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国古代社会   》 (二)城市交换经济的兴起 3.交换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He Ciquan

  交换经济的发展,自然要冲击社会上自然经济体制。战国时期,不但贵族和富有阶级,就是下层平民的生活也都逐渐卷入交换关系中去了。
  战国初年,李悝协助魏文侯在魏国施行尽地力之教,提出平籴法,他对农民的生活就是用货币来计算其盈绌的。《汉书·食货志》载: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
  农民除交税食用之外,一切费用都已用钱开支或用钱计算。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的用物都要从市场购买或者用钱计价。因此、即使是最易于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农民,其生活也处处和市场即商业交换发生联系了。
  最足以说明战国时期商业交换经济发展的深刻性的,莫过于孟子和荀子的两段话了。《孟子·滕文公上》: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至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赤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137】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饗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奚冠?曰:素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道义也。”
  《孟子》这段话写的很生动很形象。我所以不惮其烦的把它全都抄出来,也是希望我们能如身历其境地去理解交换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孟子那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话,完全是站在统治者和剥削者的立场上讲的。但这种现象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进步,没有剥削阶级和阶级社会的出现,人类将永远停留在原始状态。许行的自食其力的思想,是自人民利益出发反对剥削的思想,但从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来看,这思想是反动的,一如后世的无政府主义,看来似乎很激进,实际是反动的。
  《孟子》这段话,反映战国中期商业交换经济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就连主张人们应该自养,统治者也应“与民并耕而食”的农学派许行,也不能不“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而后才【138】能生活。否则,他就得不到冠,得不到釜甑,得不到铁器,他就要回反到披树皮,茹毛饮血,采果而食的远古野蛮时代去。
  《荀子·王制篇》说: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于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绘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荀子》这段话的前几句是说的各地的土特产的交换。这些土特产一般不是商品生产,它们是通过运输远距离交换才变成商品。而后面几句话,渔夫不伐木而有木材用,伐木的不打鱼而有鱼吃,农民不陶冶而有器物用,工人、商人不种地而有粮食吃,都深刻地指出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分工而引起的人民在生活上对商业交换的需要和依赖。农民、工商、山人,都是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他们生活的需要。荀子的话,是通过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而概括出来的,他讲的是他所看到的社会一般情况,不是某一小地区的情况,更不是他的家乡小村的情况。我们承认荀子是当时杰出的思想家,我们就没有理由忽视、轻视他这里的话。
  总之,我们如果对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进行深入考察,我们就可以看出,春秋以前是自然经济占优势,战国以后,交换经济发展起来了。变化显著的时期,在春秋战国之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壹 由部落到国家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一)殷商社会和经济
(二)周人的早期生活(三)灭商后商周两族的关系
二、阶级分化和演变 (一)贵族(二)国人
(三)众、庶、民(四)私徒属
(五)隶臣妾(六)《诗经》中所见各阶级的生活
三、井田和土地制度 (一)土地公有制的史影(二)周王、诸侯、贵族土地所有制
(三)公田和私田(四)国与野的不同田制
(五)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四、早期国家形式 (一)王廷和群僚
(二)城邦国家(三)国(地缘)与家(血缘)两系的合一
(四)礼、刑、兵、税、役贰 古代社会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经济社会变化 引言
(一)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二)城市交换经济的兴起 1.交换和商人的活跃
(二)城市交换经济的兴起 2.货币和城市兴起(二)城市交换经济的兴起 3.交换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