证道、见道的那些人,不是只有一点清净,或一点意念偏空的境界而已。所以我们应多注意临济、曹洞等创宗立教的修持与见地。石成金录的“禅宗直指大事因缘”,也要仔细看过。他所引证的例子都是非常好的,都是讲实际修持,实际证到与经典相合的境界。那才算是开悟、证道,不是一点小因缘、小境界、小清净、或一点小空,就认为自己是悟了。
色蕴等空性,三世所系法,施等菩提分,行想所治品。
大家虽然在修持,但都还没有把色法这一面搞清楚,如果四大所构成的物质世界破不了,要说成道,那是自欺之谈。物质世界怎么去空它?吃饭也是色法,这个吃饭的色法不装下去不行,不然人就会断气的,有这样严重。你怎么去空它呢?色受想行识五蕴,为什么色法摆在第一位?就因为这一蕴很难破,蕴者蕴藏在那里,牢牢的,又译为阴,看不见,翻译得很有意思。
色蕴等空性,我们大家学佛,偶然把第六识一念清净,叫它空一下也还容易,但是色法就是空不了,怎么样去空它?非修证不可。
三世所系法,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众生,这个三世真把我们困住了。色蕴,物质的力量都把我们挂在那里,不但是今生所系法,连过去、未来都把我们吊着。说某人有神通,你只要问他一句,什么是这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保证他讲不出来,因为人不管在梦中也好,神通也好,神经也好,他讲得出来的,都是人想得出来的东西。那个想不出来的,就是没有看过的。从各宗教的立场就可以看得出来,外国的神、外国的天堂,都是外国样子;中国的神,是中国的样子。每个地区文化思想不同,天堂都跟着变。从这方面来研究真是有趣,我们的玉皇大帝就是我们人格化的神,而且还可以指挥地下。还有城隍,同我们的行政组织一样,西方的上帝是西方的人格化,天堂同西方的组织也是一样的。最后归结到书中的偈子:色蕴等空性,三世所系法。
我们的思想和学问,都跳不出物理世界的范围,那要怎么跳出三界外呢?
施等菩提分,行想所治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的修法,三十七道品,七觉支等这些菩提分,都是行蕴、想蕴的对治法门。
不要说我们离不开思想,就算你离得了思想,那个行蕴,生命的功能,就更难讲了。比如我们睡着时,思想可以不想,但我们的血液循环,只要我们活着,它都在流动,一切的生命细胞,也是在新陈代谢,这就是蕴的功能。行蕴就是第七识与第八识之间的东西。所以大家有时候谈空,你空掉了什么?行蕴都空不了,即使你做到呼吸停止还不算数,连身体内也要达到气住脉停。所以你修持能达到要心脏、脉搏停掉就停掉,要活动就活动,那你才对行蕴有把握。能对行蕴有把握,才可以勉强跟着业力走,这才叫修行。
不做到这样,免谈功夫了。你说你丹田发烫,鼻子会冒白烟,那都是想蕴可以做得到的事,只要多练习就可以做得到,那是妄念问题,不是这个功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