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梅兰芳拍摄了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上下集,之后,周恩来立即安排仍由吴祖光导演,为程砚秋拍摄电影《荒山泪》。
从1949年春天,周恩来初访程砚秋起,几年来,在工作和思想上给予程细致入微的关怀,引导他一步步向前走,使程砚秋的思想和道德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1956年的夏天,程砚秋来到了青岛。
位于胶州湾海滨的青岛,是消夏避暑的胜地。那一望无垠的大海,绿树叶中掩映着红色、白色、黄色的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别墅小楼,阵阵吹来清凉潮湿又略带腥味的海风,令人心旷神怡。
他几次来过青岛,但那是来演出的,无暇充分领略这美丽的海滨风光。这次,他也不是来度假的,而是参加文化部高级干部哲学读书班。
程砚秋没有进过学校正规读过书,所以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打算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好好充实一下自己。
读书班的生活紧张而又愉快。他每天绝早起床,到海滨打拳、散步,然后用心读书,热烈讨论。晚间和同班的文化界朋友畅谈各自的经历和感受,有时还举行消夏乘凉晚会,他曾在漫画家丁聪的胡琴伴奏下,清唱过《汾河湾》"儿的父去从军……"
在紧张的读书之余,程砚秋不由地回顾起自己几十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在旧时代,他有爱国和报效社会之心,孤军奋战,屡遭碰壁;今天,他才走上康庄坦途。而这,他非常感念周恩来对他的多次耐心的帮助和引导。他对周恩来、贺龙这样的共产党员由衷的佩服,不由也产生了参加共产党的想法。
但他又是深切含蓄的,内心的激荡轻易不大溢于言表;又觉得自己还似乎不够入党条件,未敢轻与人言。
1957年春天,他的入党要求越发强烈起来而难以抑制了。他找到马少波,表示:"我要参加组织的话,就参加共产党!"几年来,他同马少波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马少波经常把周总理对程的关切和要求,用朋友谈心的方式,巧妙地转达给程。如今,程砚秋有了参加共产党的要求,他热情鼓励,让他按正常程序向中国戏曲研究院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向戏曲研究院党委作了转达。
几个月过去了,也由于1957年春夏那个大张旗鼓的"反右派"的特殊历史原因,程砚秋的入党问题未能解决,甚至没人找他谈过话、没有提上日程。他为此很苦恼。1957年7月底,他去莫斯科担任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竞赛的评委,行前去看马少波,又谈起此事。马少波建议他可以同周总理谈一谈,周总理正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去苏联和东欧几国访问,在莫斯科有可能相遇,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说说心里话。程点头答应。
果然他在苏联与周总理相遇了,并有一次长谈的机会。周总理事先对此事已有所了解,就从要做一个又红又专的艺术家谈起,主动挑开:"砚秋同志,你怎么还没有入党呀?"程砚秋听了,有如一股暖流贯穿全身,讷讷地说:"最近我在想这个问题……也提出了申请,但是我的缺点……我觉得恐怕还不大够条件。"周总理举了很多事例,说明程砚秋这几年还是有很大进步的。程听得有些痴呆:总理日理万机,怎么对我这么了解呀?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的细小进步,总理都看到了。周总理又鼓励他说:人有缺点是难免的,但缺点是可以克服改正的嘛!说着紧握起程的一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深情地望着他:"砚秋同志,如果你加入共产党的话,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贺龙副总理闻知,也很高兴,对程说:"砚秋,入党要两个人介绍,我愿意做你的第二个入党介绍人。"
程砚秋心中无比激动。回京后,他对程夫人说:"我没想到周总理和贺老总对我程某人如此了解和器重。我要好好努力,才能对得起总理对我的爱护和信任。"
由于有周总理的关心,程砚秋入党的步伐加快了。
1957年初秋的一个下午,总理办公室来电话:邓颖超同志请程砚秋夫妇去吃螃蟹,一会儿有车去接。他们夫妇正在换衣服时,一辆黑色汽车停在报子胡同,周总理笑嘻嘻地下车推门进来,亲自来接。到中南海总理家中,邓颖超、贺龙和薛明夫妇早等在那里。吃饭时,周总理谈笑风生,不断询问戏剧界一些名演员的近况。饭刚吃完,周总理就催邓颖超:"今晚要到天桥剧场看戏,你们几位先走吧,我们还有些事要谈,晚一些到。"起身同贺龙、程砚秋到另一间房子中去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