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鄭和下西洋與馬哥來華考:被誤讀的遠行   》 第24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5)      陳存仁 Chen Cunren

  一次,我應董先生之邀到邵氏影城參加宴會,聽到董氏嚮邵逸夫爵士提議要邵氏公司拍這部有意義的巨片,邵爵士說:"這部影片,要是拍的話,單單造船一項,已經成本浩大,難以預算,如果董先生擔任全部費用,我當予以協助。"董氏覺得不能強人所難,於是他這拍片計劃,衹能胎死腹中了。
  我就想到董氏已經造過一隻模型船,不妨攝一張照片,列入本文。誰知道這衹模型船,三年前已經運到非洲去展覽,因此連一張照片都拍不到。董氏的公司中有兩位要員,一位是宋訓倫君,我是認識的,曾經請他代攝一張,他經過調查之後,說該模型船展之後,不知放在哪一個倉庫之中,可是他很客氣地送給我一份製造模型船的藍圖。
  董氏屬下另一位要員吳長賦君,是我親戚。去年九月他告訴我,這衹專船模型正在巴西展覽,我就托他從速為我拍一張照片,誰知道在巴西展覽的展品,已經由船運到美國,於是我又請他委托在美國機構的卓先生攝一彩色照片。
  去年我到日本,在東京神田區訪購書籍,無意中得到一張鄭和的寶船圖,而且還有位有心人繪成一幅油畫寶船船隊圖,可是油畫的西洋色彩太濃,沒有中國畫的風格。至於中國舊籍上,都是依據《武備志》上的圖畫為根據,可是畫得太簡單,大抵限於書本的闊度,所以綫條太細。又有一幅圖,不知出於何人之手,圖中旗幟上還有一個"鄭"字,查得刊於李約瑟著的《中國科學與文化》書中。
  寶船尺度 考證睏難
  《明史》上說:"寶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即表示鄭和所造的寶船,長度是四十四丈,闊度有十八丈,共計有六十二艘。現在我請大傢閉目沉思一下,四十四丈就是四百四十尺,闊度是一百八十尺,這是一種用木料製造的船,依照這種船衹的尺度,吃水一定很深,而船的桅桿,少的前後衹有一根,多的衹有四根,在造船傢講起來,是不可能的。
  一次,我買到一部南洋方面出版的著作,名為"文心雕蟲",這部書名為雕蟲,大約指雕蟲小技之意,其實頗有意義,不可以小技目之。上面說:"明代的一尺,僅等於近世的半尺。"我欣然若有所得,這時回想到從前敵偽時期,我到北京去買書,在午門廣阔的長垣上,設有歷史博物館,其中陳列着歷代不同的度量衡物器。我最註意的就是漢代的一個鐵錘,註明漢時的一兩,相等於近代二錢。所以張仲景藥方上用藥量動輒以兩計,事實上這一兩不過是今之二錢而已,因此,我大感興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第2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2)第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3)
第4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4)第5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5)第6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6)
第7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7)第8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8)第9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9)
第10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0)第11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1)第12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2)
第1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3)第14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4)第15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1)
第16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2)第17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3)第18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4)
第19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5)第20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1)第21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2)
第22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3)第23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4)第24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