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張其成講讀《老子》:大道之門   》 第24節:第九章 功成身退(1)      張其成 Zhang Jicheng

  第九章 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語譯】
  拿着碗讓它盛滿了水,不如適時停止。
  錘打金屬使它銳利,不可能長久。
  金玉滿堂,沒人能守得住。
  富貴驕傲,自己招來災禍。
  功業完成就退位歸隱,這就是自然大道。
  【感悟】
  一個人在成功的巔峰,往往自滿自負;一個人在擁有巨大財富的時候,往往難以割捨。因為他會想到在取得成功、取得財富道路上的千般辛苦、萬般艱難。於是一旦擁有,就總想要永遠擁有。為了給自己的艱辛索取回報,不少成功者總是創造各種機會炫耀自己,不少富豪總是一擲千金,極盡享樂之能事。
  而那些沒有成功的人,則渴望成功,其實說到底就是渴望成功帶來的功名利祿,帶來的享受與顯赫。
  老子一針見血地指出滿盈則虧損的道理,月滿則虧,日中則昃,水盈則溢。金玉滿堂,同樣不可長久,富貴驕傲一定招來災禍。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牢記父王遺訓,雪恥復仇,大敗越國。其後又進逼中原,打敗齊國,一度奪得霸主地位。可惜他在勝利中自我陶醉,好大喜功,沉迷於美色。原來是他手下敗將的越王勾踐卻臥薪嚐膽、反躬自省,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後,最終打敗夫差,使夫差蒙面自殺,一代霸主灰飛煙滅。
  再看勾踐滅吳稱霸之後,他的兩位大功臣范蠡和文種采用兩種截然相反的做法,最終兩人得到兩種截然相反的下場。范蠡功成而身退,成為人人稱羨的"陶朱公"。文種沒能隱退而落了個賜劍自刎的下場。
  老子提出的"功成身退",這個"退"字究竟是什麽意思呢?一般認為就是指隱退逃避,是消極避世,我看是指成功的時候要內斂、反思,不要一味前進,而是要後退,停下來想一想、歇一歇。衹有停下來,後退幾步,才能走得更遠。就像蟲子爬行,不可能永遠前伸,必須要收縮一下、後退一步,才能繼續往前伸展。在老子看來衹有後退才能積蓄力量,獲得更大成功。這種成功不一定就是物質財富上的增多,而是一種心靈放鬆、放空之後的自由和快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第2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2)第3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3)
第4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4)第5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5)第6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6)
第7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7)第8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8)第9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9)
第10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0)第11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1)第12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
第13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3)第14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4)第15節: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1)
第16節: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2)第17節:第三章 不尚賢第18節:第四章 道沖不盈
第19節:第五章 天地不仁第20節:第六章 𠔌神不死第21節: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22節:第八章 上善若水(1)第23節:第八章 上善若水(2)第24節:第九章 功成身退(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