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22年的幼教感悟: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 第24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13)      李躍兒 Li Yueren

  馬容聽了,忽一下重又站了起來,說:"噢,我知道啦!山上有一堆驢糞蛋,火山一噴,把驢糞蛋全噴起來了麽。噴得滿天、滿世界都是煙麽、火麽,火把驢糞蛋照成了各種顔色。"無論是畫前創造還是畫後創造,這都是孩子的創造,它是那麽的獨特,帶有土地的芳香。
  我說:說得好。咱們大傢都在畫火山,馬容沒有畫,他是將鏡頭對準火山上面的驢糞蛋,畫的是驢糞蛋噴起時的那個瞬間!
  馬容嘿嘿笑着,快樂無比地坐下,當我再轉過身時又不見他的人影了。評完畫我出去看,人傢在教室外面正拿着一個泡沫塑料盒琢磨着呢。奬懲對他毫無用處,打擊、表揚對他也毫無用處,心態正常極了。要是想畫了,完全地投入,忘我,如果不想畫了决不會違心地去畫。從來不去取悅別人,完全的自主、完全的自信、完全的自然,用皇帝那樣的心態面對世界。對於一個6歲之前的兒童,這樣的特質是有價值的,因為他按照大自然賦予他的特徵,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發展自己。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會把它當做缺點,拼命地去改造它,這個改造的過程也就是扼殺的過程。這種扼殺决不會使孩子快樂。
  馬容能夠不受限製地在野地裏瘋跑瘋玩,那裏有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材料。而馬容是一個人,决定了他一定會按照人的先天方式去探索這些材料;在探索的過程中,他一定會使用他的感覺器官,他的大腦也一定會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逐漸創造出更高級的使用方式。經歷了這個過程,他就獲得了發展,這也正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我們成人衹要信任孩子會按照這個過程去發展自己,就應該給他自由。因此,做父母和老師的對6歲之前的兒童的教育,其價值觀就應該是給他們發展的自由。馬容因為獲得了這個自由,因而所有的敏感期都發展得很充分。他的成長是快樂幸福的。
  漏網之魚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傢長在對孩子的投資方面是不惜血本的。但是,人們在這方面的知識太欠缺了,投資熱情很高,卻不知道往哪個方向使勁。
  以經商為例,有的人投資回報豐厚,有的人投資血本無歸。血本無歸的原因是眼光不準,對國傢乃至世界的經濟形勢、未來的發展趨勢不甚瞭解。
  對孩子的投資也是這樣。如果做父母的不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孩子的成長規律、全球教育已經發展到了哪一步、未來社會何種人才最具競爭力……總而言之,如果不懂得什麽是真正的好的教育,以及如何進行這樣的教育,他就完全有可能使自己的投資變得沒有價值,甚至出現負值。
  比如:未來社會需要關愛,他給孩子灌輸"衹掃自傢門前雪";未來社會需要誠信,他教孩子"無商不姦";未來社會需要大膽、探索以及參與,他卻把孩子鎖在傢裏,哪怕犯一點錯誤也訓斥不休,使孩子膽小如鼠、不敢越雷池一步;未來社會需要自主自立,他卻包攬一切,造成孩子極強的依附性格;未來社會創造的價值遠大於重複的價值,他卻仍在不遺餘力地逼着死記硬背、追求名次,使孩子衹能在重複與模仿當中成長……
  對於家庭來說,什麽都能延誤,唯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誤。為了孩子,傢長必須重新當一回學生,成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傢長如果不懂教育又沒有時間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給孩子發展的自由。一個産品報廢了還可以重做,一個人的一生是不能經歷這樣的過程的。
  根據經驗,我把傢長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這種傢長的孩子特別容易培養成功;第二種是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這種家庭裏的孩子也有成功的可能;最可怕的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第三類傢長,不懂教育卻有責任心的,大量失敗的孩子差不多都由這類傢長製造出來的。
  如果一個農民對莊稼一竅不通,不知道什麽時間下種、什麽時間灌溉、什麽時間除草,他的莊稼能收穫嗎?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1)第2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2)
第3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3)第4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4)
第5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5)第6節:一、做天使,不做上帝(6)
第7節:二、放下棍棒(1)第8節:二、放下棍棒(2)
第9節:二、放下棍棒(3)第10節:二、放下棍棒(4)
第11節:二、放下棍棒(5)第12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1)
第13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2)第14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3)
第15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4)第16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5)
第17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6)第18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7)
第19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8)第20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9)
第21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10)第22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11)
第23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12)第24節:一、反思我們的價值觀(1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