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反三国演义   》 第二十四回 孙仲谋两路攻荆州 赵子龙一军夺江夏      周大荒 Zhou Dahuang

  且说张郃被马超杀得大败逃回,来到叶县,见过都督,顿首请罪。司马懿惊道:“将军为何狼狈至此?”张郃道:“末将奉了都督将令,收兵申息,耽搁六七日工夫,整齐队伍,遵照指定路线,越过桐柏山,径渡白河,半渡中间,忽然伏兵齐起,末将收军不及,又系黑夜,军士远行劳乏,自相惊扰,遂致全军覆没。”懿道:“荆州名将,赵云现驻巴陵,专防吴会,关云长自驻南阳,张翼德现驻方城,是何将领兵,使将军全军覆没?”张郃道:“是西凉马超。”
  懿惊讶道:“闻在上党,为何又至襄阳?”张郃道:“西凉兵纯系马队,故调动甚易。”懿凝思道:“前闻诸葛亮派马岱收河西五郡之兵,此来必系新兵初至长安,诸葛亮深恐我去扰襄阳,必令马超率领马队,先驻白河,以待将军;将军贪功心急,不思徐庶庞统皆系智谋之士,岂有襄阳根本,不置防兵,入境数十里,不见一人?明是诱敌之计,将军不知,故有此败!”张郃闻言,如梦初觉,愿甘军法。
  司马懿扶起道:“胜败兵家之常,将军国之良将,方倚为重,何能加罪!愿将军以此为鉴,徐图报效国家可也!”张郃谢过。懿谓诸将道:“西凉马队,飘忽靡常,恐其又从武关东出,则宜阳各地,又非我有。”说罢便令长子司马师,领兵八千,去守宜阳。
  司马师行至登封,闻知宜阳已失,顿兵不进,遣人飞报都督。司马懿正在进膳,接着警报,掷箸叹道:“马超之兵,何神速乃尔耶!”急移司马师兵去守洛阳,令次子司马昭领兵一万,屯扎巩县,龙门少室各山,分途严加防守,以免马超暗袭洛阳。又令徐晃专守阌乡,钟会邓艾专守崤山西北,使马超军队,不能便与潼关川军会合,以为持久之计。诸将领令,各自分防。
  马超南收嵩县,联络张苞,沿着熊耳山,将本军马队,沿途安插,自领兵八千,调来张苞步兵三千,同守宜阳。司马懿见马超兵锋甚锐,急移曹洪去守郏县,文聘去守登封,与马超之兵,一个倚着少室山阴,一个倚着山阳;与张苞的兵,一个倚着箕山山阳,一个倚着箕山山阴,双方深沟高垒,安下鹿角,掘下陷坑,互相提防。
  张飞庞统,因司马懿劲敌当前,也不前进,只遣游兵蚕食近地各县,派人招诱黄巾余孽,在曹兵腹地扰乱。只因曹操坐镇许昌,立时派兵扑灭,然而地方已很骚然不安。就在此时间,果然应着司马懿言语,孙权又起兵报仇了。原来吕蒙自败回夏口,朝夕伺隙,以图报复。听得曹操派司马懿拒敌关云长,司马懿令张郃去袭襄阳,吕蒙便要乘机起兵。徐盛谏道:“将军!关羽张飞赵云皆一世之雄,庞统徐庶马良,皆聪明之士,岂有不顾根本的道理?魏兵未见其得志也。”吕蒙见徐盛说得有理,只得按下雄心,静听魏兵消息。待张郃得手,火速进兵;若张郃失机,再图良策。
  不数日间,听得马超大败张郃,魏兵片甲不留,吕蒙亦自吃惊,知道马超到了襄阳,江东若犯荆州,马超必然回救,师必无功。过了些时候,探子报道:“马超移兵武关袭取宜阳。”吕蒙大喜,正与徐盛商量起兵,听得吴侯命孙韶到来,言水军都督鲁肃身故,特命吕蒙为水军都督,建业上流水陆诸将,尽归节制,火速兴兵,去取荆州。吕蒙拜命已毕,与徐孙二人计议道:“荆州良将,仅一赵云,我令朱桓领陆军五千,明张旗帜,去取巴陵,赵云必然去救;赵云既受牵制,然后令蒋钦代兴霸守江夏,由兴霸领陆军万人,西沿汉水,出潜江以攻荆州之东;某自率水军二万人,溯江而上,以攻荆州之南;彼若抽前敌之兵,回援根本,司马懿必乘势锐进以追之,是荆州首尾受困,我亦可以雪巴陵之耻矣!”二将齐声赞成。议决之后,水陆军队,同时出发。
  巴陵方面,赵云自从战败江东兵队之后,派了许多细作,在下流一带探听消息。吴兵未出,赵云已经知道,火速令人报知刘琦马良,移刘封军队,坚守潜江,令妻子马云騄领西凉兵五千,接应刘封。云騄领命,带兵去了。
  赵云召向宠计议道:“江东兵三路进犯,当以何路为重?”向宠道:“吴兵之出巴陵,不过虚张声势,欲以牵制将军。吕蒙甘宁,皆江东良将,不可不防。”云道:“潜江陆路,己有重兵,尚不足虑;吕蒙自领水师,来攻荆州,志在必得。我意彼以疑兵牵我,其备必虚,不如乘机尽起羊楼峒防军,暗袭江夏;将军能为我统领水陆军士,扼守洪湖十日,不使吕蒙兵过,则吾事济矣。”
  向宠道:“既主帅见委,宠不敢辞,但虑事权不专,不能令众。”云喜道:“公能负责,尚复何言!”立召诸将入内,告知请向将军代理十日,无论何人,不许违抗。诸将齐声应允。荆州原有水军三万余人,除去分防各地外,驻扎巴陵一带约二万人,两岸陆军九千余人,悉归向宠节制。赵云自领轻骑数百,向羊楼峒出发,暗令太守伊籍飞檄长沙太守,派兵万人,顺流东下,从巴陵上陆径赴江夏接防。伊籍得令,加紧派人前往。
  赵云到了羊楼峒,廖化胡班接着,云令二人尽起防军,向江夏方面出动。离江夏城二百余里,只见前面旌旗招展,朱桓领兵前来。云令二将,各领千人,在山左右埋伏,自领三千人避入山内,让朱桓过去,转向江东兵后队杀来。朱桓此番出兵,纯系诱敌,缓缓前进,绝不料荆州兵赶过前头,急忙挥兵回转。赵云将人马迎头截住,朱桓舞刀来战赵云,两个战了二十余合,一声喊起,左边廖化,右边胡班,双杀出来。朱恒心内一慌,赵云备起精神,一枪将朱桓挑于马下。江东兵士,四散奔逃。
  赵云令军士四面兜剿,齐声叫道:“降者免死!”江东兵士,走头无路,个个跪地投降。赵云令降兵将衣甲脱下,把自己兵士,改装三千余人,降兵器械,一律没收,每人给旗一面,令胡班押着,倍道兼程,向江夏南门杀来。次日下午,到了江夏,城上守兵,见是自家兵士,放他进城。赵云率领亲军,径向太守衙门,找寻蒋钦。
  蒋钦闻报,只道朱桓兵败回来,领了从兵,出外弹压,迎头看见赵云,原在江东见过,不由得大吃一惊。赵云劈面一枪刺来,蒋钦虚掩一刀,往左侧便走。赵云令廖化领兵驱逐城内江东兵士,胡班占领城池,自己追赶,蒋钦没命的逃出东门,跳下兵船,向夏口便走。
  赵云吩咐军士,将沿河兵船,放火便烧,登时火光彻天,照得江面通红。徐盛正待派兵过江东来救,蒋钦早巳来到,见过徐盛,诉说一切。徐盛顿足道:“朱桓必全军覆没矣!赵云胆略,真不可及!明日当率兵渡江决战。”一面吩咐将士,彻夜警备。
  那边赵云得了江夏,将江东降兵,立时驱逐出城,一面清查府库,一面安排守御,令胡班专护城池,廖化防守陆路,云自领兵防守江岸。那些降军,渡过江来,报知徐盛,反替赵云虚张多少声势。徐盛索知赵云老成持重,此番一战便得江夏,势力必厚,不可大意,彼已凭城拒守,即使渡江,亦无益处,只得严守夏口,静待吕蒙消息。
  赵云候了数天,夏口并无一船过来,长沙新兵,倒陆续到了。云大喜,令廖化领江夏太守,率领全军,协同胡班,谨守城池。那江夏城自从徐盛甘宁,相继接守,真个是城高垣峻,粟支十年;云吩咐廖化小心谨慎,自领原来轻骑,星夜驰回巴陵。伊藉听得捷音,举手加额道:“将军真天人也!”云便问隔江军事如何?伊藉道:“向将军将水师堵住洪湖口,陆兵沿岸相辅,迎击江东水军,两三日来,大小十余战,两边死伤相当,我军因系上流,颇占优势,东吴既无陆军,纯恃水师仰攻,故不能取胜;吕蒙昨令陈武水师船只,来攻巴陵,我军据城陵饥,舍死拒敌,吴兵方才败退。将军既归,江东不足虑矣!”
  赵云闻向宠血战,心中大喜。伊藉又道:“长沙蒋太守,闻下游战事,深恐兵力不敷,除由本郡先发万人,进屯江夏外,更由零陵桂阳各郡,征精壮二万人,即日开拔来此,听候调遣。”赵云喜道:“公与蒋太守,真国家之柱石也!”云问巴陵水师现有多少,伊藉答道:“约有三千余人。”云令传语水师将校,随同某家,即行启椗,赴洪湖口助战。
  正在分派,长沙第二拨新兵五千人到了。统将是蒋琬族弟蒋琪,当下见过赵云伊藉。云令新军即行开赴城陵矶,沿岸遍设旌旗,擂鼓助战。蒋琪领命,带队即行。云告伊籍,第三拨兵到,即开赴江夏,听廖将军节制;第四拨第五拨兵到,派赴巴陵至江夏一带,沿途扼要屯扎。分拨已定,自己别过伊籍,上了水师大船,船上扯着常山赵云旗号。那些军士,听见本军大将,夺取江夏回来,个个欢声动地,奋勇向前。
  江东方面,吕蒙因连日仰攻,为向宠督率水陆兵抵死拒敌,不能取胜,心中愤懑,当日号令军中,大小三军,只准向前,不许退后,违令者斩;吕蒙左手执盾,右手持刀,身当前敌,躬冒矢石,杀近荆州船边。江东兵见主将奋不顾身,个个棹船近前,争先恐后。荆州水兵,也就冒死抗拒;岸上陆兵,各持炬火,向江东船上抛掷。正在那血肉横飞的时候,忽听得上流鼓角齐鸣,岸上旌旗蔽日,几百号战船,拨过柁,望江东水师直撞将来。荆州水陆兵,都看见本军大将旗号,个个精神百倍。向宠一声号令,吩咐水军将船又尽行开动,直接过来。吕蒙看见赵云来到,心中也吃了一惊。
  荆州兵得了势,露刃直进,杀人如麻。赵云到了吴船附近,举枪望吕蒙便刺,吕蒙将盾一挡;一来是赵云力大,二来是船从上流下来,向前一压,吕蒙站立不稳,跌倒船上,左右急忙救护。荆州兵齐声喊道:“吕蒙已经被杀!”一唱百和,江东水军气为之夺,潘璋陈武回船便走。吕蒙再起身来,欲来迎敌,船已倒退下来,兵士落水者数千余人。吕蒙知不能胜,吩咐退军,自己领兵殿后,赵云督兵水陆追杀,江东兵士一败不能复振。赵云吩咐向宠督陆兵还守要地,自己督水师穷追吕蒙,好似流星赶月,看看赶到夏口,云令水师船口分屯涓口金口,与江夏陆军联络一气,水师更番休息,预备进取夏口。
  徐盛自领兵船接应吕蒙。吕蒙上岸,入府坐定,徐盛始将江夏失守情形告知。吕蒙长叹道:“血战经旬,不徒不能取荆州尺寸之土,反失江夏重镇,有何面目,回见吴侯!”便欲拔剑自刎。徐盛夺剑道:“赵云既取江夏,必合襄阳之兵,顺汉水东下,以取夏口。都督不谋急救夏口,乃欲自杀,岂不令天下豪杰耻笑!”
  吕蒙收剑问道:“兴霸兵势如何?”徐盛道:“闻在潜江为刘封所扼,不能前进。”蒙即唤潘璋领兵五千,前去接应兴霸,不必再进,即守此地,以扼荆州兵沿汉水东下之路。吕蒙令查点各军损失,失了七百余号战船,死伤兵士九千余人,不觉长叹道:“十载菁华,一朝尽矣!”徐盛力加宽慰,令孙韶领自己所部战船,巡缉江面,飞檄凌统,将鄱阳水师交杜袭,带领万人前来夏口助防。一面补充卒伍,休养伤痍,与赵云隔江相持。
  潜江方面,经向宠饬人倍道飞报捷音,马云騄闻信大喜,唤刘封道:“我兵两路大捷,甘宁必走,贤侄可领兵径劫其营,甘宁老将,决舍死迎敌,我自引兵接应,纵火烧之,敌必溃矣!”刘封领兵,真个领兵直闯甘宁营寨。甘宁正接水军败报,方欲全军而退,只听得营门外鼓角喧天,知道荆州兵闯营,便激厉军士,开营出战,两马相交,不到十合,刘封不是甘宁封手,正待败走,只见西凉兵分两翼用火箭火弹,向江东兵营乱射,马云騄一马当先,大叫“贤侄休慌,咱家来也!”
  刘封见救兵到了,奋勇力战,云騄纵马上前,甘宁力战二将,并无怀怯。只是西凉兵弓箭犀利,着火烧身,军士那里抵挡得住,望后一退,荆州兵乘势压上前去,江东兵步步退后,甘宁禁约不住,只得败下阵来。荆州兵奋勇追赶,大获全胜,追了数十余里,幸亏潘璋领兵接应,方才扎住人马,计点军士,折伤四千余人。甘宁仰天叹道:“某家结发从戎,大小数十余战,未曾败北,今乃为一女子所败,岂非大憾!”潘璋道:“西凉兵弓箭是其所长,加以火器,我兵自不能敌,非将军之过也!”两个叹息不已。正是:
  女子从戎,竟败锦帆之贼;男儿何用,偏输玉貌之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异史氏曰:作者慕诸葛之遇,哀诸葛之计,惜诸葛之材,成诸葛之志,而评诸葛将略非其所长,许知言于陈寿以写本书。故处处既明将略,如战贵神速,守重后防,将必置谋,兵必树应,出军则如脱兔,得地则先抚民;旁邑必循,溃兵不纳,必使内顾无虞,后防已固,然后再进以图功。深兵袭险,埋伏出奇,不喜为也。而又处处善写诸葛,如隆中对,如出师表,皆无时无地不咏叹之,烘染之,写去写来,无非抱此二篇大文著笔,再三设色,以写今文。老瞒比议迁都,已将隆中一对“出宛洛上将之师”写得声威大动矣。今乃转笔而趋荆州,写入东吴,无非为写赵云;写到赵云,无非欲写向宠,何以必写向宠,则又无非更写出师表也。于是“先主生前,试用之于昔日,称之曰能”者,于本回及锋而试,乃获新发于硎矣。二十一回,始著宠之姓名;二十二回,略见宠之头角;闲闲叙引,逐步入来,方阅一回,而洪湖十日之守,江东大敌之战,一身重寄,材武惊俦,备写向宠之果能,而试用二字,又自然显露于笔底,谓非写隆中对后,再一写出师表,得乎?写关公即写降中对,作者明言之,读者自无不知,若写向宠以写出师表,则作者暗写之,令人意会其间,使明诸葛将略虽非所长,而二大文章,实堪见志于千古。将略可更,而文章不可更;将略可不写,而文章不可不写。然则写云长,写向宠,亦无非仍写诸葛。以惜以哀,以羡以慕,深情婉恋,曲意回环,安得谓非诸葛古今第一知己。
  前写赵云截江,巧败吕蒙之计,今写两路攻荆,乃复东吴之仇,难同一吕蒙行军,非可以犯笔论,而视作一案两翻之也。曷观回目,此明以孙仲谋冠首书,即得之矣。盖吴弃好崇仇,兴师犯蜀,为一罪案;蒙设谋行诡,袭杀云长,为又一罪案。君臣同罪,而实有分,故非前后各翻,爰书不定;即在路吴军,亦无人知觉;吴以降卒赚开城门,是亦以降甲赚入城门;吴降傅糜二将,此杀朱桓一人抵之;吴烧七百里连营,此失七百余号战船当之;所为翻案复仇之笔,不一而足。则知前回所写,乃先雪关公之耻,罪及一人;而此回方大复先主之仇,罪在其主,于及全吴,因必使水陆同败,同失重地焉。以一荆州并翻猇亭之案,孰又能谓不可分作两回写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话说三国
楔子 雨夜谈心伤今吊古 晴窗走笔遣将调兵第一回 省诈书水镜留元直 脱徐母孔明遣赵云
第二回 战江夏孙氏雪前仇 让荆州刘牧惩后患第四回 泄旧忿张绣投孙权 挫先声甘宁射乐进
第五回 小周瑜水陆破曹兵 矮张松东西贩蜀土第六回 巡江上赵子龙得图 取汉中夏侯渊耀武
第七回 数抗命矫诏召马腾 联新婚开阁迎吕范第八回 战合肥太史慈中箭 出潼关马孟起报仇
第九回 曹孟德计阻临潼县 诸葛亮兵伐白水关第十回 马孟起间道入四川 管幼安捐躯蹈东海
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传国玺 乔国老痛哭小东床第十二回 赋归宁孙夫人不归 下密诏汉献帝不密
第十三回 铜雀台大宴论当涂 金凤桥爱子陈天命第十四回 孙夫人雨泣葬江流 刘皇叔雪涕祭武担
第十五回 吴蜀仇雠阿瞒称帝 汉魏禅让子建出亡第十六回 大复仇刘玄德兴师 小得胜夏侯渊败绩
第十七回 魏文长偷度子午谷 马孟起再入长安城第十八回 侈亲征魏武帝逞兵 雪积憾马孟起奋武
第十九回 征旧部马岱旋武威 袭故智魏延渡壶口第二十回 急援兵贾诩明联吴 扮舟商吕蒙暗袭蜀
第二十一回 赵子龙截江败吕蒙 庞士元巡城识向宠第二十二回 张翼德血战夺方城 关云长兵威震河北
第二十三回 议迁都曹操还许下 领新军马岱出关中第二十四回 孙仲谋两路攻荆州 赵子龙一军夺江夏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